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南洞國小

雨南洞國小

西式六年制宇南洞國小位於廣東梅州興寧市石馬鎮柳塘,始創於1885年(清·光緒11年)初,同年6月2日正式開學上課,由興寧督學何子淵創辦,並自任校長(監督),親自給學生授課,是中國現代教育的濫觴。校門對聯“敢誇才倚馬,唯驥道南吾!”為淵公親題。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1937年全民抗戰爆發後,雨南洞國小停止招生,與1888年何子淵創辦的另一所國小“同仁學校”合併,歷時52年。

同仁學校,原址位於石馬星窩子山嘴。清光緒14年,何子淵禮聘何賚卿(秀才)擔任校長,校門對聯 “同人於野,仁者樂也!” 則由子淵請恩師羅黼月題簽。1921年,國民政府對其進行“民辦公助”改造,1926年,同仁學校正式更名為馬石國小,校長仍由何賚卿繼任。

何子淵曾先後培養同盟會領導人何天炯(會計)、何天翰(即:何公博,法務部判事)、何貫中(民主革命先驅、辛亥革命志士)、陳文友(黃花崗起義烈士)、何尚炬、何尚文(原十九路軍61師上校軍需處長)等大批進步學生。

總則

何子淵 / 儒家學派的法脈傳人

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儒家學派的法脈傳人何子淵,以“敢誇才依馬,唯驥道南吾!”、“同人於野,仁者樂也!”、“求真、尚善、包容”等教育思想和理念,作為其哲學旨歸,創導新學,摒棄科舉。但,又以弘揚儒家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為己任,“師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孔”,與孫中山先生一起,致力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人攜手邁進儒家殿堂。

“何子淵與儒家淵源”是淵公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證:

1.出身:何子淵出生於名門旺族、書香門第——石馬”星窩子”。星窩子素有“群星匯聚之地”、“三秀一廩”之稱。而星窩子“”順裕廬又源自柳塘,有“石馬八堡好馬下,柳塘萬戶七八家。……”的童謠為證。

2.師承:子淵12歲參加科舉童試,獲興寧第一名。被一位17歲便考中秀才,剛20齣頭,經過三年多的蹈光養晦,正摩拳擦掌,雄心勃勃要乾出一番事業,準備在興寧龍田設館授徒,開“經館”,年齡只比少年何子淵大9歲的後生仔羅黼月看中,旋即被收為“頭徒”(入室弟子)。自此,師徒兩人便開始一起切磋學藝,長達八年之久。

羅黼月(1856-1942),原名獻修,字孝博,興寧龍田人,出身經學世家,以經史、理學、辭章見長。十七歲中秀才。1889年,考入廣州廣雅書院。1931年,任中山大學教授,講授周易、尚書、三禮等專業課程。著有《尚書大義述》、《周禮學》、《修辭學》等專著傳世。

3.成長:1885年,何子淵跟恩師拜別,回到石馬時已年屆弱冠,與開“經館”創業的羅黼月當年差不多大。在西學東漸思潮的啟發下,子淵不久便在石馬柳塘,自己的母校“培蘭書室”基礎上,創辦了平生第一所新學制學校“依南洞國小”。年少氣盛的他在開學當日,便揮筆在校門兩側題下“敢誇才依馬,唯驥道南吾!”的校訓。

也正因為子淵先生當年這一不經意之舉,成了今天“儒家學派法脈傳人何子淵”研究的鐵證。“道南吾”三個字,既道出了淵公對未來的虔誠期許,又無意間將他自己定位為二程理學,即儒家“道南”學派的法脈傳人。在21世紀,100多年後的今天,與“師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的孫中山先生,攜手邁進儒家殿堂。

4.力行:1888年,因學生滿員及依南洞國小場地限制,何子淵不得不在石馬星窩子山嘴又創辦了第二所西式六年制國小“同仁學校”。

從同仁學校“同人於野,仁者樂也!”的校訓可以看出,子淵不僅師承孔孟,推崇儒家,而且還輕視廟堂顯學,專注貧民基礎教育。他“同人於野,仁者樂也!”的思想既與孔子的“中庸之道”、“有教無類”及孟子的“仁政”一脈相承,又與當代處在儒家文化圈的中華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中國夢”等主流思想相吻合。

另外,從何子淵一生所獻身的事業亦可看出,他不僅在思想上效法儒家,而且在行動和實踐上也始終與儒家保持一致,“克己復禮”、身體力行……(淵公一生的社會實踐<略>)

5.創新:此外,從何子淵“求真、尚善、包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可得出如下結論:子淵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科學精神,追求真理,而且他還特別推崇對學生進行儒家道德的啟蒙和善念良心的培養,時時處處提醒和教育自己的學生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並以身作則,要求學生繼承儒家法脈,確保主導中國意識形態兩千多年的儒家文脈不致中斷,進而將儒家文化發揚光大,造福蒼生,澤被後世。……【謝勝宏整理,何子淵研究會供稿】

教育思想

一、 敢誇才倚馬,唯驥道南吾!

