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楊憲金 ,1947年6月生於山東省肥城市桃園鎮,1964年進入中南海警衛團,畢業於解放軍防化指揮學院。先後任曾任中央警衛局助理員、科長,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現為中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墨研究院院長、中國楹聯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
人物生平
1964年,18歲的楊憲金 走進中南海,成為一名警衛戰士,但拿槍的手,始終沒有荒廢握筆馳騁 “宣紙沙場”。1980年,楊憲金被任命為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大型精裝畫冊《中南海珍藏書畫集》,讓偉人故居與中南海所珍藏的稀世名畫面世,廣受好評。之後,他又策劃主編了《中南海風光》、《毛澤東故居藏畫》等精品掛曆,發行量突破500萬冊。 1992年,楊憲金受命籌建西苑出版社,先後策劃主編了《中南海珍藏書法集》、《毛澤東手書真跡》等,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離職後,楊憲金握筆的手恰如戰馬飛馳,漸入佳境。長達40年的紅牆生涯,讓楊憲金耳濡目染偉人的人格魅力、精神氣度,漸漸融化到人生理想的塑造修煉中去;由於職業關係,楊憲金有幸目睹大量偉人手跡和歷代書畫名品,他還與眾多老一輩書畫大家多有交往,有幸當面觀摩大師的現場手書;在書法學習中,楊憲金從“二王”入手,繼而苦研米芾、王鐸、傅山數十年,終於博採眾長,創造出風檣陣馬、筆走龍蛇、氣勢恢宏的藝術風格。季羨林先生生前看了楊憲金的作品後,還於病榻上為其題詞“楊憲金書法藝術”,並稱讚他的詩歌、楹聯創作質樸無華、造語典雅,書法風格厚重大氣、古樸雄強,走的是一條先從法入、後由法出的藝術研修之路。馮驥才先生也讚嘆楊憲金行草狂放而不粗野、雄奇而不怪誕,筆法縱斂適宜、剛柔相濟,堪稱字如其人。中國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認為楊憲金有豪放、儒雅和淡泊自守的品格,還為楊憲金撰寫了書齋名“律己齋”。
楊憲金認為,一個書法家最重要的是人品、文品、藝品三個方面,創作詩歌、楹聯和書法,其實就是把自己多年來的所學奉獻給社會,藝術最重要的是要為大眾服務。
相關文章
王克煜撰寫《花開西苑 》,發表於發表於2008年3月26日《泰安日報》,後各家媒體轉載。原文如下:
花開西苑
——訪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西苑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楊憲金
伴著醉人的花香,北京大學的陳先生帶著一本40年前的舊日記,匆匆趕往泰城造訪家父。為的是給父親的學生楊憲金撰寫回憶錄。原來楊先生早已花開西苑,功成名就了。記者進京公幹,專程採訪了楊憲金先生。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桃花開了千年,春風吹了千年,淡黃的書頁中依然匆匆行走著那個趕考的才子。楊憲金作為肥城桃園一個土生土長的學子,離開家鄉40多年,先後擔任中央警衛局助理員、科長,西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中南海畫冊 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院長。但是,純樸、善良、正直、勤勞的秉性依然沒有改變。初見楊憲金,仍能感到這種質樸之風。從他身上散發出來的天然親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感情距離。
1964年冬,18歲的楊憲金穿上綠色軍裝,走進中南海,成為一名警衛戰士,這無疑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當時,楊憲金雖然沒有什麼遠大抱負,但內心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大事小事都要乾出個“樣兒”來!中央警衛部隊的訓練,僅僅用“艱苦”、“嚴格”來形容是不夠的。因為它還包含體力和耐力之外的許多因素,如心理素質、品德修養、智力程度、文化知識水平,以及必須擺在首位的政治覺悟等等。楊憲金在訓練中經歷了多少磨難,付出了多少代價,無須多著筆墨。楊憲金在當年的新兵技能比賽中摘取了全團的桂冠!
在中南海的日日夜夜,楊憲金接觸到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目睹了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本色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親身感受到他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有的老前輩每天早晨5點多鐘就起床,清掃環境衛生,親自打掃廁所……而使楊憲金思想認識得以升華的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偉人的直接影響。楊憲金說,周總理乘車出行,總是叮嚀司機一定要模範遵守交通規則,如果發現占了別人的車道,便會及時提醒司機,不要搶道行駛。有一次,周總理進中南海西門,被一個不太熟悉他車號的新警衛戰士擋住了,很有禮貌地想詢問。幸虧領班及時發現,立即放行了。周總理到了辦公室,很快就給值班室打電話,表揚了這個戰士。
楊憲金生命的黃金時段,受到了最純正的政治塑造,從而奠定了他確立人生觀的基礎,也是他事業成功的基礎。1980年,為慶祝建黨60周年,根據中央領導指示,要編輯出版《中南海畫冊》,楊憲金有幸被選中。此時,他已經是有近20年軍齡的師級軍官了。很快,楊憲金被任命為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他沒有辜負領導的期望和讀者的寄託,策劃主編的大型精裝畫冊《中南海珍藏書畫集》,讓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偉人的故居和中南海所珍藏稀世名畫面世,受到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好評。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將之作為贈送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國際友人的珍貴禮品。他策劃主編了《中南海風光》、《毛澤東故居藏畫》、《周恩來總理藏畫》、《中南海藏畫》、《毛澤東詩意畫》、《毛澤東手書》、《開國元勛》、《元帥》等一系列近20種精品掛曆,發行量突破500萬冊。
1992年,楊憲金受命籌建西苑出版社,這是一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主管的中央級出版社。1993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准成立西苑出版社,楊憲金出任社長兼總編輯,同時仍兼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這對於楊憲金來說,是考驗,是挑戰,是責任,是激勵,更是一個展示身手的大舞台。他先後策劃主編了系列精裝畫集《中南海珍藏書法集》、《中國傳世名畫》、《世界傳世名畫》、《毛澤東手書真跡》、《山東濰坊風箏全集》、《楊家埠年畫全集》等。其中《平凡與偉大——毛澤東中南海遺物軼事》,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價值,成為許多外國元首和國際友人公認的搶手藏品。出版的《科技興神州》、《走向新世紀》、《海外赤子情》等被列入中宣部、國家教委等五部委推薦的百種愛國主義教育圖書,向全國發行。楊憲金領導的西苑出版社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有創出一番新天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雙獲得大豐收。
