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

苦楝皮

苦楝樹(Melia azedarach):又稱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種,又稱苦苓、金鈴子、栴檀、森樹等。 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 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該植物在濕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與石灰岩地區均能生長,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為適宜。該種是材用植物,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潤滑油和肥皂等。

基本信息

生理特徵

苦楝皮苦楝皮

苦楝(《證類本草》),義名:翠樹、紫花樹、森樹、楝棗樹、火棯樹、花心樹、苦辣樹、洋花森。

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狀毛,旋即脫落,老枝紫色,有細點狀皮孔。羽狀複葉,互生,長20~80厘米;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先端長尖,邊緣有齒缺,上面深綠,下面淺綠,幼時有星狀毛,稍後除葉脈上有白毛外,余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長約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兩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針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長約7毫米。核果圓卵形或近球形,長約3厘米,淡黃色,4~5室,每室具種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藥材

根皮呈不規則條塊、片狀或槽狀,長短寬窄不一,厚約3~6毫米。

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大而明顯,有不規則的縱裂深溝紋,木栓層常作鱗片狀,衰老的栓皮常剝落。露出磚紅色的內皮;內表面淡黃色有細縱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成層,可層層剝離,剝下的薄片,有極細的網紋。氣微弱,味極苦。以乾燥、皮厚、條大、無槽朽、去栓皮者為佳。

乾皮呈槽形的片狀或長捲筒狀。

長短不一,長約30~100厘米,寬3~10厘米,厚3~7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較平坦,有多數縱向裂紋及橫向延長的皮孔。內表面白色或淡黃色。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層片狀。氣味與根皮同。

歷史考證

楝《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圖經本草》稱苦楝。蘇頌謂:“楝實以蜀川者為佳,木高丈余,葉密如槐而長,三四月開花,紅紫色,芳香滿庭,實如彈丸,生青熟黃,十二月采之,根采無時。”李時珍按羅願《爾雅翼》云:“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其子如小鈴,熟則黃色如金鈴,象形也。”本種果實、根及木皮、花、葉均入藥。

鑑別測定

性狀鑑別

苦楝皮苦楝皮

乾皮呈不規則塊片狀、槽狀或半捲筒狀,長寬不一,厚3-7mm。外表面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交織的縱皺紋及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成薄片,層層黃白相間,每層薄片均可見,極細的網紋。無臭,味苦。根皮呈不規則片狀或捲曲,厚1-5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澤,粗糙,多裂紋。乾皮以皮細、可見多數皮孔的幼嫩樹皮為佳。

乾皮橫切面:外側有3-4條木栓組織層帶。木栓層常已深入到韌皮部。老皮多已不見皮層。韌皮部有切向延長的纖維束與薄壁組織相間排列成層;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方晶直徑6-31μm,纖維壁厚,木化。初生射線喇叭形,開口處的細胞常含有草酸鈣簇晶。薄壁細胞中含澱粉粒,圓形、類圓形或卵圓形,單位或由2-5個分粒組成的復粒。根皮橫切面。落皮層較厚,其內側可見射線及頹廢篩管群;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韌皮部韌皮射線波狀彎曲,寬3-5列細胞;韌皮纖維排列成多層斷續的環層,纖維束周圍的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方晶。

粉末特徵:紅棕色。①纖維甚長,直徑15-27μm,壁極厚,木化;纖維束周圍的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木化增厚,厚約至14μm,方晶正立方形或多面形,直徑13-29μm。②木化韌皮薄壁細胞常緊附纖維束旁,類長方形、長條形或類圓形,長43-130μm,直徑15-37μm,壁稍厚,微木化,具稀疏紋孔。此外,有木栓組織碎片,有的含紅棕色物;澱粉粒單粒直徑約至13μm;稀有簇晶。

化學鑑定

取本品粉末約1g,加乙醚10ml,浸漬2h,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波1ml,揮乾後,滴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數滴,顯紅色;另取濾液1ml,置試管中,揮乾後,加醋研1ml,攪拌,沿管壁加硫酸數滴,醋研層顯綠色,硫酸層顯紅色至紫紅色。(檢查三萜類)

產地

主產於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樹皮和根皮。

炮製方法

《聖惠方》:"銼。"

《博濟方》:"細切。"

《斗門方》:"去其蒼者,焙乾為末。"

《衛生寶鑑》:"去浮皮。"

《醫學綱目》:"去皮。"

《景岳全書》間"颳去皮土。"