何子淵宇南洞國小“敢誇才倚馬,唯驥道南吾!”題聯既是門聯亦是校訓,其中的“倚”通“宇”。

子淵勉勵學生一定要從小樹立“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理想,務必把自己錘鍊成才思敏捷,倚馬可待的將帥之才。

同時,他還要求學生要有“弘道東南,捨我其誰!”的氣魄,努力把自己鍛造成宣揚儒家文化,傳承程朱理學的千里馬!

“才倚馬”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意即:晉代桓溫領兵北征,命令袁虎速擬公文,袁虎靠著戰馬,一會就寫成了七張紙,而且寫得很好。

“道南吾”典出《宋史·楊時傳》:“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福建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七歲能寫詩,八歲能作賦,人稱神童;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鑽研,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進一步深造。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正確答案,他倆相約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倆只得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忙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一層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直發抖,但他依然恭敬肅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站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於是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後來,楊時學得程頤理學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自此,“程門立雪”的故事便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楊時在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講學授徒,弟子數千,由他創建的江蘇無錫”龜山書院”(後改稱”東林書院”)至今仍名揚四海,對“二程”理學在大陸東南的傳播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影響遠達海外。

不久楊時又拜程顥為師。學習勤奮,刻苦鑽研,學業優異,深得老師賞識,成為程門高足。學成回歸之日,楊時特向恩師拜別,程顥目送他離去,對旁邊的人說:“吾道南矣!”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楊時又二度北上,到河南洛陽再拜程頤為師,得到“二程理學”的所有真傳。後來,楊時在大陸東南講學傳道,成為“二程理學”南傳和發展至關重要的人物,後人稱之為“道南第一人”,果真應驗了程顥的預言。

楊時後裔以有這樣一位顯赫的祖先感到無上榮耀,他們修建的祠堂便取名叫“道南祠”,堂號也改為“立雪堂”,並以“道南衍派”自稱。這就是“道南”一詞的來歷和出處。

何子淵鼓勵學生以“道南吾!”自勵,足見儒家文化對他薰陶、影響之深。雖然他畢生致力於“創導新學,摒棄科舉,文理並舉,重教圖強!”,但他時刻教育學生要以繼承和發揚“儒家文化”為己任,並自認自己是儒家學派的正宗法脈傳人。

二、同人於野,仁者樂也!

“同仁學校”是繼宇南洞國小之後,何子淵親手創辦的第二所六年制西式國小。開學伊始,他便為學校擬了一副大門對聯“同人於野,仁者樂也!”,並恭請恩師羅斧月題簽,待匾刻好後,他又親自動手將其掛到校門兩側。這一掛,就是50多年,據老一輩人講,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仍有人見過這副門聯。

“同人於野”典出《周易》“同人卦”:“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意即在郊外與人聚首,亨通順利。利於涉越江河巨流,利於君子占卜。此卦隨於“否”卦之後,泰極否來,否極泰來,預示其必將迎來一個天人合一、社會和泰的局面。亦可理解為只要同心同德、團結向上,保持正人君子的正確志向和品德,一切就會變得亨通順利,可以翻過大川,跨越江河,克服所遇到的任何艱難險阻!

同仁學校舊址(由何子淵創辦於1888年) 同仁學校舊址(由何子淵創辦於1888年)

聯語深邃,充分體現出何子淵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一往無前的壯志豪情!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冷靜、謙恭的為人處事態度,教育學生既要立大志,做大事,看到希望,自由、快樂地學習,又要常存慎獨、戒懼之心,隨時防範風險,提防“泰極否來”。

“仁者樂也”典出《論語》“雍也篇第六”,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智者就是聰明人,聰明人明白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維活躍,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動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於理,仁慈寬容而又不容易衝動,性情好靜,就好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