桃花有情,流水有意,楊憲金更鐘情家鄉的山山水水。時間沒有讓他淡忘家鄉的記憶,即將離任的楊憲金深情地說:“人要不斷地有所追求。我雖然現在年齡大了,可無時不想為家鄉做些事情。”這種想法,驅使著他不停地往返家鄉和京城之間。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蔣大為的歌聲餘音繞樑,又迴響在耳邊。 (記者王克煜)
百家評價
2009年楊憲金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百家評價題辭:
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
【題辭】楊憲金書法藝術
【解析】我同楊憲金先生相交數年,對他的工作、人品有所了解。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憲金的詩聯、書法有規矩、有法則,書寫有方法、有技巧。規矩、法則就是要效仿前人。書法就要學,學習它的法,認識、理解、掌握書之法則,能遵守、效法,才能學好書法。正因如此,憲金的書法才會有進步、才會有今天的成績。憲金的書法大氣磅礴、氣質古樸,底蘊深厚,自家風格已經初步形成。
張萬年(原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題辭】軍魂
【解析】楊憲金17歲穿上軍裝走進中南海,成了一名警衛戰士,目睹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本色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感受到他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高貴品格。憲金一直以此為準則,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書法藝術上,他都嚴格要求自己,把部隊中的嚴謹作風沿襲到各個方面,也成了他事業成功的基礎。在軍隊中鑄成的品格,體現在了他的藝術之中。
馮驥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
【題辭】古樸筆風抒泰岳 豪情無限注晚晴
【解析】我和憲金老弟相識十幾年,最初是在出版界合作,後來又在書畫上志同道合,還一起舉辦過書法展覽。憲金生於泰山西麓的桃鄉肥城,齊魯文化的浸潤使得他自幼嗜讀詩文,有著較深的傳統書法根基,其行草書狂放而不粗野,雄奇而不怪誕,筆法縱斂適宜,剛柔相濟,結構錯落有致,正欹相生。這次的展覽用古樸的筆風抒發了對泰山的讚美之情,毫不吝嗇對泰山之景、之人文的讚嘆。憲金已到六十花甲,他在書法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寬,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在書法事業上,以極大的精力致力於傳承水墨藝術,弘揚中華水墨藝術,水墨藝術已經成為憲金一生不捨的追求。
歐陽中石(全國政協常委,著名書法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題辭】取之有道
律己齋
【解析】縱觀我同鄉楊憲金先生的書法,我想說的第一句話是“取之有道”。他的書法師法古帖,主要效法二王,苦研米芾。在此基礎上,廣涉博取,融會諸體,舍二王之姿媚而取其雄強,創造出縱橫舒展、雄峙厚重的新書風。其書法縱於行而斂於草,用筆穩重沉著,點畫瘦勁勻稱,結字工整緊密,體勢俊巧古雅。尤其是行草的書寫,多融入米芾和清人草書之法,行筆迅疾,又收放自若,點畫粗細頓挫,結體錯落有致,布局亦甚巧妙。整體風格於流美中見生拙,沉穩中見硬倔。想說的第二句話就是他做人做事一直“律己”。楊先生在幾十年的中南海軍政及文化藝術生涯中,謹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誨,嚴於律己,用嚴肅的態度和嚴格的標準約束自己。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他總是以此為準則,幾十年如一日地奉行。因此,我為他題寫了“律己齋”以鼓勵之。
蘇士澍(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社長,中國書協副主席):
【題辭】書融古法生新意 詩詠泰山呈大觀
【解析】我和楊憲金先生因為工作合作而相識,很自然地成了朋友。楊先生浸潤於齊魯文化,自幼嗜讀詩文,之後又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文化薰陶,使他的詩聯創作融匯諸家的風采,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他的詠泰山自撰詩聯作品洋洋灑灑,極具賞讀性。他的書法在創作上繼承傳統,而又自創新意。在字法結構上,多取法二王;線上條上,間以篆書線質入書,但又注意行筆中線條內在的輕微變化,取其靜穆、質樸;在筆法上,不拘泥於傳統帖學的起筆、收筆,少跳躍和跌宕,強調書意性,取其閒逸感。
於志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題辭】筆破千家法 墨融泰山情
【解析】作為楊先生的好朋友,我對他的詩聯、書法作品很是欣賞。這次的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的作品融入了楊先生的赤子之情,筆墨之間盡顯思鄉情懷,展現了他對家鄉、對家鄉人民的熱愛、眷戀之情。他的書法以帖學為根,取百家之長,獨闢蹊徑,自就一家。他的行草書行筆較為迅疾,運筆以中鋒為主,在圓轉中回鋒轉折,含蓄蘊藉;同時又參入折鋒,以增勁健之勢。提按頓挫變化較大,時出顫動的筆畫,墨色由濃及淡到枯,層次豐富。點畫粗細頓挫,時見拗勁折鋒;字勢俯仰錯落,攲側多姿。其由於傳統根基深厚,故行草書雖狂而不粗野,雖奇而不怪誕,縱橫適宜,剛柔相濟。
孫向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副局長):
【題辭】書尋岱墨餘其化 法涉真宗藝乃神
【解析】得知好友楊憲金先生要在泰安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我很是為他高興,這是楊先生為家鄉而創作的作品,追尋著書法山泰山的墨寶遺蹟,把前修的文化氣韻傳承下來,嬗變出自己的創作風格。書法的法度嚴謹、瀟灑舒暢,用筆方圓兼施,結體寬綽健朗,布局注重結字的騰挪避讓,書法作品給人清爽、樸實靈動的藝術美感。
鄒德忠(中國書協理事,中央國家機關分會常務副主席):
【題辭】詩為心聲 書為心畫
【解析】我和楊先生認識的時間比較長,對他較為了解。我們大家談到書法、楹聯、詩詞創作要達到何種境界的時候,總是會說到作品應該是書家自我情感的抒發,是書家人格魅力的展現。通過欣賞楊憲金先生的書法以及楹聯創作,我們會感受到先生把自我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在了筆墨之內,表達在了楹聯、詩作的文質上。以這次個展為例,先生把對故鄉的情意,對家鄉人民的熱愛,對泰山難以名狀的深情傾注在了所有的作品之中,讓人讀來熱血沸騰,讓人看來情真意切。真可謂“詩為心聲,書為心畫”。
張有清(中國書協理事,北京書協名譽副主席):
