榆白皮

榆白皮

榆白皮,中藥名。為榆科植物榆樹Ulmus pumila L.的樹皮、根皮。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長江以南多系栽培。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咳喘痰多,失眠,內外出血,難產胎死不下,癰疽,瘰癧,禿瘡,疥癬。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樹皮、根皮。

性味

味甘,性微寒。

歸經

歸肺、脾、膀胱經。

功效

利水通淋,祛痰,消腫解毒。

主治

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咳喘痰多,失眠,內外出血,難產胎死不下,癰疽,瘰癧,禿瘡,疥癬。

相關配伍

1、治身體暴腫滿:榆皮搗屑,隨多少,雜米作粥食,小便利。(《備急方》)

2、治氣淋,寒淋,小腹滿及手足冷:榆白皮、當歸各半兩。上細銼,水一大盞,煎六分,去滓,磨入石燕一枚,頓服。(《普濟方》)

3、治虛勞尿白濁:榆白皮(切)二斤。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千金要方》)

4、治不得眠:用榆白皮陰乾,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三錢,煎如膏服。(《衛生易簡方》)

5、治體虛帶下:榆根白皮、山藥、黨參各15g,白果8個,升麻、柴胡各6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1、《綱目》:“若胃寒而虛者,久服滲利,恐泄真氣。”

2、《中國藥學大辭典》:“服後往往大便秘結,故時時兼用緩下劑。又此藥煎濃則藥汁稠粘,味惡難服,須如前述(即寬水煎),則稍收斂之味已耳。”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收根皮;春季或8-9月間割下老枝條,立即剝取內皮曬乾。

形態特徵

榆樹,又名枌、白榆、白枌、零榆、枌榆、榆錢樹、家榆、春榆、粘榔樹、鑽天榆、錢榆。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在乾瘠之地長成灌木狀;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之皮暗灰色,不規則深縱裂,粗糙;小枝無毛或有毛,淡黃灰色、淡褐灰色或灰色,稀淡褐黃色或黃色,有散生皮孔,無膨大的木栓層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圓形,芽鱗背面無毛,內層芽鱗的邊緣具白色長柔毛。葉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偏斜或近對稱,一側楔形至圓,另一側圓至半心臟形,葉面平滑無毛,葉背幼時有短柔毛,後變無毛或部分脈腋有簇生毛,邊緣具重鋸齒或單鋸齒,側脈每邊9-16條,葉柄長4-10毫米,通常僅上面有短柔毛。花先葉開放,在去年生枝的葉腋成簇生狀。翅果近圓形,稀倒卵狀圓形,長1.2-2厘米,除頂端缺口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成熟前後其色與果翅相同,初淡綠色,後白黃色,宿存花被無毛,4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較花被為短,長1-2毫米,被(或稀無)短柔毛。花果期3-6月(東北較晚)。

生長環境

生於河堤、田埂和路邊,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長。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長江以南多系栽培。

性狀鑑別

本品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短不一,厚3-7mm。外表面淺黃白色或灰白色,較平坦,皮孔橫生,嫩皮較明顯,有不規則的縱向淺裂紋,偶有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黃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質柔韌,纖維性。氣微,味稍淡,有粘性。

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

現代套用

燒傷噴霧酊Ⅱ號:功能利水消腫,燥濕解毒。用於燒傷瘡面感染。

相關論述

1、論榆白皮性滑利竅:李時珍:“榆皮、榆葉,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腫滿,嗽喘不眠,經脈胎產諸症宜之。本草《十劑》雲,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蓋亦取其利竅,滲濕熱,消留著有形之物爾。”

2、《別錄》:“榆皮,生穎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暴乾。八月采實,並勿令中濕,濕則傷人。”

附註

果實有安神,健脾,清濕熱,殺蟲的功能。用於神經衰弱,失眠,體虛浮腫,白帶,小兒疳熱等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