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作品曾獲“首屆淮河杯全國書畫印大展賽”一等獎、“慶祝中國工會成立70周年全國書畫攝影大展”特等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5周年海內外書畫大賽(國際展)”銀獎、“三龍杯全國書畫大獎賽”二等獎等數十項全國大獎,作品還被中國紅軍紀念館、中國石書藝術館永久珍藏,被《中國當代書畫家名典》《中國當代詩書畫印精品》等大型辭書收錄。1998年應邀出席中國(南京)現代書法戰略研討會。
文字評論
生活花兒處處開
——讀楊福成《表妹花兒幾時開》
作者:漢字森林

《表妹花兒幾時開》里,一篇篇雜文,一個個小品,都是楊福成先生在為公民畫像,是用筆,也是用心。畫像里有舉世聞名的大人物,也有無名無姓的苦孩子。看罷那一幅幅或工筆細描或粗筆勾勒的畫像,我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有對“蛀蟲”的憤恨,有對“苦妮”的憐憫,有對“二舅”的同情,有對莫小米的欽佩,有對李山的“碗”的感動,有對雞肝鄉長的厭憎……
在《表妹花兒幾時開》睿智、深刻而又平易的文字里,有對人生的親證,有對社會的透析,有對世相的闡釋,有對人性的演繹,有對靈魂的反思……我用心讀著一篇篇深邃的文字,認識著社會,咀嚼著生活,透視著人生,感悟著人性……
書法評論
文人心境詩者情懷
——記青年書法家楊福成
馬全甫

一、人,沉靜、好義、硬氣
“路遙知馬力”,積澱久了你才知道:福成是個才氣豐盈的傢伙,他的才氣集中體現在兩塊——書法和文章。只是,性格的原因,福成太內秀,太收斂,太沉靜,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不應酬就不應酬,得點空閒就啃書、寫字、碼文章。
這樣沉靜的福成,也有行俠仗義的時刻。十年前,他曾經與朋友在泉城街頭看到地痞欺負賣山貨的村婦,不顧及自己的身單力薄毅然出手相幫,結果救出了弱者而傷及了自身。躺進醫院的病房,朋友們來看卻絲毫沒有後悔的意思。他語調不高地嚷,“是的,一定要幫的。下一次,還這樣……”瞧瞧,這就是義氣和硬氣。某次,涉及某地百姓喊冤上訪的某件事,福成約了幾位媒體記者採訪,被當地所謂執法部門的相關人員攔截阻撓,皮衣都被撕開了大口子。回來後,依然聯合正義的媒體力量,呼籲給民眾以公正和公道。結果,真真就幫人完成了願望,受到很多平頭百姓的感激。“皮衣也沒有什麼好可惜,不公正就要幫幫的,要不然誰來管……”福成的話平平淡淡,想想也是,都因為人微言輕,沒有人出手,那么整個社會的“大義”又從那裡產生呢?
二、文,情真、筆辣、心酸

國外短篇小說之王,有法國的莫泊桑和俄羅斯的契柯夫,他們之所以揚名立萬、成名留史,其描繪的犀利、思想的灼熱、揭露的深刻,自不待言;情之切、愛之迫,更毋庸諱言。中國,古人有蒲松齡近代有魯迅,寫的每一篇文字無論字數多少,都是思想深刻到骨子裡的犀利妙筆。當代文壇,中原有賈平凹、西南有魏明倫,不論怪才或是鬼才,都是大才奇才。要說福成,與當代文壇大腕相比,尚屬待字閨中的晚輩佳麗。就像賈平凹當年中學畢業掙不了滿工分發愁一樣,也如魏明倫九歲登台在小川劇團坎坷討生活一般,他們的身材都比較矮小,然而誰能否認他們的思想和才華是那樣的神采飄逸和風流倜儻。福成個子也不高,隨便扔到人堆里,保準半天扒拉不著。福成現在的生活也很平淡清苦,相仿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所撰一聯“惡衣惡食詩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我對“文章憎命達”也向來持一致的看法。但是,他的文學才華或快或慢,終將脫穎而出。
三、字,稚拙、質樸、凌厲