【題辭】東嶽書壇 翰墨飄香
【解析】當我得知楊憲金先生要舉辦個人展覽的時候,我為他高興,為他喝彩。在他早期的書法上我對他有過指導,對他一點一滴的進步我都看在眼裡。他在泰安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展覽。有著幾千年文化的東嶽泰山,以她獨有的魅力向世人展示著她的獨特。此次展覽的作品感情豐富,抒發了對泰山的讚美,抒發了對泰安人民的熱愛。創作技巧嫻熟,法度開合有度,章法疏密有間,作品氣質純樸,古意濃烈,香氣四溢。
朱守道(全國人大常委會華僑委員會司長,中國書協第四、第五屆理事):
【題辭】標新領異
【解析】我和楊先生的私交甚好,對他的書法很是了解,他的書法是入帖又出帖的較成功典範,在早前的作品中可看到他行書端麗的體姿、沉穩的筆法,足見蘊含的晉唐風韻,而時見攲側的結字和變幻的線條,則呈米字痕跡。而從這次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可以看到楊先生在書法道路上的不斷提升,他在行草書的創作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條道路。其用筆起伏跌宕,以圓筆為主,間用方折,線條纏綿繚繞,讀來頓感灑脫豪放,流走酣暢,節奏鮮明,痛快淋漓。字型大小錯落,疏密相間和揖讓開合。
李培雋(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中國音協副秘書長):
【題辭】登青雲路 與造物游
【解析】當得知楊憲金先生要舉辦個人展覽的時候,我寫下了“登青雲路 與造物游”的贊語,楊先生自小受到淵源深厚的齊魯文化的薰陶,在藝術道路上勤奮地耕耘。幾十年來他認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一心向學,以謙虛謹慎的態度作學問,走出他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楊先生能隨時隨地地發現真、善、美,並運用到詩聯及書法的創作當中,與造物相攜相游,以平等心、平常心向萬物齊觀,用曠達的心胸與自然相親近,理解造物的寓意,向藝術的至高境界邁進。
安廷山(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題辭】揮灑風彩
【解析】作為楊憲金先生的同鄉,對他在家鄉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之舉很是欽佩,也為他感動自豪。楊先生為此次展覽創作的作品筆力雄健,氣勢豪放,翰墨飛動中折射出率直堅毅、一往無前的氣質。在書法創作上他揮灑自如,真情在毫端彰顯,文韻在紙張上跳躍。風采瑰麗,瀟灑倜儻。
常江(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題辭】硯田廣種鄉情樹 筆陣橫開泰岱風
【解析】我和楊憲金先生工作上可以說是同事、聯友,私下也是朋友,他對家鄉的熱愛我是由衷的敬佩,從“中國肥桃詩聯書法創作展”到這次的“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他總是用他的熱情、他的執著去沃灌家鄉的土地,他用自己特別的、擅長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這次的展覽他把濃濃的思鄉之情寄寓在這潑墨之上,把對故鄉的熱愛之情播撒在宣紙之上。他的書法攲正相生,方圓互施,剛柔並濟,厚重中又不失靈動之感,既凝練渾厚,又有縱橫跌宕的特色,氣勢充沛,巧妙自然,泰山文化的厚重、泰山的崇巍都融匯在筆墨之中。
孟繁錦(中國楹聯學會會長):
【題辭】聯登泰岳
【解析】楊憲金對自己的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深愛著那片養育他的土地,一直用泰山似的博大胸懷做人做事,同樣也體現在他創作的聯作上。這次自撰詩聯書法展上創作的聯作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命意更是順承連貫,珠聯璧合、一氣呵成。文字與情感相得益彰,聯作給人以深邃的意境、飽滿的感情,聯融岱宗,聯登東嶽。
常治國(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題辭】炳海摛詞託遠大 揮毫贊岳悟天人
【解析】我和楊憲金先生經常一起出席活動,一起交流創作聯文的心得,他一直用謙遜的態度、端莊的人格、文風,認真從事藝術創作,創作風格與藝術造詣有了很大改變。這次的“詠岱”書文,其聯作,對仗工整,聲律調協,造語典雅;其詩,法歌行古體,不泥於律,語句流暢,質樸無華,泰山人歌泰山魂,情動形言,景與情協,蒼鬱沉雄;其書,大膽落墨,揮運自如,神融海岱,悉為自家制度,別開洞天。
谷向陽(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書法藝術委員會主任):
【題辭】憲言蘊雅和諧雨 金筆生花魏晉風
【解析】從我和楊先生相識起,他就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創作著書法、楹聯詩作,在書法的海洋中找尋著屬於自己的價值。讀他的聯作有種沐風浴春之感,語言雅致,平仄嚴律;他的書法創作雖以“羲、獻”為宗,但摭取之點與前人不同。他舍“二王“之姿媚而取其雄強,追求筆力的沉厚和結體的雅逸,把魏晉精神充分展現。在繼承傳統、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略帶縱態、縱而能斂的行、草書風,平和簡靜中寓博大沉雄,瀟灑飄逸中含剛健奇勁。
陳東成(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楹聯學會會長):
【題辭】胸中書日月 筆下起風雷
【解析】楊憲金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出版家,亦是一位成功的楹聯家、書法家,廣闊的胸襟、淵博的知識使得他的楹聯、書法作品氣度非凡,意境高遠豁達,此次展覽的楹聯作品直抒胸臆,表達了拳拳遊子之心,書法作品大氣磅礴、氣象恢弘,筆勢凝重,在人們心底掀起陣陣波浪,讓觀看者得到藝術的享受與藝術洗禮。
蒙智扉(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柳州楹聯函授院院長):
【題辭】齊魯鍾靈,泰安毓秀;憲金奮筆,翰墨生輝
【解析】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齊魯大地,人傑地靈,山水多姿,五嶽獨尊的泰山巍峨、雄奇、沉雄、峻秀。泰山文化淵源流長,吸凝天地祥瑞,博大精深。楊憲金先生用自撰楹聯書法的形式將其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書法蒼勁、秀麗,熠熠生輝。
費之雄(書畫大師費新我三子,中國楹聯學會名譽理事,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
【題辭】岱宗風韻
【解析】得知楊憲金先生要在泰安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我寫下了 “岱宗風韻”幾個字。它包含了兩層意義,第一表達了五嶽之尊的泰山展現給大家的美麗的秀麗景色及全山的20多處古建築群,2000多處歷史文化遺蹟,無數歷代文人雅士吟詠的題刻和碑記,這是一種岱嶽風韻。另一層則表達出了生長在泰山腳下的楊憲金具有的博大胸懷與藝術情操,他用精湛的書法藝術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寫出了對泰山的讚美,他的詩聯書法藝術形成了特殊的岱宗藝術風韻。
卓斌青(中國楹聯學會理事,福建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
