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肇泰

楊肇泰

天啟年間,朝廷任命楊肇泰擔任武昌知府。 崇禎年間,楊肇泰守孝三載之後,擔任安慶知府。 楊肇泰在安慶為官六年,因病回到故鄉諸暨縣十七都楊家樓。

生平經歷

楊肇泰,字六符,生於萬曆十一年癸未八月十五日丑時(1583年9月30日),諸暨縣十七都楊家樓人(今屬浙江諸暨草塔鎮南山片)。由於楊家樓一帶是諸暨西部的文化中心,耕讀傳家成為當地的民俗,對楊肇泰的童年生活具有很大影響,使他從小形成勤奮上進的性格。

諸暨長弄堂諸暨長弄堂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楊肇泰榮登進士。起初,朝廷委任他擔任靜海(今屬天津市)、甌寧(今福建建甌縣)的知縣,具有良好的政績和聲譽。其後,楊肇泰升任刑部、戶部的主事。在朝廷里,他憎恨宦官魏忠賢專權,以家中雙親年老為由,辭官返回諸暨,暫居在縣城西隅的浣江酈氏福持堂岳父家(位於長弄堂中段)。
天啟年間,朝廷任命楊肇泰擔任武昌知府。數年後,他的父親去世,他回到諸暨奔喪。崇禎年間,楊肇泰守孝三載之後,擔任安慶知府。任職期間,他知人善任,許多能人例如史可法、金聲,皆出其門。當時,李自成起義軍連續攻陷中原各州郡,楊肇泰組織軍隊迎戰,起義軍屢攻不克。李自成認為楊肇泰具有才幹,囑咐部下切勿強攻。因此,安慶府得以保全。

除惡建塔

楊肇泰在安徽省安慶府擔任知府時,從前任留下的案卷中得悉,當地白塔寺和尚,在寺中暗設機關,經常將拜佛進香中的美貌女子關入密室,以供姦淫作樂。於是,楊肇泰微服查訪白塔寺,誰料觸動了寺中暗道機關,被和尚發覺,將他關進密室,並準備在半夜時刻將他燒死。

諸暨楊家樓天元塔諸暨楊家樓天元塔
楊肇泰身陷密室,心急如焚,卻又無法脫身。忽見室內有一尊韋陀菩薩,於是向菩薩許下心愿。若今朝能逃過劫難,日後定在故鄉建造七級浮屠,以報菩薩之恩。是夜,雷雨交加,一個炸雷將屋頂擊破。楊肇泰乘機爬上韋陀菩薩頭頂出逃。回到衙門後,楊肇泰調動人馬剷除了白塔寺惡僧,為當地百姓除了一害。
楊肇泰在安慶為官六年,因病回到故鄉諸暨縣十七都楊家樓。為了報答安慶白塔寺韋陀菩薩的救命之恩,他在楊家樓建造了“天元塔”。這是諸暨市目前僅剩的四座古塔之一,建造於明代末期,至今已將近四百年了。1981年5月,天元塔由諸暨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史留名

楊肇泰對家鄉、對祖國懷有深厚的感情。崇禎六年,《薴蘿志》刊行時,擔任安慶知府的楊肇泰親自作跋,他寫道:“知其傾國傾城之色,千古所推;而示忠君愛國之心,至今未泯。”
他返回諸暨不久,滿清就占領了全國,各地反清復明的鬥爭風起雲湧,此起彼伏。順治年間,楊肇泰在家鄉積穀備荒,一面支援反清義士,一面賑窮濟貧,造福鄉親,受到各村百姓的傳頌。康熙元年壬寅九月廿八日丑時(1662年11月8日),一代賢臣楊肇泰去世,享年八十歲。

諸暨楊肇泰故居諸暨楊肇泰故居
楊肇泰在諸暨縣城長弄堂居住過的岳父家故居,原先是南宋後期浣江酈姓始祖酈景輔建造的,坐西朝東,由照壁、正廳、座樓及南、北廂屋組成。五開間,正廳通面寬19.70米,通進深11.10米,地面用32×32厘米方磚斜鋪,屬於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北側還有一口水井,用作防火之用。
楊肇泰居住之後,這座住宅改稱為“楊衙台門”。他去世後,楊氏族人繼續居住這座古宅,每當夜晚,門前燈籠的“楊”字就會自動變成“酈”字,到了白天又成了“楊”字,再到夜晚又變成“酈”字。楊家心知這座古宅本來就不是他們的,不敢長期占據,仍然歸還酈氏家族,由景七派秉彝房福持堂居住,至今尚存。
楊肇泰的事跡,在《諸暨縣誌》、《紹興府志》、《南屏楊氏宗譜》均有記載,在諸暨、安慶民間也是家喻戶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