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1999年,楊振強懷著為家鄉乾點事的熱望,跳出農門又跳回農門的楊振強,用做生意賺到的80萬元買下了賀蘭山東麓崇崗鎮境內3000多畝沙丘荒地的使用權,又投入近200萬元對這片荒地進行改造,開始了他拓荒的征程。
當年春天,楊振強雇用推土機推掉了一個又一個沙丘,填平了一個又一個凹地,開挖了一條又一條溝渠。在一個春季里,他讓沉睡了數千年的荒沙灘變得條田成形,溝渠路配套,一個符合現代農業機械化耕作的農場初具規模。楊振強對前景充滿了憧憬。
然而,秋季的一場山洪沖走了他春天播下的全部希望,剛剛修好的溝、渠、路、水利設施以及初具雛形的條田,都不同程度地被洪水沖壞,損失慘重。洪水沒有使楊振強退卻。他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修復,並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種植了大量的牧草,固沙、防洪。
第二年,楊振強又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農機具、種子和化肥,在開發出的土地上種植了上千畝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看著連片綠油油的麥苗,楊振強內心充滿了豐收的希望。但2002年春天的一場前所未有的沙塵暴又一次使他的希望遭受重創,1000多畝剛剛發芽生根的小麥被狂虐的大風颳裸了根系,根枯芽死,全部絕產。
在隨後的幾年中,他克服了資金不足等種種困難,使農場規模逐步擴大,昔日的荒沙灘變成了綠樹成蔭、草茂糧豐的寶地。2000年至2003年,區、市、縣先後把德援和日援生態建設工程項目安排在他的墾荒地上,並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更增強了楊振強創業的信心,他加大資金投入,先後購置了拖拉機、播種機等10多部先進的農業機械,農場全部實行了機械化耕作。經過幾年的經營與發展,農場糧食和牧草的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多畝,年產乾苜蓿800多噸,糧食400多噸,種植樹木超過8萬株。
社會評價
楊振強的拓荒精神和經營業績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讚譽。2003年11月1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到德政牧業有限公司參觀考察,高度評價了他的創業精神和業績,並鼓勵他向更高的層次發展。2004年8月,“全國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現場會在他的公司召開,科技部領導對他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成績面前,楊振強並沒有停滯不前,他計畫與當地的乳品加工企業合作,興建一座飼養量達1000頭的奶牛場,以零租金的方式引導農民進入園區,解決農民有錢建圈沒錢買牛、有錢買牛無處售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