【題辭】詩聯逸品龍蛇字 煙雨泰山水墨圖
【解析】楊憲金先生的詩聯作品可稱得上精品,聯作工整合律,詩作豪放大氣,把泰山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融入文字之中。其行書既有含蓄穩健一路,也有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略帶肆意的行草書風。用筆沉著精到,點畫瘦勁,結字緊密,體勢古雅。他用水墨的手法展現出了一幅大氣磅礴的泰山之景。
馬新民(中國楹聯學會三·四屆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
【題辭】雲海玉盤聆雅韻 岱宗造化極天功
【解析】說起楊憲金先生,就得說起泰山,東嶽泰山以她的雄奇、偉岸讓世人喜愛,更以她獨有的文化內蘊讓世人膜拜,泰山是自然界極盡造化之天功的偉大作品,秀麗的山水、瑰奇的雲海玉盤,讓人們無不嚮往。山上的歷代書法墨寶更是讓文人雅士流連忘返。楊憲金先生的詩聯作品高雅韻致,在雲海玉盤之中品味先生情真意切、飽含思鄉之情的聯作,暢快淋漓,讓人魂魄震動,如同鯨浪涌動的“大海”。
馮廣鑒(中國楹聯學會理事,山東省楹聯協會副主席):
【題辭】詩韻墨香縈岱嶽 聯情筆趣寄田園
【解析】我和楊憲金先生同為山東老鄉,又是多年朋友,這次他在泰安舉辦個展,是因為他心中縈繞著對家鄉的思念,對故鄉父老的眷戀,這次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的作品體現出了他對家鄉、對家鄉人民的摯愛之情,一首首詩聯、一幅幅書法表現並升華了岱嶽的風采,寄託著楊先生對故園的深情。
楊昌永(中國楹聯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楹聯學會會長):
【題辭】絕頂通靈眾山小 詩聯得意滄海寬
【解析】登上五嶽獨尊的泰山,你會感到自己的渺小,會理解眾山小的真正意義,感受到泰岳的靈性。楊憲金先生的人格猶如岱宗般高峻,他的詩聯創作信手拈來、抒懷暢意,意境好似滄海般闊達。
陳聯合(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海軍有限電視製作中心主任):
【題辭】詩書詠泰岳志士故園情 厚載東方韻壯心萬里程
【解析】楊先生對於故鄉的情感,作為朋友的我一直很佩服,他不時地用行動來回報著家鄉。吟詠泰山表達自己的故園之情,我同楊先生交遊甚久,是知己,深味其詩書詠泰岳的情衷,也領悟其以故園情為切入點的求訴,詩聯中深蘊儒家的謙恭、道家的自然、釋家的靜穆之精神。泰山承載著厚重的東方古韻,身為泰山之子的楊先生用自己高雅書法為精縮東方神韻的泰山增光添彩。
蕭良平(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副秘書長):
【題辭】藝海無涯苦作舟
【解析】大家都知道學習書法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楊先生自學書法以來,孜孜以求,焚膏繼晷,先苦習二王“缸池成墨”,又形旁臨米芾、王鐸、傅山等諸家,繼而剔抉梳理王、傅,最後回歸二王,專注於經典,妙悟王體,十幾年的艱辛努力走到了今天,書法已成為楊先生生命中的一部分。
高寶玉(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副秘書長):
【題辭】登高觀勝景 望遠暢清懷
【解析】孔子曰:“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王安石雲“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楊先生的詩聯書法藝術有立泰山之巔雄視天下之氣勢,又有攀登險峰愈高愈奇、愈奇愈攀的胸襟,詩聯中俱顯勝景與情懷。
趙 勇(中國書協會員,空軍司令部研究員,政研室主任):
【題辭】詩言志,書傳情,詩書一爐青
【解析】談到楊憲金先生的詩聯、書法,先要談到所謂詩可以言明一個人的志向,書法可以傳達書家所要表達的情感。詩的抑揚頓挫與書法的縱橫開合,詩的一詠三嘆與書法的一波三折,詩的音韻節奏與書法的輕重徐疾,在內含美質上是契合一致的。詩的意境,也是書畫創作的至高境界,楊先生用詩的甘露涵養腕底筆墨,在揮灑自如中,抒寫著理想、追求與嚮往。他的書風與他的詩意達到了相應相合。如果說他的詩聯是藝苑佳卉,那么他的書法則像墨海游龍。他自如地遨遊於墨海、徜徉於詩聯幽境。
李小成(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
【題辭】聯詠東嶽 妙筆生花
【解析】楊憲金先生在詩聯的創作上,不論是唱酬應和還是靜心思構,常常是思路敏捷,意趣盎然。在書法創作上,有自己的獨到特徵,氣的連貫和筆法的精微都值得肯定。這次的展覽他更是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創作中,詩聯吟詠著東嶽泰山的文化與魅力,書法上求新求變,給人一種正大的氣象,表現出博大、沉雄的風格。
張 逸(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渭川書畫院院長):
【題辭】峻山開眼界 獨立占古風
【解析】楊憲金先生的書法作品形拙而質秀,本真而意朴,有一種虔誠、冷靜和思辨在內流動,正所謂“峻山開眼界,獨立占古風”。他字藏大雅,俱是悅目賞心之雅、淨人靈魄之雅。見字如謀面,斯為至也。
黃聯成(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中國科學院書協副主席):
【題辭】書宗晉唐氣 詩吟泰山情
【解析】我認識的楊憲金是一位涵養深厚、品格高尚的人。楊先生的書法以傳統帖學為本,但學帖而不溺於帖,終取百帖之長,獨闢蹊徑,整體風格於流美中見生拙,沉穩中見豪放。此次展出的作品就充分體現出了這種風格。此次展出聯作以書傳情,濃濃的故鄉情融匯在作品之中,嚴整的韻律,精美的辭藻,表達了異鄉遊子對家鄉的眷戀、熱愛之情。
張仲愈(中國書協會員):
【題辭】開張有度,收斂有法,蕭散樸拙並具新意
【解析】二十幾年前,楊憲金先生初入書道,曾就我請教。我們算有師生、師友之誼吧。最初楊憲金先生學習書法的時候,他就很認真、很專注,能有今天的成績那是自然的,他的行筆厚重有力,結字多變,筆力開張,在有度與無度之間,匠心獨運,整體把握準確,揮灑輕快自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有了自己的新意,創造出了具有“風檣陣馬,筆走龍蛇”,氣勢恢弘的行草書風。
張維忠(中國書協會員):
【題辭】松風梧月 琴韻書聲
【解析】楊憲金先生的書法運筆迅疾,氣勢開張,書風豪放,一時間,妙意立生,猶如風掠松林濤聲起。琴韻書聲的涸滋,使得人雅詩雅,儒氣更濃。
吳如鋼(中國書協會員,寧夏書協理事):
【題辭】詩書心聲
【解析】楊先生出生在泰山腳下,飽受“一山一水一聖人”的文化薰陶。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藝術沃野里勤奮耕耘,幾十年的文學積累讓他的詩聯作品神精氣滿,感情充沛,意境鴻遠。詩為心聲,書如其人。
王慶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長):
【題辭】領異標新文華煥宗 時風古韻水墨傳神
【解析】楊憲金先生的書法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走出了自我發展、創新的新路子,用傳統的書法藝術傳達當代的氣息,用水墨這朵奇葩傳神地描繪時代的含義,標新立異的書法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欣賞者不禁眼前一亮。
王家斗(中國書協會員,“毛體”書法家):
