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鎮舊稱楊思橋,解放前夕,地域屬斯盛區楊思鄉;解放初屬楊思區軍事接管委員會第一辦事處;1950年建立楊思鄉人民政府,駐楊思橋;1951年撤鄉建立楊思鎮,直屬楊思區,歸耀華鄉;1958年成立五一人民公社時,屬公社第七大隊第三中隊;1959年劃為嚴橋、六里、楊思3個人民公社,楊思橋屬楊思公社;1960年併入川沙縣;1961年恢復楊思鎮;1988年屬南市區,同時劃入鎮周圍原楊思鄉部分農村地區,形成現轄區。鎮政府設在南街108號,轄南街、北街、楊新、思浦、新華、楊東6個居民委員會,有101個居民小組,常住戶口5325戶,15197人,其中回、滿、納西等少數民族23人。
轄區原是一片農田,棉花、糧食、蔬菜種植業較盛。楊思港東南與三林塘匯合,貫穿全境後流向周浦鎮航線,水運方便。港內和港畔有大片棚戶和破船(代屋),居民飲用河水。明末清初出現少數紡紗、釀酒等手工業作坊。清嘉慶元年(1796年)建立楊師橋市,初具集市雛形。同治年間,由私人創辦楊鼎隆南貨號、楊萬隆染坊、楊同興米莊等,而後恆大紗廠、恆源花廠、宏大軋花廠等相繼建立。由於工商業發展,居民增多,沿楊思港兩岸先後建立北街、南街、後長街。民國以來,商店增多,煙雜、飲食、豆製品、茶館等相繼開設,特別是“火機花衣”(棉花)滬上聞名,有“火機大王”之稱,生產的飛機牌棉紗暢銷國內和東南亞。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上海禁運糧食,楊思鎮成為私運大米集散地,米業畸形發展,民國10年(1921年)修築上南路,同年恆大紗廠建恆大路,至此楊思橋有了陸上交通,上南路自黃浦江邊至南匯全程12公里,民國13年改鋪鐵軌通行小火車。
由於轄區原是農村,公用設施和衛生事業都很落後。解放後鎮區面貌迅速改變。1955年建立楊思郵電所。1963年建立清管所,以後逐年興建公共廁所等衛生設施。1965年以來建立10多個自來水給水站,1982年全鎮居民都飲用上自來水。50年代以來鎮政府協同市縣屬有關單位建造大批居民住宅,至1992年底共建造住宅近13萬平方米,其中1978年以後建造的有38幢,面積約11萬平方米,有2517戶遷入新居。1992年創辦南浦房地產開發公司,全面啟動鎮區內舊房改造,已批准開發南街、北街、振興東路等9個街坊45萬平方米建造住宅。轄區道路也不斷得到翻修、擴建,1957年拆除上南路鐵軌後,公共汽車恢復運行,至1992年底,已鋪設10條柏油路、水泥路。80年代以來,鎮政府帶領全鎮居民開展除四害等環境衛生活動,1984~1988年連年被評為川沙縣除四害工作第一名,並連續5年被市衛生檢查團評為衛生城鎮,1990年評為市三級衛生城鎮,1991年又被命名為市二級衛生城鎮,1992年被列為市衛生街道(鎮)第十名。
鎮政府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80年代以來開展警民共建文明地區活動,刑事案件發案率由1981年的1.9‰減少到1992年的1.5‰,1990~1992年未發生政治案件和重大惡性案件。1991年全面推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轄區形成綜合治理網路,近400人組成的治安防範隊伍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作用。
1950年建立楊思供銷社,下設食品、布匹、生產資料等5個門市部;1958年完成全鎮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有26戶私營商店成為公私合營單位歸入供銷社;1984年成立鎮工業貿易公司。1992年撤銷原工貿公司成立浦南工貿總公司,下設飛翔工業實業、興盛貿易、興業物資供應三個分公司,下轄耀華稱重系統公司(生產的XK3190稱重顯示控制器被列為國家定點產品)、益康電子醫療食品廠(生產的9112超音波霧化氣被列入市星火計畫)等25家企業;楊思鎮生產合作聯社,下轄各居委辦的服裝、副食品、建築隊、裝潢經營部等共19家。1992年鎮經濟總產值2849.48萬元,稅利合計92.61萬元。
1988年鎮政府集資28.6萬元,建成占地2200平方米的楊思鎮農貿市場,上市蔬菜、禽蛋、肉類等150餘個品種,有攤位140餘個。1992年收取管理費近10萬元。轄區內有市屬工廠8家,區縣屬企業60家。有體育師範學校和國小各1所,電影院、醫院、圖書館各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