孔子在這裡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那些有修養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的社會環境。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也反映在人的素質方面。因此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在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穩定的,可信賴的,它始終矗立不變,包容萬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則是多變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沒有像山那樣固定、執著的形象,但它柔和而又鋒利,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且難於追隨,深不可測,不可逾越。聰明人像水一樣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物的發展規律,“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標準或規則,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厄,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展。所以,他們總是活躍的、樂觀的。

仁愛之人則和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長壽。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境界,勇是智和仁的結果。何子淵希望自己的學生既能夠像山一樣堅忍不拔,又能像水一樣勇往直前,做一個崇高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長壽的人。

三、求真、尚善、包容

何子淵逝世前,曾給子孫留下一本《淵公家訓》,並將其歸結為六個字“求真、尚善、包容”,此六字真言既是家訓,亦是校訓。儘管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雲變幻,淵公校訓的要旨卻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一)求真

“求真”指追求事物發展的真理,尋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科學理論與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去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

(二)尚善

“尚善”即崇尚、實踐普世價值中的善行、善念。善包含吉祥、美好、善良、慈善、應諾、慎重、高明、熟悉等義。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固盛認為:善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質和核心價值。這一核心價值的形成,與儒學的長期浸潤密切相關。然而,我們在探討中華文化中善的思想時,卻不能忽略2500多年前的道家學派。道家雖以探索宇宙本原之道為其哲學旨歸,但其最終落腳點仍然在人道上,在思考社會與人性的本質時,道家同樣是求善的,這一點在老子思想中有典型的體現。老子之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1.上善若水

宇南洞國小門前淵公手植榕已長成參天大樹 宇南洞國小門前淵公手植榕已長成參天大樹

對於善,《老子》第8章有一個總的看法:“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河上公章句》是這樣解釋“上善若水”的:“上善之人如水之性”。結合《老子》章旨與“河上注”可以看出,水針對道而言,水的品性幾近於道;善則是針對人來說的,個人體道,乃為上善。唐玄宗疏解此章時,曾指出“水之三能”:“水性甘涼,散灑一切,被其潤澤,蒙利則長,故云善利,此一能也。天下柔弱莫過於水,平可取法,清能鑒人,乘流值坎,與之委順,在人所引,嘗不競爭,此二能也。惡居下流,眾人恆趣,水則就卑受濁,處惡不辭,此三能也。”

注文闡明了水的三種品性及其作用:其一,水無所不在,滋潤萬物,一切物類皆賴水的潤澤而生長。其二,水以柔弱為品德,不與人爭,而是順隨引導,該流則流,當止則止,無所不可。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惡處下流,而水則處下不爭,居污不辱。水的品性,正與道的特點類似,所以老子以水喻道。而這個比喻的目的,則在於闡明上善之德。具體來說,乃有“七善”:

(1)居善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老子反之,認為人應該效法水的品性,處於卑下之地,低調生活。一味爭強好勝,不是好事。《老子》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江海正是因為處於低下的位置,反而成就了其浩瀚與博大,所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63章】。

(2)心善淵:淵,深也。人的內心要象水一樣深沉平靜。《老子》第15章曰:“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善於體道的人,其品性與水相似。

(3)與善仁。水善利萬物而不求回報, 也不去爭奪什麼, 最具有仁愛精神。

(4)言善信。即講求誠信。《老子》第81章曰:“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真實的話往往不動聽,漂亮的話往往多虛假,所以要善於鑑別,以誠信為上。

(5)正善治。為政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則做事。道的原則就是水的原則,也即無為的原則。

(6)事善能。做事有滴水穿石、以柔克剛的韌性,誠如《老子》第78章所言:“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7)動善時。水能方能圓,總是能夠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對方的狀況作出最恰當、最合理的調整,最能發揮所長。

從以上論述可知,老子所言之善,不僅包括“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的仁愛精神,也包括言必真實、善信不欺的誠信態度,還包括澄靜清虛的心境。同時,老子之善並非隨意的遷就、忍讓與施捨,而是講究原則與精神,那就是“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老子之善,與宋襄公式的仁義有很大的差別。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子思想中關於善的另一經典表述是:“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49章)一般來說,與善者相處較為容易做到,但要包容不善者,則很難,但老子認為,只有能夠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此點,確乃顯示出道家寬闊的胸懷。南宋呂知常注曰:“夫善否相非,誕信相譏,善與不善,信與不信,世俗之情,自為同異耳。故有好善之心者,聖人不違其性,輔之以上善,使必成其善。苟有不善者,亦因以善待之。善不善在彼,而吾所以善之者,未嘗渝也。百行無非善,而天下莫不服其化,德之厚矣。”【《道德經講義》第49章】道家主張善待天下所有人,善者使之更善,不善者使之得到感化而遷心為善,從而達到“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的理想狀態。“呂注”還強調了一點,只有世俗者才有善與不善之別,至於聖人本身之善是不會變化的,善與不善者均以善待之,這也是不會改變的。