《外科全生集》:"去皮取白肉。"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主治

用於蛔蟲病,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相關配伍

1、治蛔蟲病,可單用水煎、煎膏或製成片劑、糖漿服用;亦可與使君子、檳榔、大黃等同用,如化蟲丸。(《全國中成藥處方集》)

2、治蟯蟲病,與百部、烏梅同煎,取濃液於晚間作保留灌腸,連用2~4天。與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鉤蟲病,如楝榴二皮飲。(《湖北藥物志》)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敷患處。

禁忌

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臨床套用

苦楝皮苦楝皮

苦楝皮驅蛔蟲,民間使用已久,療效確實。解放後,各地臨床報導,病例數以萬計。但在實踐過程中,對藥用部分的選擇、製備、劑量、服法等均不一致,其驅蟲效果及毒性反應差距也很大。現根據部分臨床報導,綜述於下:

藥用部分及採集季節

苦楝樹的乾皮、根皮都可驅蛔。從唐《千金方》等歷代有關23種方書查考,其中有16種主要採用根皮。明代以後的記載更多採用根皮。根據近年臨床套用結果證明,根皮比樹皮療效高1倍;近根的樹皮(約在地面之上5寸處)較上層樹皮為優,其療效與根皮近似。在時間上以冬季或春季抽芽前採集的根皮,療效最高。此外,楝屬植物的各地品種不同,一般均認為以四川產的川楝為佳。

製備方法、劑量與服法

一般採用煎劑,亦可製成片劑。苦楝皮有效成分難溶於水,需用文火久煎,才有確實療效。有人作對比試驗,分別以2、4、6兩用文火煎11小時,其療效比以8兩用武火煎4小時者為高。劑量:根據1963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和有關記載,苦楝皮的成人劑量為1.5~3.0錢(乾皮),但實際用量頗不-致,高的竟有用至9~11克/公斤體重者。有人建議成人用4~6兩(鮮皮),小兒按3~6克/公斤體重計算。川楝片每片含川楝素結晶0.025克,成人劑量為6~8片,2~4歲2片,4~8歲3~4片。苦楝素片每片含苦楝素25~50毫克,用於兒童以5毫克/公斤體重療效最好。或每2歲服用1片(4歲用2片……14歲用7片),16歲以上用10片。服法:睡前或晨間空腹頓服,或在睡前和次晨分服。煎劑服時可加糖矯味,不必另服瀉藥。有主張在服藥前先吃些油類食物,以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防止胃腸道反應的發生。

驅蟲效果

根據採用苦楝皮(或粗製苦楝片)治療的20000餘例,及川(苦)楝素片治療約5000例腸蛔蟲病的臨床分析來看,一般在服藥後數小時或2~3天內排出蛔蟲,以24~48小時排出者居多。排蟲率20.2~100%不等,大便陰轉率5.5~92.8%不等。曾有介紹,以苦楝皮煎劑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50例,獲得顯效。方法以25%煎劑200毫升作保留灌腸,半小時後再用300~500毫升作第2次灌腸,1小時後再用600毫升行第3次灌腸,此為一療程。若經24小時未見排出,可再進行第二療程。對嚴重失水者可先補液矯正脫水。也有用川楝片內服治療蛔蟲性腸梗阻,劑量:1歲2片,2~4歲2~3片,5~8歲4片,9~12歲5片,均日服2次,並可根據情況給予50%硫酸鎂25毫升。此外,用鮮苦楝根4~6兩(不去皮)煎成100%煎劑治療膽道蛔蟲病,亦取得一定療效;12歲以下每日1劑,分3次服,12歲以上每日1劑分2次服,2~3劑為一療程。一般服藥後2~3小時痛即減輕,從第1次大便開始,即有蛔蟲排出。一個療程後,尚有輕度症狀者,可隔1~2日後再續服一個療程。又苦楝根皮對驅除蟯蟲、絛蟲、鞭蟲,亦有一定效果。

新鮮的楝樹根皮200g,放入l000~1500ml的普通水中煮沸20分鐘,過濾得棕色味苦的液體,經窺陰器每次注入陰道5ml,再放入浸有該液的紗布球,第2日晨取出,5~10次為1療程。或將楝根皮用其有效成分與甘油明膠做成3~5g約指頭大的栓劑,每晚睡前塞1枚於陰道內,隔日1次,5次為1療程。共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患者33例,1個療程或不到1個療程後全部治癒。白帶懸滴複查,滴蟲均示陰性。

