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集鄉

楊集鄉

楊集鄉位於方城縣縣北7.5公里處,南與縣城緊連,土地總面積為160.7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365個村民小組。楊集鄉境內資源十分豐富,小辣椒市場聞名全國。

基本信息

楊集鄉位於方城縣縣北7.5公里處,南與縣城緊連,地理位置為北緯3316~3226,東徑11256~11304,土地總面積

楊集鄉楊集鄉
為16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94824畝,人口總數53269人,轄36個行政村,365個村民小組,人口密集為33人/平方公里。
楊集鄉境內資源十分豐富,小辣椒市場聞名全國,現有門面房1200間,年交易額1.4億元,產品暢銷全國13省32個縣市;中原第一大活泉——黑龍泉有史以來,永不乾涸,源遠流長。
一、氣候資源
楊集鄉位於亞熱帶和南暖溫帶分界線上,境內著名的分水嶺因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界而得名,因此過渡性、邊緣性比較明顯。年平均日照數2100小時,平均日照45%以上,常年平均氣溫15左右,年無霜期210~220天,年降水量800~1000mm,蒸發量在42~40%,年最大風速為19米/秒,年平均風速為3米/秒。
二、水資源條件
楊集鄉水資源豐富,其中地下水總儲量為680萬立方米,其中,黑龍泉為潘河的源頭,潘河全長14.5公里,平均寬度為0.15公里,年徑流量2160萬立方米。同時,地表水儲量也比較豐富,全鄉水庫10座,塘堰壩92處,正常儲水量為1020萬平方米,可灌溉面積為8.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80%。
三、地質礦產資源
楊集鄉境內礦產品資源豐富,且品種繁多,1985年河南省地質九隊在楊集鄉志境內勘探表明:金屬礦主要有花溝村北的鎂鐵礦尹店村上古寺的鉬礦;黨史莊宋墳一帶西邊上古寺的鉀長石礦(儲量在500萬噸以上,含氯化鉀11.64~11.76%)。非金屬礦有:花溝村牛崗的重晶石礦,陳崗的矽石礦;范營村、尹店村的螢石礦;三道河、大河口等村的大量矽酸鹽石礦;尹莊村龍王溝的滑石山,總儲量在1755萬平方米。
四、以小辣椒為主的主要支柱產業
1、小辣椒:楊集鄉常年種植小辣椒5萬畝以上,年產量1250萬公斤以上。自縣城向北已建成2.5公里長的中國西橋小辣椒長街,是宛東北最大農貿交易市場,有門面房1200間,產品遠銷全國各大幹貨市場,收購季節吸引全國13省32個縣市客商到此收購,年交易額1.4億元以上,近年來實現了無公害栽培技術。
2、圍城瓜菜:常年種植1萬畝左右,西瓜甜瓜常年種植6000畝左右,占全縣市場銷售量的70%以上。
3、林果業:桃、斤柿、杏李栽培1萬畝,其中果椒套種8000畝,果藥(裕丹參)套種2000畝,果樹已開始掛果,預計2006年進入盛果期。
4、菸葉:種植5000~8000畝,已成為後續支柱產業。
五、交通狀況
省道豫01線南北穿越楊集鄉,省道魯姚公路楊集段19km,許平南高速公路方城段8公里,引線3km均在楊集境內穿越,縣道方楊公路15km及獨樹——楊集7km,均縱橫穿越,交通十分便利。
六、電力供應
縣北關3.5萬伏變電站設在楊集鄉張樓村,加上姬莊3.5萬伏變電站直供楊集,電力供應十分充足。

特色

楊集特色——小辣椒
楊集鄉小辣椒中國西橋小辣椒長街
方城縣楊集鄉1978年引進日本櫪本三櫻椒栽培成功。至今已有26年栽培歷史,近年來小辣椒麵積穩定在5萬畝,是當地農民的首選種植作物。
1994年建設小辣椒交易市場,特別是自1999年開始,該鄉提出“小辣椒革命”口號,在全鄉大力推廣了地膜覆蓋、配方施肥、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新技術,小辣椒麵積迅速增加,品質進一步最佳化,單產逐年提高,並推廣了小辣椒——玉米——瓜菜,一年四熟和椒果,椒藥套種技術,同時採用無公害栽培措施,使全鄉小辣椒種植水平走上了新的台階。
自方城縣縣城向北2.5公里的中國西橋小辣椒長街已經建成,有交易門面房1200間,吸引了全國13省32個縣市客商到此收購,楊集鄉成立了由公安、工商、植保植檢等部門參加的市場管理辦公室,環境秩序良好。該市場年交易額1.4億元以上,已成為宛北最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產品遠銷全國七大幹貨市場,西橋市場銷售的方嬌牌小辣椒以其角小、肉厚、色紅、辣味濃而聞名全國。
為了適應發展需要,該鄉已規劃在老市場與許平南高速路引線相連處新建一個小辣椒市場,以緩解已有市場壓力,新規劃的市場將集街燈、公廁、IC卡電話、綠地等為一體,購銷娛樂相結合,將成為方城縣城北一顆耀眼的明珠。小辣椒已成為楊集鄉與全國各地相連的橋樑和紐帶,該鄉還規劃市場附近建成一個大型辣紅素提煉加工廠,現正在招商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