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思想還反映出了道家的超越精神。如北宋王?注云:“善惡生乎妄見,妄見生乎自私。公於大道,則雖目睹善惡,而心無殊想矣。故聖人因世之情,強立毀譽,而心知善惡,本自非相,故不善之善,非憐而恕之,乃不覺有異也。忘善惡之實,真善也。”【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卷八)王?注】藉助於佛教的觀點來了解老子對待善的超然境界。善與不善都是出於名相的執著,聖人之心能夠超越名相與妄見,達到無心之境,從而實現“忘善惡之實”、超越善惡的真善。

3.以德報怨

依南洞國小舊址 依南洞國小舊址

與“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關,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憤上,老子主張“以德報怨”(第63章)。《老子》第79章指出:“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什麼是“和大怨”呢?河上注云:“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以相和報也。”這一解釋是可取的。而孔子所主張的“以直報怨”,其意正與“和大怨”相近。當然,在老子看來,這種“和報”怨憤的方式,必然損害人情,留下余怨,因而不可為善,所以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老子認為,對待怨憤的最好辦法是以德報怨,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

相對於孔子的以直報怨來說,老子的以德報怨更顯示出一種宗教式的情懷。這點恰在以後的道教教義中得以印證,如南朝道士顧歡在詮釋《老子》時發揮曰:“自然無情,以與善為常,司契之人,是道之所與也。然則此經所明,是自然之道,可以與善,不可示惡也。問曰:蓋聞常善救人,則善惡無棄,天道普慈,無物不育。善者己善,何須此與?惡者宜化,何為不示耶?答曰:道教真實,言無華綺。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而笑之。聞而勤行,以成其德,聞而大笑,只增其罪。故以道與善,成人之美也;不以示惡,不成人之惡也。”【《敦煌本老子道德經顧歡注》,《中華道藏》第10冊】天道以與善為常,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是老學之要義,也是道教的宗旨。應該看到,老子所倡導的以德報怨思想,實際上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其一,從道的層面來看,以德報怨即是道的體現,乃為大善。其二,從社會個人的角度看,以德報怨思想的重點在於為善去惡,而不是無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縱邪惡。

綜上所述,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以德報怨三個方面,實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反映了老子之善的主要內涵。老子論善,既體現出了中華文化中固有的為善、求善精神,同時又保持著道家特有的清醒與智慧。對道家關於善的思想的繼承與弘揚,將有助於矯正我們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偏頗之處,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三)包容

包容,字面解釋即寬容、容納。“草木有情皆長養,乾坤無地不包容。”這是說大自然的包容。可見,對於人而言,包容無處不在,包容必不可少。我想,包容的實質是“仁”,就是愛人,就是要用心去愛每一個人,這是大愛,也是淵公的傳家之寶。只是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被金錢沖昏了頭腦,因而只想到自己,學會了與人計較,自然也就沒有了包容,這是非常可怕的。包容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和諧,就是與萬物同生長,這需要更寬廣的心胸。

包容是一門學問,學會包容的人,就學會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了快樂。這門學問,是來自內心“慈悲喜舍、善良仁愛”的自然流露。

包容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你隨隨便便可以得到,可以捨棄的東西。它是一種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種善良的結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澱。

包容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華,讓你的心靈得到淨化。它是人修身養性的一本“真經”。

包容是一種境界,人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擁有博愛的情懷、博大的胸襟,還要有一份坦蕩、一種氣概。它是香蘭被人踩倒卻留香腳底的氣質。

包容是一種幸福,能夠包容別人是一種幸福,讓別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種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瑣事困擾中作繭自縛,更不能在無盡痛苦中渡過餘生。

包容是贏得朋友的保證。學會包容他人,也就學會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對自己有意無意的傷害,是讓人欽佩的氣概;包容他人曾經的過失,是對他人改過自新的最大鼓勵;包容他人對自己的敵視、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