治療鉤蟲病

新鮮苦楝樹二層皮60g(成人海日量)水煎約2~3小時,煎成藥液20~30ml作1次服,連服3日。治療鉤蟲陽性患者121例,服藥7日後進行復檢,鉤蟲轉陰人數為109例,陽性12例,療效達90%。另以本藥材90g,如前法煎服和複查,治療鉤蟲陽性病人200例,結果轉陰人數為196例,陽性4例,療效達98%。在321例服藥過程中,僅有1例出現腹瀉,另1例有頭暈、腹痛現象,余無任何不良反應。

製藥工藝

苦楝皮苦楝皮

川楝皮片:川楝皮(去外層粗皮)1000g,輔料適量。取川楝皮,乾燥,粉碎,過120目篩;稱取250g,剩餘粗粉按煎煮法煎煮2次,合併煎液,濾過,濃縮成稠膏狀,與細粉混合制粒,60℃以下乾燥,加入滑料,混勻,壓片,片重0.3g。本品為淡棕色片,味苦。功能驅蟲。用於驅蛔蟲、鞭蟲、蟯蟲、鉤蟲。口服,每次6-8片,空腹1次服完。(顧學裘《藥物製劑註解》

1981年)

川楝素片:川楝素250g,澱粉225g,將川楝皮切成細絲,用熱開水浸泡數次,每次於60℃-80℃保溫1小時,至無明顯苦味為止。浸液濾過,通過裝有濕炭的滲漉缸,控制流速,使流出液不帶苦味,再用50℃熱水洗去雜質。用70%-95%乙醇洗脫出川楝素,減壓回收乙醇,放出濃縮液,靜置過夜,濾取沉澱,乾燥;用95%乙醇溶解,濾過,濾液通過氧化鋁柱,其柱再用適量乙醇洗滌,收集醇液,減壓回收乙醇後,倒入冷水中析出白色粉末,濾過,乾燥。稱取川楝素和澱粉混勻,過80目篩,用10%澱粉漿制粒,60℃乾燥,整粒,混入1%滑石粉、2%硬脂酸鎂,壓片,片重0.05g。功能瀉火殺蟲,用於驅蛔蟲。口服,1-2歲,1-1.5片;2-4歲,2-4片;4-8歲,4-6片;8-16歲,6-8片;16歲以上,8-10片。晚睡前空腹1次服完。若需要再服此藥應間隔2星期。(《中藥製劑彙編》1971年)

苦楝皮100g,石榴皮100g,貫眾100g,檳榔100g。混合粉碎,過120目篩,混勻,即得。本品為棕色粉末,味微苦、澀。功能驅蟲,止痛。用於小兒蛔蟲腹痛。口服,每次0.25-1.0g,每日2次,飯前服用,或遵醫囑。忌食油膩,(《遼寧省醫院製劑規範》1982年)

毒副作用

苦楝皮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藥後1~6小時尚未排蟲之前發生,通常為頭暈、頭痛、思睡、噁心、腹痛等,其發生率高者可達100%,低者不到1%,持續時間大多在數分鐘或1~3小時,最長16小時,可自行消失。嚴重反應或嚴重中毒時,可出現呼吸中樞麻痹、類似莨菪類植物中毒症狀及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視力障礙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川楝素240"系從川楝皮中提出的白色晶體,具有蓄積作用,對胃腸有刺激性,對肝臟亦有損害;為了避免中毒,不宜連續服用。苦楝根外層紫褐色皮,古人曾指出有毒,但經近人試用,並未見副作用增加。引起上述各種嚴重反應或中毒現象,多因藥物過量,或因患者機體的特殊敏感性所致,臨床套用時務須注意。

不良反應

有毒成分為川楝素和異川楝素。中毒表現:噁心嘔吐、劇烈腹痛、腹瀉、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全身麻木、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神志恍惚、狂躁或痿靡、震顫或驚厥,最後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中毒原因主要是用量過大,或用法不當,或患者體質原因。解救辦法可洗胃,催吐,導瀉,補液及對症治療;輕者可用綠豆120g,龍眼肉60g,甘草15g,煎水頻服。

文化底蘊

《名醫別錄》:苦楝皮-原植物微寒。療蛔蟲,利大腸。

《日華子本草》:苦,微毒。治游風熱毒,風疹,熱瘡疥癩,小兒壯熱,並煎湯浸洗。

《景岳全書》:苦楝根味大苦。殺諸蟲,尤善逐蛔。利大腸,治游風熱毒惡瘡。苦酒和塗疥癩甚良。

《爾雅翼》:“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其子如小 鈴,熟則黃色如金鈴,象形也。”本種果實、根及木皮、花、葉均入藥。

《福建藥物志》:“苦楝根皮驅蟲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應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等情況,慎重投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