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根腐病

危害特點

楊梅根腐病是楊梅生產中一種較難防治的病害,該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對楊梅生產危害很大。植株被害後在短時間內葉片萎蔫,大量落葉,根系變褐腐爛,1~2年內樹體衰退枯死。
具體有兩種類型:①急性青枯型。病樹初期症狀不甚明顯,僅在樹體枯死前兩個月有所表現。主要是葉色褪綠、失去光澤,樹冠基部部分葉片變褐脫落。如遇高溫天氣,樹冠頂部部分枝梢出現失水萎蔫,但次日清晨又能恢復。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果後,如氣溫劇升,常會引發樹體急速枯死。枯死的病樹葉色淡綠,並陸續變紅褐色脫落,偶剩少量綠色枯葉,但翌年不能萌芽生長。②慢性衰亡型。發病初期,樹冠春梢抽生正常,而秋梢很少抽生或不抽生,地下部根系鬚根及根瘤較少,逐漸變褐腐爛。後期病情加劇,葉片變小,樹冠下部葉大量脫落,在落葉的枝梢上常有簇生的盲芽。在高溫乾旱季節的中午,樹冠頂部枝梢呈萎蔫狀,最後葉片逐漸變紅褐色而乾枯脫落,枝梢枯死,樹體有半株枯死或全株枯死。

發病規律

該病先從楊梅根群的鬚根上發生,後向側根、根頸及主幹擴展蔓延。在病根的橫斷面上可見兩個褐色壞死環,即為根的形成層和木質部維管束變褐壞死的環,最後導致樹體衰敗直至枯死。其中急性青枯型主要發生在10~30年生的盛果樹上,占枯死樹的70%左右;慢性衰亡型主要發生在衰老樹上,從出現病症到全樹枯死,需3~4年。據調查,該病的發生與栽培管理無相關性,管理精細、生長茂盛的楊梅樹也同樣患病死亡。

植保方案

(1)加強園地管理與肥培,增施有機肥料與鉀肥,增強樹勢,控制負載量,提高抗病能力。
(2)改善土壤質地,適當增加沙礫土,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通透性。做到乾旱灌水,雨季排水,防止積水。
(3)及時挖除病株並集中燒毀,減少病原。
(4)病害發生嚴重的園地,應先耙開土壤,剪除病根,撒上生石灰,

生物防治

1.灌根:在早春和夏末進行扒土晾根,刮治病部或截除病根,然後使用《青枯立克》300倍液+《海藻生根劑——根基寶》300倍液稀釋進行灌根,小樹1株灌15—20斤,大樹1株灌30—50斤。
2.葉面噴施《中藥葉面肥——沃豐素》:每350Ml沃豐素兌水400—500斤,進行葉面噴霧,使用時間及次數:謝花後連噴2次,果實迅速膨大期7月上中旬噴1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