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企業戰略管理,國際企業管理,循環經濟
講授課程
企業戰略管理
學習經歷
1979.9-1983.7:原東北工學院管理工程系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3.9-1985.12:原東北工學院管理工程系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9.3-1992.6:英國University of Ulster博士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科研項目
1. 縣域經濟研究,瀋陽市法庫縣科研課題,2004-2005
2. 市老工業基地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研究,瀋陽市科技局課題,2003-2004
3. 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研究,遼寧省科技廳課題,2007-2008 著作論文:
1. 楊錫懷,冷克平,王江,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5
2. 市老工業基地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研究,瀋陽市科技局課題,2003-2004
3. 楊錫懷(主編),公司戰略管理,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4. 楊錫懷(主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探索與實踐,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2
5. 楊錫懷,企業戰略管理,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4
6. 趙強,楊錫懷,孫琦,產業集群創新環境的灰色層次綜合評價,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03-106
7. 趙強,楊錫懷,鄒昊,Study on Advantages of Organization-based Industrial Cluster, Proceeding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engdu, P. R, China. UESTC Press, 2005, 10: 1245-1248(ISTP和ISSHP雙檢索)
8. 趙強,楊錫懷,王春暉,A Grey Approach on Evaluating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 Power, The Four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The Internet Era & The Global Enterprise, Lakeview Garden Hotel, June4-5,2005: 1704-1710(ISTP檢索)
9. 李森,楊錫懷,戚桂清,相同企業競爭與合作策略的受益與風險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2005,26(9):907-910
10. 李森,楊錫懷,戚桂清,非同類企業合作策略受益與風險分析[J].控制與決策,2005,20(11):1287-1290
11. 李森,楊錫懷,非同類企業競爭與合作策略受益模型及風險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05,13(6):52-56
12. 戚桂清,楊錫懷,李森,企業集群網路供應鏈競爭與合作決策分析,200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
13. 戚桂清,楊錫懷,許惠敏,轉軌時期我國強勢群體行銷問題研究,中國經濟評論,2005(5):34-37
14. 戚桂清,楊錫懷,李森,基於重複博弈的集群網路供應鏈競合關係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4-27
15. 韓菁,楊錫懷,在大型項目中推行OPM3的意義與實際套用,團里工程學報,2005,S1:34-38
16. 戚桂清,楊錫懷,丁雷,從城鎮不同收入等級家庭看我國居民消費問題,中國經濟評論,2005(12):12-15
17. 楊錫懷,周鵬,孫先定,孫琦,中國鋼鐵行業重點企業中戰略集團與績效關係的研究,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1):76-78
18. 孫先定,楊錫懷,戰略集團理論述評,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1:62-67
19. 孫先定,楊錫懷,全球產業競爭下的中國家電產業競爭戰略,科技與管理,2002,1
20. 孫先定,楊錫懷,基於企業價值的戰略集團劃分方法,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1):91-94
21. 孫琦,楊錫懷,鄒昊,孫先定,中國鋼鐵企業競爭戰略因素的實症行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2):185-188
22. 孫先定,楊錫懷,中國家電上市公司基於企業價值的戰略集團劃分,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5):495-498
23. 孫先定,楊錫懷,李凱,基於戰略集團思想的投資績效評價,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3(5):296-299
24. 孫先定,楊錫懷,李穎,基於企業價值的我國家電上市公司的戰略集團與績效關係的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02,10(3):77-81
25. 王江,樊治平,楊錫懷,基於企業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戰略分類方法及其評價工業工程,2002,5(4):6-9
26. 王江,樊治平,楊錫懷,一種新的多元化戰略業務選擇與評價方法,工業工程,2002,5(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