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想

楊道想

就這樣經過2年的拜師學習,他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蒼南中學化學教研組長。 1989年8月,他被學校聘任為教務副主任,分管高一、高二的教學管理工作。 他曾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提出了新教師“一、三、六、九”培養計畫,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勾畫了美麗的藍圖。

楊道想

簡介

男,1963年8月出生。現任蒼南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中學化學高級教師,

省二批名師培養對象、市首批名教師。兼任省第四屆中學化學教研會理事、市第七屆化學教委會副理事長、市青年化學教師教研會會長等職。曾先後被評為省中國小優秀班主任、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省師德楷模、省第十八屆“春蠶獎”、市“5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縣首屆學科帶頭人、縣第三、四、五輪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993年以來,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的論文或課題報告達60多篇,主編或參編教學用書7部。2003年5月當選為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從稚嫩到成熟

1983年,帶著一份初為人師的激動和躊躇滿志的他,從溫州師專化學科畢業後被擇優分配到蒼南縣金鄉中學,匆匆踏上了三尺講台。他擔任初一(5)班(後進班)班主任,併兼任數學和植物學的教學工作。由於專業不對口,他虛心向他人學習,一邊鑽研教材,一邊組織教學。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所任教班級的數學成績平均分比平行班高出17分,所帶的班級被評為縣級文明班級,他自己也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第二年,他被調到蒼南中學任教,擔任高一(2)班班主任。當時,校長找他談話,準備聘任他擔任學校團委書記,他經過再三考慮後,對校長說:“我剛從國中的數學教學轉向高中的化學教學,還需要角色的轉變,需要在教學上多花些功夫,還是讓其他老師去當吧!”就這樣,他婉言謝絕了校長的聘請,並將自己定位在將來當一名“學者型教師”上。然而,面對著對新教師同樣抱有新鮮感的高一學生,應怎樣去實現從國中數學教師到高中化學教師的角色轉變,使自己儘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呢?帶著這個問題,他漸漸陷入了沉思……。基於當時學校還沒有師徒掛鈎學習的制度,他便私下拜本校的一位老教師為師,通常在自己首先備好課的前提下,經常聽老教師的課,並及時與他商討教學的熱點、重點、難點及關鍵問題,接著修改自己的教案後去上課;有時請老教師親臨課堂聽課指導,並請老教師及時評點,接著及時修改並整理原有的教案,以便第二輪上課時借鑑。就這樣經過2年的拜師學習,他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蒼南中學化學教研組長。此外,1984年至1988年,他連續五年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和縣級先進工作者。

從成熟到成功

他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化學競賽輔導工作。1989年8月,他被學校聘任為教務副主任,分管高一、高二的教學管理工作。1990年,他曾就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學進行了改革試驗,提出了“引路、自學、實驗、講議、總結、考評”十二字教學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得到了加強,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並在校內得到了推廣。他總結的《化學中的十二字教學法實踐》一文被發表在華東師大《化學教學》1995年第4期的刊首上,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他平時以“給思想、給方法、給活動時間”的教學思想為指導,注重運用教學設計思想創設教學情境,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教學和合作學習的專題研究,形成了“精講、精練、勤導、善議、反思”的教學風格。經他輔導的學生多次獲得溫州市化學競賽第一名、華東“六省一市”化學競賽二等獎第一名(浙江省考生的第一名),多次受到市教研室領導的好評。為了搞好競賽輔導工作,他提出了“學科競賽要專人輔導,要專題訓練”的建議,並自己親自抓化學競賽輔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競賽輔導經驗,曾四次獲得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浙江賽區)園丁獎。1998年他主編的《化學導讀與新信息(考點與訓練)》一書,對高考複習與學科競賽輔導發揮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在他的帶領和指導下,蒼南中學的化學競賽曾於2001、2002、2004、2005年分別榮獲省化學競賽優勝學校。2004年是蒼南中學建校20周年,一位校友回憶說,楊老師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細膩的人文關懷一直深深影響著他,使他多次在挫折和逆境中奮起,並成長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研究所的優秀青年科學家。
他曾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提出了新教師“一、三、六、九”培養計畫,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勾畫了美麗的藍圖。即一年站穩講台,三年勝任教學並出成績,六年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九年成為縣級以上名師培養對象或學科帶頭人。他作為一校之長,積極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平台,積極開展教師自主發展實踐與研究,並以創建學習型學校活動為契機,以開展校本教研系列活動為載體,深入課堂聽青年教師的課,課後及時與他們交換意見,引導青年教師更新教學理念,並指導他們運用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設計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為實現“減負提質”積累了經驗。他還提出“科研興師,名師強校”的發展戰略,鼓勵青年骨幹教師朝著“學習型”、“學者型”、“專家型”的教師方向努力。他除了自己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市級及以上發表或獲獎教育教學論文和課題報告60多篇)以外,還經常幫助青年教師修改課題研究方案和教學研究論文,幫助他們總結教育教學經驗以形成教學特色或風格。目前,在經他潛心指導和培養的化學教師中,鄭益哈榮獲全國化學優質課二等獎,項延輝榮獲省化學優質課二等獎,林世強榮獲市化學優質課二等獎,林玲春榮獲縣優質課一等獎等。他被縣內教育界乃至市內的化學界教師譽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領銜人”。
“名師出高徒,高徒捧名師”、“名師造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師”、“尊重、自信、爭先是成材的三要素”。他深感名師成長的不易、高徒培養的艱辛和名校鑄造的艱難。但他總還是這樣一直嚮往著、追求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