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千

楊樹千,亦名先橘,祖籍湖北宜都,幼居武漢。系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之孫。1912年考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5年畢業。

(1893~1972)
楊樹千,亦名先橘。祖籍湖北宜都,幼居武漢。系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之孫。1912年考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5年畢業。又拜名醫丁甘仁為師,出師後任上海廣益中醫院醫師。1925年回漢,在武昌斗級營開設楊樹千醫寓,主內科,同時執教於湖北中醫專門學校。1928年被選為武昌中醫公會執行委員、武昌公安局和漢口公安局中醫考試委員。1929年2月,為反對國民政府衛生部“廢止中醫中藥”案,被推選為湖北代表,與范筱村、張丹樵、曾少達等人赴南京請願。1930年任湖北國醫分館董事會董事。1938年返宜都繼續行醫,不久回漢,在滿春路掛牌應診。1945年任漢口中醫公會執行委員。武漢解放以後,歷任武漢市衛生局中醫考試委員、中醫聯合會及衛生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中醫藥學會副主任、武漢市中醫進修學校副校長等職。1955年當選為武漢市政協常委、江漢區人民委員會委員。同年調中國中醫研究院任中醫研究班副主任並擔任中藥劑學、內科學的教學工作。
1956年參加中國農工民主黨。學術上崇尚時方和溫病學派的經驗,臨床上既規矩於繩墨,又不抱殘守缺。認為病常複雜多變,醫勿為症所惑;辨證論治,必以主症主脈,找出癥結所在,使之牽一動百,一解百解;因季之冬夏、地之高下、氣之燥濕、人之老幼、病之表里、新久各異,法亦隨之而異,切不可以一方一藥治多變之疾。用藥穩健精煉,尤諳《本草》及古今方劑,融時方與經方於一體,化裁加減極為靈活,君、臣、佐、使,配伍明晰,常有事半功倍之效。反對濫用補藥,縱使非用不可者,亦主張應遵“滋中微散,則補不呆滯;散中有補,則散不傷陰”的原則。主張大苦大寒、辛溫燥烈之藥慎用或少用,必用者當分清虛實、寒熱而決定孰多孰少。對溫熱病傷津者,喜用鮮石斛、鮮生地、鮮蘆根之屬。曾主編《中藥學簡編》,寫有《傷寒選錄》、《金匱選錄》、《溫病選錄》、《中醫診斷學講義》、《喉科概要》等多種臨床專著,以及介紹丁甘仁治療喉疾經驗的論文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