【題辭】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解析】我錄魯迅先生的兩句名言書贈楊憲金先生。楊先生為人剛正、品端、質秀,是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他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幾十年如一日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我敬仰他的為人和學識,以此表達心志。
郭振華(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題辭】岱宗覓佳句 情真入毫端
【解析】看到此次展覽的名稱“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就知道這是楊憲金先生對家鄉聖山的禮讚,是對泰山的歌詠、吟唱。每首聯作、每句詩句無不浸透了楊先生的心力,文化之山賦予了文化人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先生的佳句不是偶得,而是時間與學識的積累。蒼勁、瀟散的書法,處處展現先生情真意切的思鄉之情。
姜衛東(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
【題辭】詩書一絕德藝雙馨
【解析】我與楊先生是摯友,他從一名普通的中南海的警衛服務人員走到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的位置,這其中所付出的努力是大家無法想像的,他用毅力、恆心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成功。詩詞文聯堪稱一絕,深具影響。楊先生謙遜的性格、清如水的人格魅力,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之無愧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楊世勛(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藝委委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理事):
【題辭】聯內求憲度 墨中探金科
【解析】楊憲金先生在楹聯的創作上講求法度,作品中體現出了工、穩、貼、切、新、奇的特點,在詠泰山聯作中顯現得尤為突出。在書法創作上以行草筆墨為用,空間布局大開大闔,聚散適中,筆勢凝重,氣象壯觀。
楊彥明(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藝委委員,河北省楹聯學會會員):
【題辭】獨尊泰岱詠新章,翰韻京華吐異芳。水墨研奇榮藝苑,賦文潤厚喜肥鄉。
銜石塞海心無限,掘地移山志滿腔。嘔血集珍終補壁,諧行善舉總輝煌。
【解析】楊先生作為一個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他為五嶽獨尊的泰山吟詠、譜寫新章,用詩詞歌賦滋潤著家鄉肥城的文化事業,用水墨這朵中華民族藝術之林中的奇葩來榮耀故土。楊先生用精衛填海般的執著、愚公移山的毅力,用滿腔的熱情傾注於文化事業、水墨藝術,德藝雙馨,不忘提攜後輩,德行善舉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敬佩。也希望楊先生今後的藝術之路常青。
張敏耀(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藝委委員,湖北省書畫研究會理事):
【題辭】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解析】楊憲金先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在書的海洋里汲取營養,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思泉湧,厚積薄發。他做人、做學問都值得我們學習。
於文清(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
【題辭】江湖萬里水雲闊 草木一溪文字香
【解析】我想從創作的題材說說,祖國的山河萬里,江海水闊,天際開闊,都值得我們去抒發、去描寫,而憲金先生對東嶽泰山獨有情鍾,這裡的一草一木、
一溪一水都讓他魂牽夢繞,蘊藏著深意厚情,故而他以唯美的詩聯作、濃濃的翰墨香傳達著對泰山的熱愛。
施子江(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浙江省楹聯研究會副會長):
【題辭】登岱泰而瞻北斗 共雲霓以寫黃河
【解析】登上巍峨的泰山,再觀看到天上的北斗七星,遠眺金帶黃河,眼前秀麗的景色和人文,怎能不讓人襟闊萬里,壯志凌雲?楊憲金先生以遊子的筆觸寫出了對故鄉的眷戀,對故鄉的依戀,更加寫出了身為泰山之子的驕傲。
劉振中(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河南書協會員):
【題辭】金聲鳴禮樂高雅敦厚 玉振傳仁德和穆溫馨
【解析】數百年來人們總以“金聲玉振”來敬稱儒學,楊憲金先生是位飽儒之士。楊先生此次為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創作的詩聯意在為泰山歌唱、為泰安禮讚,泰山的千年歷史,使得先生的創作更加淳樸、高雅、敦厚。在楊先生的詩聯作品中更加能展現出他做人的仁德與謙和。整個創作展展現出的是一種溫馨之情。
蕭 藝(中國楹聯學會藝術委員,新華社北京2010國際美術館常務副館長):
【題辭】孤根偃蹇非傲世,勁節癯枝萬壑風。齋中白髮翰墨手,落筆乃與天同功。
【解析】得知楊憲金先生要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我就借用黃庭堅的這首詩來比喻楊憲金先生的人品與詩聯、書法創作。研習書法是一項寂寞而又枯燥的事情,然而楊先生卻以百倍的熱情學習它、創作它,不畏艱辛、不計成敗。已過花甲的楊先生依然致力在書法藝術上,其書法創作已創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其深厚的文學功底也讓我們領略到沁入其詩聯的獨特、獨到的魅力。
鍾寶勝(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藝委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題辭】憲章安社稷 金石鑄春秋
【解析】楊先生在中南海做警衛服務工作之時,保衛著首長的安全,同他的戰友用智慧與生命守護著紅牆內的安全,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忠誠無悔地鑄就了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當楊先生步入文化事業之後,讓神秘的中南海不再神秘,讓共和國的領袖走下神壇,走進了老百姓的心目中,讓中華民族最優秀的藝術精品傳遍五湖四海,讓中南海這“紅牆博物館”給全世界以震撼!
杜秉才(中國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畫名家研究會副會長):
【題辭】人品學百口稱讚 詩聯墨三樣叫絕
【解析】大家已經在多個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楊憲金先生的藝術面,我再表達一下,楊先生虛懷若谷、為人淡雅平和,具有山東人正直、熱情的性格,具有赤子之心,具有光明磊落、高情遠致的情懷。他淵博的學識、豐厚的素養,大家交口稱讚;楊先生在詩聯創作上精益求精,每首詩聯寓情感於文字之中,既蒼莽大氣又細膩入微;楊先生的書法更是“凝重”與“揮灑”並存,簡中求靜、動中求靜。可稱之為詩聯墨三樣叫絕啊!
