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唐代張繼七言絕句]

楓橋夜泊[唐代張繼七言絕句]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係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不僅是中國歷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國小課本也曾收錄此詩。該詩作品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響。本詩問世後,寒山寺也因此名揚天下,成為遊覽勝地。

基本信息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主張指「江村橋」和「楓橋」,「楓橋」在吳縣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後來才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夥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後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於是附會出一種講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數次重建,現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後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今的佛寺(春節)半夜敲鐘,但當時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鍾」或「分夜鍾」。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於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過許多人的實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俗。

白話譯文

林散之草書《楓橋夜泊》林散之草書《楓橋夜泊》

譯文一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譯文二

如霜的月光照落在烏啼鎮的上空,江邊的楓樹和漁火相對難眠。

遠處姑蘇城外的寒山古寺,應該能夠聽到碼頭半夜敲響的鐘聲。

譯文三

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邊的天際落下去了,偶爾聽到幾聲烏鴉的慘叫,更加感到淒涼。松江岸邊楓樹下,停泊著幾隻漁船,勞苦了一天疲憊不堪的漁夫們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掛在臉上,他們相視無言。他們進入睡鄉時,瑟瑟的秋風掠過,有沒有驚醒他們,打斷夢中的香甜?從不遠處,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傳來了深沉的夜半鐘聲。楓橋江邊的碼頭,又迎來了趁夜而來的客船。

創作背景

根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鑑賞評價

作品鑑賞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只剩下一片灰濛濛的光影。樹上的棲烏大約是因為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靜謐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銳敏。“霜滿天”的描寫,並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華在地而不在天),卻完全切合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運思的細密。

此外,也有人認為第一句詩描寫的是清晨時的景象:烏臼鳥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後三句採用倒敘方法,寫詩人整個夜晚都處於失眠狀態。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

懷禪微刻《楓橋夜泊》懷禪微刻《楓橋夜泊》

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濛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裡,才正麵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愁眠”,當指懷著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裡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詩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鍾。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彆強烈。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裡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就仿佛迴蕩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詩人之所以用一句詩來點明鐘聲的出處,看來不為無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里,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鍾,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劉學鍇)

作品評價

《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

《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

《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軼事傳說

詩題爭議

詩題目也作《夜泊楓橋》。唐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下卷收錄張繼此詩,題名為《夜泊松江》。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收入此詩,詩題作《楓橋夜泊》。

有人說應為《夜泊楓江》(唐仲武輯《中興間令集》),有說“楓江古為封江”、“楓橋舊作封橋”(宋周遵道《豹隱紀談》)。也有說,“舊把此橋誤作封橋,到王珪才改正為楓橋”(《吳郡圖經續記》)。更有說,“本為封江、封橋,王蚌改封為楓,人們震懾權勢,只得趨附”。但柯繼承等指出,“唐以前早先楓橋稱作封橋,吳語封、楓同音,以封橋誤為楓橋,因河邊有經霜紅葉樹之故。根據張詩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張詩當作於農曆十月(陽曆11月)深秋時分,江南水邊多植烏桕之類樹木,經霜葉紅,古人詩中多混作為‘楓’。故江楓,是泛指江邊的紅葉類樹,不必是楓。’’

唐皇遺咒

傳說唐武宗酷愛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詩,在他猝死前的一個月,他還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呂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當時還說自己升天之日,要將此石碑一同帶走。於是在唐武宗駕崩後,此碑被殉葬於武宗地宮,置於棺床上首。並且,唐武宗臨終頒布遺旨:《楓橋夜泊》詩碑只有朕可勒石賞析,後人不可與朕齊福,若有亂臣賊子擅刻詩碑,必遭天譴,萬劫不復!而且後來,傳說北宋翰林院大學士郇國公王珪、明代才子文徵明,都因書刻此詩不得好死。

1939年,錢榮初刻完《楓橋夜泊》詩碑後也立即暴斃。

1947年,蘇州名畫家吳湖帆請國民黨元老張繼也寫刻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清現代詩人張繼書唐代詩人張繼的詩,這在當時被傳為佳話,但張繼寫了《楓橋夜泊》詩碑後,第二天便與世長辭了。

方家質疑

宋代歐陽修讀這首詩後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在《六一詩話》中說:“唐人有云:姑蘇台下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說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他以為三更半夜,不是打鐘的時候,故詩句雖佳,卻不符合現實。他的引文,誤“城外”為“台下”,“夜半”為“半夜”,不知是記憶之誤,還是所見者為別的文本。

對於歐陽修提出的意見,許多人都不同意。《王直方詩話》引於鵠詩:“定知別往宮中伴,遙聽維山半夜鍾。”又白居易詩:“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復齋漫錄》引皇甫冉詩:“秋深臨水月,夜半隔山鍾。”蔡正孫《詩林廣記》亦引溫庭筠詩:“悠然旅思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鍾。”這些都是唐代詩人所聽到的各地半夜鐘聲。范元實《詩眼》還從《南史》找到半夜鐘的典故。

宋人孫覿絕句《過楓橋寺》:“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詩藪》云:“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唯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唐詩摘抄》:“夜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鍾,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著。必曰執著者,則‘晨鐘雲外濕’,‘鐘聲和白雲’,‘落葉滿疏鍾’皆不可通矣。”《石林詩話》又證明南宋時蘇州佛寺還在夜半打鐘。

詩碑軼事

《楓橋夜泊》詩碑歷來就是楓橋和寒山寺的象徵,特別是晚清國學大師俞樾手書的《楓橋夜泊》詩碑,更是寒山寺的一大勝跡。

《楓橋夜泊》詩碑《楓橋夜泊》詩碑

有人認為,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因所具有的文化積澱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可以有“中華第一詩碑”之美稱。據宋代學者朱長文所著《吳郡圖經續記》載,早在北宋嘉佑年間,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的王圭(郇公)所書的《楓橋夜泊》,即已刻石成碑。1996年,寒山寺通過台灣有關圖書館的幫助,收集到王圭的墨跡三千餘字,重新集成了王圭手書的《楓橋夜泊》詩碑。

歷代名家有不少因《楓橋夜泊》詩而作的書畫刻碑。繼北宋王圭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則有明代文徵明、清代俞樾、民國張繼,以及現代劉海粟、啟功等。其中甚至還有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陳雲書寫的張繼《楓橋夜泊》詩的書法碑刻,其它明確記載的則有宋孫覿撰書《楓橋寺記》碑;明姚廣孝撰寫《寒山寺重興記》碑;唐寅撰書之《姑蘇寒山寺化鍾疏》碑、明崇禎三年(1630)文震孟所撰《寒山寺重建大雄殿記》碑、清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所畫的寒山、拾得像刻石、清程德全書歷代楓橋寒山寺題詠刻石、清鄭文焯指繪寒山子像刻石,以及民國康有為游寒山寺題詩碑,等等。

日本影響

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在日本也家喻戶曉,還被選入日本國小課本,清朝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記》中寫道:“凡日本文墨之士鹹適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

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籌建了一座寺廟,亦名寒山寺,寺廟仿照蘇州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寫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建有“夜半鐘聲”鐘樓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還架起了“楓橋”。

作者簡介

張繼畫像張繼畫像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唐代詩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市)人。生平不甚可知。

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進士,曾擔任過軍事幕僚,後來又做過鹽鐵判官,也屬於幕僚職務。唐代宗大曆年間擔任檢校祠部郎中(另外有史料記載為「員外郎」,而不是「郎中」),祠部負責祠廟祭祀、天文方面的事。《唐才子傳》中說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提到他是一位重視氣節,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