包容是人生的財富。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同樣是一輩子,有的人在無盡的憤恨和埋怨中掙扎求生;有的人在快樂幸福中沐浴愛河。所以,包容別人的過失,包容眾生的錯誤,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萬事皆有因緣,緣生緣滅、緣來緣去。人生坎坷,豈能盡如人意?我們何必怨天尤人?何必痛苦煩惱?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世界上人物各異,好壞並存,我們又何苦去嘮叨世態炎涼、世風日下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萬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為何不以一顆火熱的包容之心,來體察它的另一面呢?儘管有人萬惡不赦,但請不要抱怨,好壞善惡,自有公論。

包容別人的過錯,不是欣賞別人的過錯,也不是成就別人去犯錯,鼓勵別人去犯錯,更不是對他的放縱,而是容忍別人的過錯,讓別人更好地改過自新;包容他人不等於放任其自流,那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一味地遷就、去寬容,就是溺愛,是害人之舉,若有人稱此為“包容”,那就是對“包容”的一種玷污和歪曲。

包容確實是一門精深的藝術,只有領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舉,才能真正擁有那份廣闊,那份坦然,那份自然的心胸,才能活出真正的人生。

包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代表了心靈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

包容是一種美德,凜然超然於狹隘、自私、固執之上,其昂然的姿態讓個性有缺陷的人望塵莫及。

包容是一份接納,海納百川,不計前嫌,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一切,只有能接納世界的人才能得到世界。

包容是一束鮮花,拋棄前仇舊恨,化解血雨腥風,一笑泯恩仇。

包容是一縷春風,真誠寬容別人的過錯,無需折磨自己來懲罰別人。坦然應對生命小舟中的每一個險灘,就會融化別人冷漠的冰雪,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

包容是坦然釋懷,放下一切。本無明鏡台,何處惹塵埃?放下,放下,再放下,把所有雜念置之度外,“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寬容是撐船的宰相肚量。

人總是對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目的是為了防止同樣的事件再度發生。但是,如果一直將過去的傷痛累加起來回味,那就永遠走不出陰霾,久而久之,人就會在淚水中掙扎渡日,心理也會日益狹隘起來。但,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和過去乾杯,切一方輕鬆蛋糕,煮幾壺真誠香醇的清茶,打開心靈這扇大門,包容一切,得饒人處且饒人,人的生活就會煥發出新的生機。

包容是愛過之後的感恩、理解。包容是心境相通之後的幸運、珍重。寬容別人的人是智者、仁者,被寬容的人是幸福者、幸運者。放眼世界,寬愛別人,就是寬愛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一味較真,往往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痴情者的哀鳴喚不回絕情者的回首,淡然傲然超然釋然,才不會有兩情糾纏不清,才不會痛並快樂著。

學會包容,學會感恩;學會求真,學會尚善。站在雲端,俯瞰塵世,把寬容這束鮮花撒向人間。這就是淵公校訓給我們的最好啟示。

創始人

何子淵 何子淵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辛亥革命元老,老革命家、教育家、實業家、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

1865年(清·同治3年) 1歲

1月23日(同治3年,農曆12月28日)子時,誕生於名門望族廣東省、興寧市、石馬鎮、星窩子--順裕廬。

1870年(清·同治8年) 6歲

3月,何子淵在何初桂創設的培蘭書室(私塾)接受啟蒙;熟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 “過目成誦,試輒冠軍”。

1876年(清·光緒2年) 12歲

何子淵參加科舉考試(童試),獲興寧第一名。10月,師從經學大師羅黼月,為入室弟子, 收為“頭徒”。

1880年(清·光緒6年) 16歲

何子淵參加嘉應州院試,獲甲等第一名,錄為廩繕生員(廩生),隨即赴興寧縣衙履職。與恩師辭行時,羅斧月感慨寄語:“東漢啊,東漢!知(智)而寡言,言必有中,可為吾師也!”

1883年(清·光緒9年) 19歲

何子淵“少年老成,辦事公道,文章·道德俱佳”升任督學,專職督導興寧全縣的教育工作。

1884年(清·光緒10年) 20歲

3月,何子淵從廣州出發,自費隨貨輪赴美遊歷、考察美歐基礎教育及茶葉貿易,同年歸國,矢志“教育革新,救國圖強”。攜回西洋掛鍾一座,歷久彌新。

1885年(清·光緒11年) 21歲

6月,何子淵在培蘭書室的基礎上,創辦第一所西式6年制“宇南洞國小”(位於石馬柳塘),自任校長(監督),並親自給學生授課,正式開始“教育革新”的全面探索。

1888年(清·光緒14年) 24歲

3月,由父親何暉吉(文秀才)出資,在“同仁私塾”的基礎上,創辦第二所西式六年制國小同仁學校,何子淵禮聘何賚卿(秀才)擔任校長,校門對聯“同人於野,仁者樂也”則由子淵請恩師羅黼月親自“操刀”( 羅斧月書法入木三分,有刀筆之稱)。