李世英(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副會長,徐悲鴻國畫室副主任):
【題辭】詩聯養壽
【解析】我還是想說一下楊憲金先生的詩聯。中華民族悠久的詩詞楹聯創作,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抒發了胸臆。古代詩詞既有古雅深邃,也有清逸峻秀。大唐盛世,亦為詩之盛世,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曠遠,實為登峰造極!楹聯較之舊詩詞活潑自由得多,加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風格多樣、魅力奇妙,在浩如煙海的文苑中獨領風騷,堪稱我國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和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學藝術珍寶。楊先生在詩聯方面的造詣深厚,徜徉在詩聯浩瀚的文學海洋里,耳濡目染著璀璨的華夏文明,人的心境就會高遠,浮躁的繁華會變得清淨淡雅,久之心長壽、藝長壽,詩聯養壽,壽長詩聯。
侯玉堂(遼寧省朝陽市楹聯家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
【題辭】詩壇現異彩 聯苑綻金花
【解析】楊先生不但書法寫得好,他在古典詩文上的修養和造詣也相當深厚,不論是唱酬應和還是精心自撰,總能新意迭出。他對楹聯也是頗有研究,在此次展覽上所作的楹聯作品典雅大氣,情真意切,似畫如詩。我相信楊先生的藝術之路定會越發的輝煌。
孫健(中國書協會員,山東省書協理事,泰安市書協主席)
【題辭】師造化 得心源
【解析】看楊憲金先生的作品就會看出他師古不泥古,學今不囿今,向大自然學習,又超脫於自然之外,可謂有著大家風範。楊先生藝術的靈感從造化中來,此次展覽的造化則是泰安,是泰山,是生養楊先生的土地,他用內心感受它,再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書法表達出來。楊先生隨著生活變化,感受也在變化,書法也發生著變化。在造化之上、在變化之中隨之創造出自己的風格。
黃廷惠(曾任山東省書協理事,泰安市文聯副主席,現任泰安市書協名譽主席):
【題辭】世間清品至蘭極 賢者虛懷與竹同
【解析】作為楊憲金先生的泰安同鄉,我敬佩他的人品與學識,因此我用蘭花與竹子來借喻先生的人品與學識。楊先生有著有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無比的信心;他有著博大的情懷,嚴謹的學風。蘭之幽香是楊先生的高標自況,竹子的堅勁挺拔,氣勢沖霄,象徵了先生的堅貞高潔,心胸坦蕩,光明磊落。
張正(中國書協會員,泰安市書協顧問):
【題辭】翰墨生輝
【解析】楊憲金先生在我們泰安舉辦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展,是泰安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楊先生幾十年甘於寂寞,潛心研習書法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求創新,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其書藝格調高古,結體樸拙簡約,遒勁有力,行筆調控有度,功底紮實,出手不凡,熠熠生輝。創作的很多作品充滿人生哲理,成為寓意深邃的思想讀物。
苑遇春(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原羲之報總編輯)
【題辭】錄毛澤東沁園春·雪
楊憲金先生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中南海的人生閱歷讓他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學到了大無畏的精神,為人正直、大氣,待人誠懇,心胸博大,品格高尚,有著百折不屈的精神。
崔金言(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寒亭區人大副主任)
【題辭】詩聯吟泰山 古今第一人
自古以來吟詠讚頌泰山的文人比比皆是,但是能以自書自撰形式進行創作的楊先生開了先河,是第一人,不僅讓我們欣賞到其瑰麗的書法藝術以及深厚的文化內蘊,而且給我們不盡的啟示和激勵。
王樹民(中國書法研究院山東分院副院長)
【題辭】品格清高梅作友 襟懷坦蕩海為師
憲金先生一直傾力為家鄉做事,讓我們敬佩。先生的人品猶如那冬日的寒梅堅貞不屈、不媚俗,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染著每一個認識他的人。先生心胸廣闊,襟懷坦蕩,與人為善,猶如浩瀚的大海一樣廣闊。
王克煜(泰安日報高級編輯、總編助理)
【題辭】文貴天成 桃鄉學子花開西苑
楊憲金先生作為桃鄉肥城的一個學子,離開家鄉40多年,擔任過西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出版了幾百種圖書,策劃主編的大型精裝畫冊《中南海珍藏書畫集》受到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好評。在先生主持領導下的西苑出版社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創出了一番新天地,成就斐然。先生正是在這種氛圍下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詩聯創作及文章都是自然天成,真情流露,渾然一體。
徐恩虎(泰安市副市長)
【題辭】書壇有道 藝境無邊
楊憲金先生有著很深的傳統書法根基,其書師古帖,效法二王,苦研米芾,最終融匯諸體,整體風格沉穩中見硬倔,遒勁有力,熠熠生輝,蒼勁老辣。看到先生的詠泰山自撰詩聯書法作品,深感先生的書法功力的深厚,先生的藝術之路定會無比璀璨。
高儒林(泰安市政協主席)
【題辭】書風清且秀 法度老而新
楊憲金先生的書法清秀自然,在遵循傳統法度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張志民(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藝術學院院長)
【題辭】泰山石敢當
“石敢當”是泰山人民和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敢闖敢當的正義和力量的化身。楊先生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闖新路,創自己的風格,有石敢當的那股拼搏精神。希望先生能成為中國書法界的石敢當,闖出大品牌,當名天下。
楊開金(中國文化報社副社長)
【題辭】落筆撼岱嶽 成詩凌雲霄
新聞專訪
范模西苑 僶俛後昆
——訪中南海勝跡圖 組委會主任、策劃組創者楊憲金
中南海,位於故宮西側,自遼金建離宮,歷經金、元、明、清時期的逐步完善和擴建,形成了富麗堂皇、靈秀典雅、和諧統一的格局,成為建築精巧、風景如畫的皇家園林。她那悠久的歷史,金碧輝煌的樓閣,銀光璀璨的湖面,翠綠蔥蘢的島嶼,氣勢恢弘的祠壇,豐富的文化內涵無不彰顯著皇家園林美妙絕倫的獨特風姿。這座東方歷史文化藝術的璀璨寶庫,每年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民民眾和海外同胞、世界遊人從四域八方賓至北京,欲飽覽她那瑰麗的雄姿、巍峨的宮殿、優美的園林、奇魅的藝術。但由於中南海地位的特殊性,人們只能站在北海橋望見高高的紅牆、一片片綠樹和湖泊,而不能涉足中南海院內細覽內部。為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滿足世人的欲覽,在中南海工作四十餘年的警衛戰士、出版家、書法家、社會活動家——楊憲金,耳濡目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和豐功偉績,熟悉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辭勞苦、勤奮為民的工作和生活實踐,對他的教育影響極大。經過數十年的收集和整理,查閱了大量的中南海多種歷史資料,形成了組創中南海勝跡圖的創意。在中南海畫冊編委會、中央辦公廳西苑出版社、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建築、園林、文物專家、書畫家組成組委會和創作隊伍,站在搶救中南海文物的高度,歷時三載創作出了長120米寬0.68米的百米長卷——中南海勝跡圖。這是一幅用繪畫藝術形式展示中南海氣勢恢宏的宮闕建築、靈秀的皇家園林、悠久歷史文化的實錄,具有極高的史料性、文化性和藝術性,是中南海建築園林藝術的文化集成,是一部傳之萬年而不朽的文獻巨製。
記 者:您組創這幅展現中南海發展軌跡的勝跡圖 目的是什麼?
