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宋帖

這便是表達了蘇軾人生理想的著名的《楚頌帖》。 蘇軾《楚頌帖》的真實面貌在今日已成了一個歷史之迷。 元豐二年,烏台詩案發,蘇軾被貶謫黃州,步入其政治生涯的第一個低谷。

元豐七年,48歲的蘇軾奉旨改移汝州。熱愛自然的蘇軾希望能夠結束漂泊的生活,江南美麗富饒的土地、溫和濕潤的氣候讓他留戀不已。宜興地處清波碧浪的洞庭湖畔,出產甜美的柑橘,東坡在此買下田地,又開始設計一個柑橘園的藍圖:
吾來陽羨(宜興),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逝將歸老,殆是前緣。王逸少雲,我卒當以樂死,殆非虛言。吾性好種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陽羨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頌》,吾園落成,當作一亭,名只曰楚頌。元豐七年十月二日。
這便是表達了蘇軾人生理想的著名的《楚頌帖》。可惜此帖無論真跡、刻帖、臨仿本均未流傳下來,大多蘇書碑帖更無提及,僅據對蘇字有著最廣泛、深入研究的《蘇軾法書字典》中有關於此帖的詳細介紹,而其最終的結論便也是無論清內府、或“碑帖楊”、或日本《書道全集》中所收《楚頌帖》均無法證實其為真跡。蘇軾《楚頌帖》的真實面貌在今日已成了一個歷史之迷。
然而,由於蘇軾在世時歷經兩場厄運,尤其是“元佑黨爭”這場政治劫難,使傳世的蘇書遭到了空前的人為損毀,加上以後的天災人禍,傳至今日,蘇書自是鳳毛麟角了。雖經宋之後各代宮廷收藏,現代蘇書研究家們傾力收集,卻仍有一些蘇軾的重要書跡如《楚宋帖》等只見史載而不見其真貌,這已成為蘇書愛好者及研究家們的一大憾事。
元豐二年,烏台詩案發,蘇軾被貶謫黃州,步入其政治生涯的第一個低谷。在黃州五年的閒野生活並沒有泯滅他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他雖感傷人生,卻不流於孤峭、憂憤,而是超然脫俗,自我調適。劫後餘生的反省與深思,使蘇軾的生命更加深穩靜厚,充滿哲理的光輝,蘇軾的藝術生命也達到了又一個高潮。在此期間他寫下了最好的懷古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從此,“大江東去”的豪邁歌聲傳唱了數百年,成為中國人永遠的驕傲。而在蘇書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幸流傳至今的《黃州寒食詩帖》便是那時一揮而就的。蘇軾書法中期風格因其政治生涯的坎坷及其人格的完善而趨於成熟、完美。
另:
近日與友交流各自的收藏,因朋友為一書法愛好者,便將多年前偶然收藏的四幅竹編書法拿出請其鑑賞,怎知朋友看後竟大為驚嘆,稱為奇蹟。原來此竹編內容竟是那久別於世的蘇軾的《楚頌帖》!竹編共為四幅,每幅長2米,寬55厘米,由黑白兩種顏色的竹箋編織而成。前三幅為行書楚頌帖,雖為竹編,然蘇字之神韻盡顯其中,其書隨意命筆,隨著詩情的起伏而變化,參差錯落,時大時小,忽長忽短,感情隨著筆尖自然的流出。其對未來田園生活的嚮往,隨緣曠達、樂觀豪放的性格躍然於字裡行間,“楚頌”二字飽滿有力,表達出蘇軾以屈原為榜樣,雖政治失意,卻義無返顧,“不改其操”,仍舊追求其遠大理想的信念。蘇軾追求一種人生哲理、精緻空靈、自由奔放的和諧統一的藝術風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全帖書法風格與元豐五年所寫《寒食帖》極為相近,當為同一時期的作品無疑。
第四幅為元代吳興趙孟頫、明代唐寅、董其昌的題跋,其竹編也完全忠實於其各自的書法風格。落款為“四川青神陳雲華織東坡先生楚頌於乙丑冬”。前三幅竹編較為古舊,當為年代久遠所致,應為清代之物;第四幅略新,估計是清後期補上的。此四幅雖為竹編,然作者以其高超的技藝,真實地再現了蘇軾書法的風貌,使蘇軾的不朽之作於近千年後近乎完美地呈現於後人面前。
觀過此物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此竹編當為蘇軾真跡的摹品,在此書真跡早已遺失人間的今天,這四幅竹編的發現,無疑為對蘇字的研究帶來了新的充實,對於研究蘇軾、研究宋代文化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對於蘇字的愛好者、收藏者們來說更是新世紀的一大幸事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