1896年(清·光緒22年) 32歲

1894年,清朝在“甲午海戰”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何子淵深感國力衰微,吏治腐敗。不久便委託蕭惠長等人跟惠、潮等地的反清組織洪門取得聯繫,旋經何裕古介紹秘密加入洪門,擁戴為嘉應州大佬,被同門中人尊為淵公。

在鼓吹新學的同時,何子淵加強在進步學生中宣傳革命思想,發展壯大反清革命組織。

1898年(清·光緒24年) 34歲

何子淵先後發展蕭惠長、何天炯、陳文友、何貫中等大批優秀學生加入洪門(當地叫三合會、三點會)。歷史學家羅師揚曾高度讚揚革命“同志”何子淵“積學通方,戊戌後,鼓吹新學尤力!”。

1901年(清·光緒27年) 37歲

何子淵與丘逢甲等人開始籌辦興民中學,並開展前期輿論宣傳發動工作。

1903年(清·光緒29年) 39歲

何子淵經兩年多的籌劃,與丘逢甲、蕭惠長等人創辦的梅州第一間中學“興民學堂”便於是年冬正式掛牌招生,丘逢甲被聘為首任校長,何子淵首任學監,“聚百里之志士,開風氣於一方”。

同年,何子淵慷慨解囊,奔走全縣發動何氏族人湊會集資,後吸納其他姓氏入會,全力支持學生何天炯東渡日本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至黃花崗起義爆發,利用“會款”盈餘資助,何子淵共送出20多位優秀學生赴日留學,其中有14人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走上了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道路。

1904年(清·光緒30年) 40歲

何子淵與陳少岳等人在石馬原鄉創辦“石馬兩等國小堂”(石馬中心國小),任董事會主席。

同年,何子淵與丘逢甲、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等人在石馬箭竹頂茶寮草堂籌劃潮州黃岡起義,次年以修築鐵路為名聚眾千餘,約期“舉事”,因主要領導人許雪秋內部管理不嚴,疏於防範,訊息泄漏而招致失敗。(史稱第一次黃岡起義)

1905年(清·光緒31年) 41歲

何子淵送六弟何貫中到“廣東陸軍國小堂”深造,為革命培養、儲備人才。是年8月,同盟會在東京成立,淵公經學生何天炯介紹入會。

1906年(清·光緒32年) 42歲

何子淵與蕭惠長等人創辦興寧縣立中學(興寧一中),親擔首任學監(督學),任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謝逸橋為代理主盟人)。是年初,主盟蕭惠長、張花谷、張百川等8人加入同盟會,龍川主盟人則由蕭惠長擔任。

自此,興寧一中便成為同盟會宣傳民主共和思想的首要陣地,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搖籃。

同年春節,何子淵將回家探親,正在“廣東陸軍國小堂”念書的六弟何貫中吸納進同盟會,並親自主盟,在興寧學宮舉行隆重莊嚴的入盟儀式;淵公“切肉連皮,兄弟同盟”的義舉在嘉應州同盟會員中一時傳為佳話。原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上將直至20世紀60年代中,跟孫中山副官張猛(少將)閒聊時仍念念不忘這段陳年往事,感慨系之。

不久, 何貫中又將“廣東陸小”志同道合的同學韓鋒等人介紹加入同盟會。

1907年(清·光緒33年) 43歲

5月22日,由孫中山指派許雪秋及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人領導發動的潮州黃岡起義爆發,因寡不敵眾,力戰6日而敗。27日下午,起義軍宣布解散,總指揮陳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起義軍解散後,嘉應州同盟會骨幹全部安全轉移至興梅交界的箭竹頂茶場避難。

1908年(清·光緒34年) 44歲

07年5月第二次黃岡起義失敗後,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張花谷、姚雨平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頂”茶場達半年有餘。

同年夏初,丘逢甲為了營救革命同志多次來到石馬順裕廬及“箭竹頂”茶場商討營救對策和下一步行動方案,後遇險黨人在何子淵、丘逢甲的疏通,擔保之下得以脫險。

1909年(清·宣統元年) 45歲

何子淵任興民學堂董事長兼學監,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工作: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和課程總表,並在《興民師生操行規範》裡面首次將學生對先生的稱謂改稱為“老師”,老師對學生的稱謂改稱為“同學”。