楊憲金:龐大的中南海文化涵蓋了諸多方面的內容,不僅僅體現在建築方面、園林方面,更多地是體現在歷代王朝中所展示出的政治、文化內涵。這些一直沒有一本文獻能很好地將其涵蓋在內,因為不管是在歷史角度還是在文獻角度,都需要有這樣一部作品,來展現中南海的發展脈絡,展現她的文化內涵,如果再不及時對這些進行搶救,再發展下去,原有的資料就會失傳,以後可能再也無法全面地看到中南海上千年的發展脈絡,我一直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去保護、去傳承。
通過這幅長卷我只想表達一件事情,就是要把這幾百年傳承下來的積澱得如此深厚的中南海文化展現在畫卷上,讓大眾去了解、去認知,去領會其中的文化內涵,成為社會的財富,這是我最大的心愿。通過做這件事,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做點有益的事,為世人留下些痕跡,能夠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就心滿意足了。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集建築園林之大成的傳承之作可謂是您的畢生心血,一生為之追求想要實現的一個心愿,是怎樣策劃籌備的?
楊憲金:幾十年來,我一直為這件事情做著前期準備,進行著廣泛的社會調查,廣泛蒐集歷代中南海的各種資料,查閱皇家禁苑中的歷史、典制、會要、實錄、文集、類書、筆記、詩集及稗官野史等眾多文獻資料,但是沒有認真系統的梳理。2007年我退居領導崗位以後,進行了認真的思索、梳理,決心在60歲以後的有生之年把它整理出來,組織書畫家用繪畫形式展現出來。2008年初,經過慎重的思索準備,在領導和書畫家的支持下,籌集資金,廣邀賢才、博納眾議,邀請當代建築、園林、文物專家以及書畫家組成中南海勝跡圖組委會,並邀請國家畫院研究生歸洪璋主筆,邀擅長宮廷、建築、園林、山水、人物,不同風格的當代實力派書畫家組成主創隊伍進行創作。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渾然天成的中南海勝跡圖需要一支陣容強大、實力雄厚的專業創作隊伍,您是怎樣組建遴選的?
楊憲金:首先組成組委會,在組委會的領導下聘請顧問、藝術顧問、藝術指導、藝術總監、創作部主任;其次,遴選主創人員;第三,中南海勝跡圖不是一幅個人作品,也不是一幅凸顯藝術家個性的作品,它是一幅既尊重中南海建築園林概貌又要構圖布局統一還要用藝術手法渲染,是一幅在一人藝術統攬下,需要大家心境一致,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共同完成的作品。參加繪畫工作的這些畫家本來就是已很有成就的藝術家了,每人都有自己的繪畫語言及個性,長期自己獨立完成藝術作品,因此在試畫期間很難達成共識。就這樣在不斷試畫不斷地循環往復中換了幾十位畫家,最終確定歸洪璋、王超、李風杉、魏魯寧、魏中興、姜作臣、黃芝榮、陳陽、魏楷、王維生等六十幾位書畫家執筆。他們以文人應有的嚴謹負責的態度,切磋磨合,不圖名利、兢兢業業、心無旁騖、寢饋其中,用3年時間完成了這幅長120米寬0.68米的文獻巨製。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鴻篇巨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您是怎樣整體構思、立意確定主題、布局的?
楊憲金:以往創作的繪畫長卷,主要表現的內容不外乎山川大河、小橋流水,關於將古代建築與現代藝術展現的作品,聊聊無幾。中南海勝跡圖在博採眾意的基礎上以展示中南海勝跡發展的軌跡為立意,建築園林為主題,以勝跡原貌為宗本,以中南海鳥瞰圖為開篇,以南海、中海、北海為次序,以北海金鰲玉蝀橋為結尾,描繪了環太液池建造的百餘座亭、堂、樓、閣、榭、殿,展現中南海亭台樓榭、遊廊,山石、樹木、池水相映的宏大氣勢,體現出宏偉壯麗又幽雅細膩的園林景觀和建築特徵。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弘揚中南海文化的心力之作,是按什麼樣方法設計並進行創作的?
楊憲金:面對這樣一項宏大的藝術工程,肯定是需要幾易其稿的,我們首先是按中海、南海、北海的景致排序設計小稿,又在小稿基礎上創作了初稿。最初起稿時,遇到了諸多困難,中南海歷經滄桑,很多勝跡已無圖片資料,只能依據找到的文獻資料中的文意描述而進行創作。初稿完成後,有了中南海內勝跡繪畫布局構圖的精要之筆,但是不能詳盡地描繪皇家園林的風貌,於是,創作人員再三研讀中南海文獻資料,領會其文化精髓,並深入中南海採風,參考各方面的資料,集思廣益,又創作了多稿,慢慢有了舊景新繪之感,再看書中描寫與部分存圖畫景對照,有了真實生動之感。在經過反覆創作後,最終選紙繪樣定稿,我們選用了安徽陳放多年略帶舊意之仿古宣,用元人之筆墨為主,建築還是以線為主,顏色使用小青綠之手法,這樣一來整幅作品又有了一番趣味,建築莊嚴工整,色彩穩重,山石樹木蒼鬱濃茂,色彩厚重艷麗,更能表現皇家園林的華貴與氣派。
該圖雖幾易其稿,但創作的結構始終沒有改變。該圖結構嚴謹,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分明。長卷中繪製了豐富多彩的內容,主體突出,首尾呼應,全卷渾然一體。畫面中每處景物的細節,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簡、動靜、聚散等畫面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達到繁而不雜,多而不亂。充分表現了創作者對中南海勝跡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畫面組織和控制能力。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中華民族的曠世傑作採用的何種藝術手法?
