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宮苑

花園也是自12世紀以來,不斷的修建和改造而成的。 弗朗索瓦一世時期,花園被改造成方格形的黃楊花壇,稱為“黃楊園”。 鯉魚池的東面還有一個大花園,中心是巨大的方形花壇。

楓丹白露森林是理想的狩獵場所。這裡的湖泊、岩石和森林構成美妙的自然景觀。1169年,肯特伯雷大主教將楓丹白露莊園中的小教堂獻給了國王路易七世。此後,它成了君王的行宮。15世紀英國入侵時,王宮遷往羅亞爾河畔,楓丹白露一度遭荒棄。弗朗索瓦一世時期,宮廷遷回巴黎附近,楓丹白露又成為酷愛狩獵的君王們的常來常往之地。
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將宮殿拆毀,只保留廠塔樓,重新建造了一座行宮。新宮殿是文藝復興初期的樣式,它的三翼在南面圍合著“噴泉庭院”;前庭在西面,稱為“白馬庭院”;宮殿周圍當時有水壕溝環繞。此後,這座宮殿隨著君王的更替,經歷了不斷的改建和修繕。花園也是自12世紀以來,不斷的修建和改造而成的。弗朗索瓦一世時期著名的義大利藝術家普里馬蒂西奧、塞利奧、維尼奧拉都參與過花園的設計。
噴泉庭院是近似方形的內庭,16世紀時,庭院中有一座米開朗琪羅塑造的“海格力士”雕像噴泉。王朝復辟時期改成佩迪托塑造的郁利斯雕像。噴泉庭院的南面正對著的開闊的鯉魚池開挖於13世紀,平面呈梯形。從噴泉庭院南望,是寬闊的水池和遠處的樹木,景色秀麗,視野開闊而深遠。
新宮殿的北面是封閉的“黛安娜花園”,園內有狄安娜大理石像。弗朗索瓦一世時期,花園被改造成方格形的黃楊花壇,稱為“黃楊園”。維尼奧拉在裡面設定了一些青銅像。1602年,亨利四世將黛安娜大理石移到室內保存,由雕塑家普里歐鑄造了一尊青銅仿製品,放在原處。
1645年,勒諾特爾改建了黛安娜花園。噴泉四周設刺繡花壇,裝飾了雕像和盆栽柑橘。馬破倫時代又將黛安娜花園改成英國式花園,過去的小噴泉改成大理石池壁、青銅像裝飾的泉池,成為這座小花園的主景,一隻保留至現在。
在鯉魚池的西面,有弗朗索瓦一世建造的“松樹園”,因種有大量來自普羅旺斯州的歐洲赤松而著名。園內靜謐幽深,富有野趣。1543-1545年,義大利建築師塞里奧在裡面建造了一出三開間的岩洞,立面是粗毛石砌的拱門,鑲嵌著砂岩雕刻的四個巨人像,顯得古樸有力。洞內裝飾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布滿了鐘乳石,這是在法國建造最早的岩洞。亨利四世時期,花園有所擴大,包括一個圖案精緻的黃楊花壇,園內種有雪松和一棵在當時十分罕見的懸鈴木。
1713年,這一部分改建成法國式花園。1809-1812年,拿破崙又命園林師於爾托爾將它改建成英國式花園,面積增加到10公頃。園內以種植大量的外宋珍惜樹木而著稱,如槐樹、鵝掌楸、柏樹等(這些樹種當時在法國很少見),形成富有自然情趣的樹林草地。現在院中種有大量的懸鈴木和落葉松。
鯉魚池的東面還有一個大花園,中心是巨大的方形花壇。他與圍繞“卵形庭院”布置的宮殿部分相平行。1600年,工程師弗蘭西尼用水渠將花壇分隔成三角形的四大塊,花壇中間是大型泉池,池中有狄伯爾的青銅像,因此稱之為“狄伯爾花壇”。1664年,勒諾特爾對此進行改建,花壇中增加了黃楊籬圖案,並將狄伯爾銅像移到一圓形水池中。
現在的花壇中已沒有了黃楊圖案,狄伯爾銅像也在大革命時期被熔化了。花壇本身很簡單,只是尺度巨大。周圍樹木夾峙的園路高出花壇1-2米,圍合出一個邊長250米的方塊,裡面是四塊鑲有花邊的草坪。草坪中央是方形泉池,池中飾以簡潔的盤式湧泉。花園中視線深遠,越過運河可一直望到遠處的岩石山。花園台地的擋土牆,處理成數層跌水,接以水池。勒諾特爾重新利用了弗蘭西尼的水工設施,處理成一個噴泉景觀系列,可惜大部分已被毀壞。
勒諾特爾主要改造了楓丹白露宮苑中的大花園,創造出廣袤遼闊的空間效果。但是,於不同時期所形成水景,無疑是楓丹白露宮苑最突出的景觀。無論是大運河和鯉魚池,還是一系列的水池和噴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