同年6月,時任平遠縣國小教員姚竹英為籌措革命活動經費系獄,株及興民學堂監督蕭惠長、何子淵、教員張花谷及嘉應教育界人士多人,全州震動,州屬七八十座學校師生聯合罷課。

事息,何子淵親自組織興寧紳學界人士在縣城舉行歡迎蕭惠長歸來的盛大集會,並發表演講。

同年底,為迎接革命高潮到來,何子淵與邑賢蕭惠長、張花谷及梅州江柏堅等10餘人商定向外僑借槍,準備在梅州揭旗起義。後因泄密而遭致失敗,撤退時何子淵冒險殿後掩護,險遭不測;未幾,安全轉入“地下活動”。

1910年(清·宣統2年) 46歲

何子淵、蕭惠長、江柏堅、姚雨平等人不甘心黃岡起義之失敗,不久又與廣東興寧石馬人氏,同盟會領導人何天翰、何天炯等同志積極籌款,購買槍枝彈藥,參與籌劃惠州和廣州黃花崗起義。

1911年(清·宣統3年) 47歲

3月上旬,嘉應州同盟會領導人何子淵特指派石馬刁田村的洪門兄弟陳文友(同盟會員、印尼華僑)配合何天炯、黃興的工作,並負責和羅熾揚、嚴德明等人從香港運帶駁殼槍18支、無煙槍17支,還有九響槍和彈藥一批回惠州,擬在惠城起義,不料商船在大亞灣澳頭靠岸時,遭巡邏清兵搜查,陳文友等人當場被捕,羅熾揚乘機逃脫。身份爆露後,嚴德明用革命大義說服士兵,兵勇們都尊稱他們叫“革命先生”,戒備隨之鬆懈,嚴德明乘夜色逃脫,陳文友被嚴密遞解惠州。

案發後,同黨嚴確廷偕惠州中學學生楊瑞廷馳往營救未遂。駐惠的廣東陸路提督秦炳直憑直覺發現革命黨人起事在即,遂密令捕獲嚴確廷,隨後專船押解陳文友、嚴確廷到廣州,密囚於南海監獄。

3月29日,黃花崗起義爆發,黃興等革命同志圍攻督署事敗,文友聞之,在獄中連聲哀嘆:“同胞可憐、同胞可憐……”獄卒聞之應曰:“是誠可謂不畏死者也!”第二天,遂被斬於監獄門外。

烈士陳文友、嚴確廷遺骸和“三·二九”死難烈士遺骸一同堆放於咨議局門前,後由潘達微收葬於黃花崗。1919年,審定七十二烈士第一批為56人,1922年,審定第二批為16人,1932年,審定陳文友等烈士13人,另立一碑,碑文為胡漢民所書。

1912 (中華民國元年) 48歲

何子淵與張花谷、蕭惠長等人組織民軍光復興寧,何子淵被剛成立的議會政府舉為代議長,同年底議會正式選舉時被公推為議長,先後提出振興山林、開辦實業、禁鴉片、禁賭博等重大方案,並得以實施。

同年春,何子淵攜兩箱上等箭竹頂茶趕赴南京,在北伐軍第二十二步兵師八十七團第三營營長六弟何貫中陪同下晉見剛卸任臨時大總統職位,正在籌劃實業建國的孫中山,賓主相見,感慨良多,合影題詩留念。

孫中山以簽名照片贈與何貫中,勉勵“貫中老弟”回軍校後(保定軍校)練好殺敵本領,繼續為國效力。

1914年 50歲

10月,何子淵、蕭惠長、張花谷等人回響孫中山的討袁號召,組織討袁軍;事泄,蕭、張被迫出走南洋,何子淵則繼續留守興寧與袁氏爪牙龍濟光周旋。

1917 53

9月,中華民國軍政府成立後,何子淵奉孫中山電召赴穗,臨危受命回梅州籌組“琯坑鎢礦”,經興梅兩縣縣長保舉,擔任董事長,憑自己在當地的崇高威望,成功解除了兩縣多年的山林糾紛。

1918 54

2月初,由何子淵擔任董事長的中國第一家地方國營股份制大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琯坑鎢礦正式掛牌營業。自此,礦產開發的盈餘便源源不斷輸進國民政府的財政系統。