楊憲金:西畫的創作比較注重現實,採用焦點透視法,如果用這種方法是萬萬不能畫出這樣的長卷的,中國畫的創作方法恰恰是強調了藝術和形式的統一,有機結合,則更注重藝術性和展示一種內在的神韻和意境。同時也表達出創作者的一種思想和情感。該圖的創作,恰如其分的運用了中國畫特有的創作規律,將高遠法、平遠法、深遠法同時在一幅長卷中靈活運用到極致。該圖用經典寫實的手法,運用散點透視法,把中南海這特有的建築園圃,表現在一幅長卷裡面,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相依相讓,恰到好處,達到了慢慢走、面面觀的藝術效果。採用多視點,將中國特有的三元法來表現景物的的大小,用多視點處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比較充分地表現空間跨度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並且按照以景為序的原則,表現側重點,表現不同景點的人文精神面貌。創作時,選取中國傳統青綠山水之法,運用元人筆墨技法,建築以運用中國特有的白描表現手法為主,用顏色渲染襯托,局部重彩和淺絳相結合的技法,全卷以墨為主,以赭石、青綠等為基本色調。筆墨上注重意境和留白,建築以園林山水為點綴,視覺感強,筆法骨勁有力,將傳統中國水墨的山川河流與古建築充分融合,使畫卷筆墨氣韻相得益彰。把環太液池的亭、堂、樓、閣、榭、殿、橋、山石、池水、樹木等等豐富的內容場面散點在一個畫面之上,和諧地組織成統一整體。皇家園林豐富多彩的內容,穿插進人物及活動,饒有無窮回味。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經典藝術之作具有哪些藝術特色?
楊憲金:該圖首先映入世人眼帘的是中南海全景圖,這是全景中惟一幅鳥瞰取景圖,它將中南海諸多建築景致悉數入畫,一覽無遺。全圖以中南海全景為開篇,旨在表現全圖故事情節之前,首先交代出與中南海勝跡相連的特定環境,仿佛是一場氣勢恢宏的演出序幕,刻意營造出先聲奪人的氛圍。此圖青綠赭石設色,不僅在藝術表現和視覺效果上更勝一籌,而且在整體布局內容表現上也別具特色。
從第二組畫面開始依次展現南海、中海、北海,中南海勝跡的畫面到此結束。為突出主要建築園林和人物情節,全圖在總體結構的把握上,各章情節所採用的數量不盡相同,少則一兩組,多則四五組,而有些建築還無不獨立的畫面,有的還被融入前後相連的畫面中,因此我們在創作時,在畫面的選擇上還是對中南海勝跡有所取捨,並且早在動筆繪製之前,既對每組畫面擬表現的人物活動、情節穿插以及畫面的連續關係等都有了一個縝密的計畫。對某一景致畫為兩幅或多幅,而對多個景點合併為一幅,還有一幅畫面內又有可以相關聯接的景點,讓觀者有進展過程之感,這也是別開生面、不同俗例之所在。
該圖除了反映中南海名勝古蹟多姿的園林外,在畫面的構圖、人物活動、環境選擇和景物設定等方面都是一次再創作的過程。我們依據大量歷史資料,儘可能接近當時社會生活,恰當反映出人物活動和民風習俗。圖中的人物服飾、髮髻,其本為明末清初的裝束,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用具生活細節等都有所表現。在表現重大活動場景時,畫面也是別開生面、情節感人。該圖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轉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各種建築與景致虛實相映、錯落有致,布局巧妙,變幻無窮,並與相應的人物活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中國畫壇史上的建築園林藝術集成具有哪些特徵?
楊憲金:這幅藝術集成有四個比較突出的特徵。首先,技法獨特。該圖在創作技法上,大手筆與精細的手法相結合,善於選擇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於詩情畫意,又具本質特徵的事物、場面及情節加以表現。亭台、樓、閣、榭、殿、橋樑、山石、池水、樹木等建築結構嚴謹,描繪一絲不苟。描繪的整個場景不失全貌,不失其勢。
其次,布局巧妙。在構圖和布局上,該圖的不凡之處體現在構圖布局的章法和技巧上。首先該圖映入眼帘的是中南海鳥瞰全景圖,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畫面對中南海景致做了細緻的描繪。創作者打破常規,不惜筆墨連續採用十幾幅畫面,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一處景物諸多景致的細部特徵。在表現上擇其要、刪其繁,整幅作品中,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轉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畫中白玉拱橋、水自洞出、黃瓦園亭、殿閣巍峨、山坡亭台、佳木蔥蘢、垂柳夾岸、迎春花遮天、牡丹花盛開,各種建築與景致虛實相映、錯落有致,布局巧妙,變幻無窮,都生動地展示了皇家園林的特點,達到了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
再次,筆法精道。在筆法和墨色上,用筆利落,更簡約,更少概念化,因而也就更詳盡地表現了靈氣和神韻。畫中線條平行交錯、亂而有序、條理清晰、線條疏鬆。用墨或擦或染,濃淡相間、乾濕有別,在刻畫樹葉等景物時用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該圖幾經簡約、空靈疏秀、墨色清潤、揮灑自如,堪稱巨作。創作者還注重層次感,不誇張虛境和實境的對比,而是在虛實之間,用微妙的過渡層次加以渲染。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皇家園林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四,鈐章注景。該圖共篆刻了100餘方印,鈐於相應景點處,以起到畫龍點睛和景注作用。為了把章刻好,我們邀請了滄州印社楊潤浩進行篆刻,首先他選用的都是壽山、青田、昌化等名石,更加體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最終篆刻出的印線條婉而不媚,工而不拘,細而不弱,圓而不軟,章法做到簡淨而清勁、勻整而富有變化,與整幅畫卷輝映成趣。
記 者:您組創的這幅世人傳頌、萬年不朽的佳作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在繪畫史中的地位如何定位?
楊憲金:該圖為當代中國以穿越歷史、全景式、多角度並運用多種藝術手法繪製而成的唯一一幅中南海宮苑建築圖,該圖的繪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縮影,她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建築特色,跌宕起伏、開合有致、氣勢恢宏、意境深遠,並匯聚名家畫技之精華,展示了中南海文化之精髓,將像清明上河圖一樣具有高度的史料性、文化性和藝術性,因此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將成為當代人研究中南海勝跡文化,了解中南海古典建築園林的經典藝術,將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傳世佳作,堪稱中華民族的曠世傑作,國之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體現,是皇家園林的當代文獻,是中國畫壇史上藝術家的集成,必將傳之永久而不朽。
誠然,中南海勝跡圖能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需要時間去檢驗,需要放到歷史長河中去驗證。百年之後,我這種想法若能被人們所接受,那也算是為人類做出了一點貢獻;如果人們不能接受我這種探索精神,我相信,中南海勝跡圖對歷史、對傳承中南海文化也有一定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