書法,寫就的是筆墨線條,表達的是思想意識,流傳的是人文素養。沒有根基和傳統的書學,無論怎么鋪排和營造,也沒有厚重的文化體量。失卻創新和個性的書道,無論如何造作和誇張,也不會具有傳世的生命理由。
從上述的種種來看“書法”,我比較看重我的兄弟楊福成。

率性寫真 我自為我
——楊福成的書法藝術評
劉靜逸(資深藝術批評家、泰安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喜歡福 成君的書法,亦如喜歡他的人一樣。對於某人、某物的喜歡絕不僅是因為熟悉而已,而定是某人、某物富有吸引你的個性和感染力,這種個性和感染力一下子就能讓人記住,福成君的書法作品中所散發出的那種率真的個性和鮮明的自我意識常常令我感動並難忘。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論書法道:“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福成君書如其人,我自認為其言不虛。福成君其學從藝,讀書甚多,涉獵廣泛,學識豐富,修養頗高;其書法信筆書寫,拙樸有致,富含文人意趣,韻味悠深;其才情聰敏,所寫時文辛辣幽默,針砭時弊,仗義直言;其志高潔,做人坦蕩,行事磊落。因此福成君深諳人品、文品、書品相通之理。
福成君的書法作品中,總是涌動著一種生命鮮活的情調,每次品閱總有一種心靈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感悟,讓我長久不能平靜。面對靈動、跳躍的筆墨線條我們常常能感到一種自我情緒的張力在涌動,透過這種表象的感覺,我們體悟到的是沉鬱在作品中的那種自我生命狀態的真實觀照,這種真實是福成君書法作品中最自我的情感表現和個性流露。莊子曰“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最真實的藝術也是最動人的藝術,藝術一旦脫離了真實的情感表達,那藝術就沒有了生命力和生動性。無疑,福成君的書法作品旨在把自己最深層、最真實的生命情感狀態表達出來,把“書寫”的過程變成了一種“抒寫”渴望。因此每一幅書法作品便都是真實的生命律動和激情表達。

常有書者言必稱“某家”,下筆必學“某派”、“某體”,我常不以為然。我自認為書法藝術樣式更多的是表現一種形而上的自我心意表現,絕非計較於一筆一划的技術展現。宋人沈括也曾在《夢溪筆談》中說道:“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正是此理。福成君的書法作品源於一種心靈上的創造,蓋意大於形,從不拘泥古法、規矩的束縛,而是以情運筆,以心抒寫,我自為我。但是不拘古法,並不是完全捨棄古法,隨意塗鴉。我們也不難從福成君的書法作品中看到魏碑的筆意和漢簡的韻味,從而我們可以看出福成君對於古蹟傳統精神的心靈意會和內在變化運用。
書寫自我,表現本真,富含意韻、追求品質,成為福成君書法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同時又是落腳點。正因如此,在福成君的書法作品中充分把“書意”和“文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書寫的文句詩聯多為隨興自擬,或沉鬱、或豪放、或輕靈、或厚重都是自我性情的真實宣洩,在筆墨的縱橫塗抹中得到了盡情淋漓的表現,書意凸顯文意,文意比照書意,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使書法成為了自我心像的表述和傳達。另外福成君在自己的書法藝術創作中也融入了一些現代書法的表現方式和技巧,增強了其書法作品的現代感和藝術表現力,這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福成君業為編輯、記者,非職業書家,但對於書法浸淫多年,妙悟其道,得意其中,收穫頗多,我們期待著他能在將來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書法作品和新的書法成就。
長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楊福成:男,1958年11月出生,浙江長興人,漢族,大專,1976年12月參加工作,1983年12月入黨。
現任職務:長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工作簡歷:
1976.12 ----1986.10 部隊服役,任戰士、參謀;
1986.10 ----1997.05 縣人大辦公室科員、副主任、主任;
1997.05 ----2001.07 李家巷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2001.07 ----2003.03 縣委統戰部部長;
2003.03 ----2003.11 縣政協副主席、縣委統戰部部長;
2003.11 ----2007.01 縣委常委、縣政協副主席、縣委統戰部部長;
2007.01 ---- 長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