1920 56

廣州軍政府成立後,孫中山成立援閩粵軍,何子淵被任命為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員,“參與咨議軍事”。因桂系軍閥多方制肘,軍政府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不久,孫中山便授意援閩粵軍回師平叛。在何子淵等黨國元老多方斡旋下,粵軍獨立營營長何貫中、參謀長鄧仲元等將領便揮師回粵,一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先後拿下潮州、汕頭等戰略要地。不料在惠州淡水與桂軍莫榮新部激戰時,被桂軍重重包圍,何貫中身負重傷犧牲,鄧仲元隻身脫險。隨後桂軍將何貫中烈士薄葬廣州北郊。

1921 57

孫中山追授何貫中為上校團長,奉孫中山命何子淵將六弟貫中棺槨遷至廣州東門外二望岡陸軍忠烈祠對面浸水山,坐亥向巳之原安葬(即粵軍第一師陵園——銀河公墓現址)。原粵軍總司令部秘書兼稽勛局文牘主任羅師揚特為民主革命先驅何貫中作傳並題寫碑文。

同年,何子淵在廣州向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匯報工作,先生有感於淵公母親陳太夫人財丁興旺(7子11女),蘭桂齊芳,遂口占一聯,即席揮毫:“添歲又添丁,幾度酒杯傳酒令;有燈兼有月,十分春色鬧春宵!”以助雅興,並授意于右任作成條幅相贈。

1925 61

是年春,為平息陳炯明殘部的串擾,東征軍光復興寧之時,何子淵董事長與羅師揚縣長帶糧、帶物和款項慰問張發奎、蔣光鼐等東征軍全體將士,兩天內為東征軍籌募到20000大洋現款和大批軍餉、物資。並陪同蔣中正、周恩來四處演講,宣傳革命,點燃革命火種。

1926 62

因何子淵在興梅地區德高望重,是處理重大民事糾紛的不二人選。所以,但凡重大族姓“斗殺”,當事雙方均指名道姓要子淵公調停。

如:1926年春,興寧崗背鍾劉兩姓大規模“斗殺”,獲何子淵擺平。下半年,永和何羅“斗殺”,死了3人,何子淵冒險獨自親赴火線,事件終獲平息。

1927年 63歲

8月底9月初,在中共廣東興寧特支的組織領導下,興寧縣湖尾鄉等地義勇軍100多人發動起義,多次攻城不克。9月3日,卒在興寧縣立中學(興寧一中)校領導何子淵的默許,及一中進步師生的支持配合下,成功攻破城池,史稱“興寧起義”。此次起義,促進了興寧各區鄉武裝鬥爭的發展,建立了工農紅軍隊伍,為爾後建立的五興龍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8年 64歲

興寧人民為了紀念、表彰何子淵的功績,由張英、羅幼山等人牽頭,民眾自發集資,在縣城小筆門、沙前宮附近,即現在“和山岩”前面,興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橋樑,並勒石命名為“東漢橋”,以資紀念。直至上世紀60年代末,“農業學大寨”時,這座堅固的水泥橋仍在發揮它無可替代的作用,整天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據說後因擴路需要而拆毀。

1931 67

何子淵自籌資金,在興城至石馬的必經之路,即石馬“八仙亭”前面轉彎,靠“角羅徑”的小河上修築了一座三合土、磚石混合結構的橋樑,當地人亦將它命名為“東漢橋”,並勒石紀念。

1936 72

何子淵開始撰寫《宋元明史概論》《中華教育史》,並整理自己的詩詞文稿合六卷,擬定名《東漢文存》。

1938 74

《東漢文存》定稿,無奈世事難料,被經年戰亂所阻,一直未能付梓,遷延耽宕至1950年代初,“土改”時遭焚毀散佚,空留余憾,徒嘆奈何。

1939 75

是年冬,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上將特以“五代同堂” 花梨原木大匾相贈,並親派副官押送至光裕廬“面呈子淵公,收執後歸隊復命”。

1940 76

因何子淵與時任興寧縣長溫克威交厚,遂力促溫縣長多方籌款,從速修繕被日寇炸毀的興民中學南院北樓、大成殿、尊經閣等多處古建築,同年恢復臻美。

1941 年(中華民國29 年) 77

何子淵退休鄉居,於8月18日(農曆6月26日)辰時逝世,享年77歲。興寧縣政府特增發8·6兩白銀撫恤金;溫克威縣長親自主持葬禮,盛況空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