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9月1日)
平裝: 65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010027676
條形碼: 9787010027678
尺寸: 20.6 x 14 x 3 cm
重量: 680 g
作者簡介
楊義,1946年8月生,廣東省電白縣人。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位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一、二、三卷》、《魯迅小說綜論》、《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中國曆朝小說與文化》、《京派與海派比較研究》、《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冊)、《中國敘事學》等學術著作近二十種,論著曾荼“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以來優秀學術成果獎”等多項獎勵。傳記列入美、英《世界中人錄》、為美國傳記研究中心列入“世界五百領先者”。
內容簡介
文學插圖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語言,它隱含著豐富的文學信息,從中可以感知時代氛圍、文化心態,窺見文學史。《楊義文存》是文學史撰寫中的一種別開生面的嘗試,收錄特定時代有代表性的裝幀插圖560餘幅,以史為經,以圖為緯,以史統圖,以圖出史,力求圖有神采,文有情趣,在以平實、生動、自然、親切的隨筆式語言勾勒歷史線索的同時,對插圖加以畫龍點睛的闡釋和富於雅趣的鑑賞。故而全書圖史結合、圖文並茂、內容翔實、雅俗共賞,既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又有較高的學術性。
本圖志是高度重視主潮文學的歷史價值的,但也不諱言主潮文學隱含著不易為同代人覺察和超越的弱點
目錄
上冊
序言(楊義)
第一卷(1900—1916)
“詩界革命”與梁啓超、黃遵憲
晚清四大小說雜誌(上)
晚清四大小說雜誌(下)
李伯元和他的小說繡像
林紓翻譯的非自主選擇
王國維的境界說和他的治學境界
南社的“唐音”與“詩界革命”
精深的學者型戲曲作家吳梅
早期話劇與春柳社
哀情鼻祖《玉梨魂》
包天笑編輯的幾種小說期刊
對《禮拜六》周刊的兩番回顧
周瘦鵑的紫羅蘭情結
傳奇詩僧蘇曼殊
《域外小說集》的超前性
前後《甲寅》雜誌的歧途
第二卷(1917-1926)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刊物《新青年》(上)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刊物《新青年》(下)
胡適《嘗試集》的歷史地位
魯迅在新文學運動
刊登在《晨報副鐫》的《阿Q正傳》
阿Q相種種
周作人談龍談虎
二十年代文壇第一刊《小、說月報》
新文學運動“四大副刊”(上)
新文學運動“四大副刊”(下)
《晨報副鐫》對東西洋文學的介紹
面對《戲雜誌》的反思
清婉雅麗的“冰心體”
葉紹鈞以愛溝通隔膜的藝術真誠
美文名家朱自清
重視自我表現的創造社異軍突起
郭沫若的詩風與劇風
《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和郭沫若
“郁達夫風”的毀譽和盛衰
《洪水》時期的郭沫若和創造社小夥計
葉靈鳳小說與繪畫的現代風
《莎樂美》的田漢譯本
聞一多與《夢筆生花》
徐志摩詩的溫蓉清麗的浪漫
《桃花扇》:新翻楊柳為哪般
舞台詩人:田漢
“南國”風韻
《雞鳴早看天》:長夜何時了
《現代評論》的“獨立精神”
《語絲》文體於自然中透出諧趣詩趣
《婦女雜誌》上的女性解放理論
《莽原》半月刊與未名社
《莽原》所載魯迅自製插圖
創辦《未名》半月刊的青年們
《大紅袍》和故鄉夢
獨特的六朝墓門畫像裝幀
俄羅斯文學影響二題
早期蘇俄文學的介紹
下冊
第三卷(1927—1936)
從《創造月刊》到《文化批判》
《新月》的詩風與政論
《奔流》介紹的三位日本、東北歐作家
《奔流》對高爾基、托爾斯泰的認識
從《藝苑朝華》到《十竹齋箋譜》
對《夏娃日記》、《勇敢的約翰》的熱與冷
茅盾在“矛盾”中養成文學氣魄
老舍作品裝幀插圖的文化情調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丁玲小說描寫類型的變化
《北斗》的母親胸懷
黃梅時節的憂鬱:《上海屋檐下》
張天翼的《鬼土日記》
《現代》的風度
《望舒草》的現代夢
《論語》引入英國式幽默
《申報·自由談》的“自由”世界
《文學》月刊的編輯雄才
《文學季刊》的寬容和《水星》的雅致
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雷雨》
《世界文庫》的宏偉規劃
豐子愷與緣緣堂
沈從文的“湘西世界”
奴隸叢書三種
《譯文》的視野、容量與趣味
《太白》的豐富和犀利
《文飯小品》的平和淡雅
《芒種》的耕耘者希冀
《雜文》(《質文》)在海外為雜文助威
《中流》對現實的執著
第四卷(1937-1949)
《吶喊》、《烽火》投身救亡大潮
(七月》雄放沉鬱的詩風
《文藝陣地》的編輯腕力
《抗戰文藝》的民族激情
艾青對土地和太陽的憂鬱的禮讚
臧克家的泥土苦吟
歷史的迴響:《天國春秋》
警鐘長鳴:《李闖王》
《野草》雜文的時代性格
《山洪》與吳組緗的戰時鄉土情思
《飢餓的郭素娥》的生命強力
師陀對城鄉文化性格的觀照
張愛玲給仕女圖增添不安感
新舊文學鴻溝在《萬象》的填補
《文藝復興》的氣魄和慧眼
錢鍾書《圍城》的智性和諧趣
巴金面對“寒夜”的沉思
九葉詩派的三弦琴
“歌德熱”過後的《浮士德百卅圖》
“未帶地圖的旅人”蕭乾
《中國文化》對延安文學的規劃
《解放日報》副刊的戰鬥性和民間味
趙樹理的“文攤”
四十年代詩壇的“西北風”
張恨水的三大奇書
(楊義)
余(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