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煥

楊志煥

楊志煥,1938年8月生,1964年9月入伍,1970年12月入黨。曾任野戰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7年2月晉升為副研究員,1990年12月破格晉升為研究員。現為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校專家組成員。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資料

楊志煥,1938年8月生,1964年9月入伍,1970年12月入黨。曾任野戰外科研究所第四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7年2月晉升為副研究員,1990年12月破格晉升為研究員。現為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校專家組成員。曾任中國災害防禦協會重慶分會理事、四川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重慶市創傷學會主任委員、創傷外科雜誌常務副主編、校第六和第七屆學位委員會臨床醫學Ⅲ分委員會主席委員,現任中國力學學會激波與激波管專業委員會委員、軍隊醫藥衛生技術標準化委員會衛生裝備分委員會委員、全軍戰創傷專業委員會武器創傷學組名譽主任委員、三醫大學報和感染、炎症、修複雜志編委、人民軍醫執行編委等職。曾3次參加我國西北核現場生物效應試驗,兩次參加西南邊境作戰的傷員救治。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進入大學

楊志煥是楊家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1938年8月,楊志煥出生於武進龍虎塘潘墅鎮楊家村,兄弟姐妹6個,家裡十分貧窮。大姐被送到姑姑家撫養,哥哥讀了5年書就輟學到湖塘一帶當僱農,“小時候可謂忍飢挨餓,9歲時終於讀上了書,但我並不是太聰明,只是心裡明白,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只好努力勤奮”。
楊志煥就讀的潘墅國小每年只有10多個學生能考上國中,1952年,他在同學中脫穎而出,考上了我市唯一的公立學校常州市中學。這所學校獎學金較高,且可免學費,當年有6000多名學生報考,招收400多名,“發榜的那天,我先後往市里關帝廟(學校所在地)跑了4趟才等到發榜”,幾乎是連蹦帶跑地把錄取的好訊息帶回家。
然而,國中的學習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一方面,往返家和學校路途遙遠,回家後還要幫著做農活,另一方面,先後兩次患上了血吸蟲病,由此耽誤了不少學習時間,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勉強進入二中學習。高三那年,楊志煥又患上了結核性胸膜炎,被迫休學一年。又瘦又小的身體在體檢中還被查出體內有血吸蟲、鉤蟲、蛔蟲、鞭蟲等多種寄生蟲。青春年少的他忍不住感慨:“生命對一個人來講,健康太重要了!”因此,高考來臨的時候,楊志煥毫不猶豫地報考並考取了南京醫學院。
楊志煥成為潘墅楊家村的第一個大學生,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哥哥姐姐等親人的付出,“從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一路走來,尤感親情深厚”,楊志煥動情地說,當年,大姐家境也不是很好,她每月僅18元工資,但堅持每月拿出8元錢助他讀高中、大學,往返大學的車費、書費,甚至零用錢也都是大姐給的。患胸膜炎的時候,哥哥把家裡唯一的一頭豬賣了,還借了不少錢,為弟弟支付住院治療費。
進入大學,楊志煥迎來了學習的春天,“那時的學習狀態特別好”,成績也一路領先。1964年7月,出身好、成績優的楊志煥完成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的學業,9月被推選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入伍。在北京某部下連當兵鍛鍊10個月後,於1965年8月分配到野戰外科研究所工作。從此,開始落定軍事醫學領域,先後從事燒傷、衝擊傷、氟碳代血液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為衝擊傷和撞擊傷的發生機制與防治研究。迄今從事戰創傷研究及相關的教學已48年,為我國戰傷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協作攻關

楊志煥12年協作攻關“白色血液”
戰士在前線受了傷,需要大量輸血,萬一血液儲備量不足怎么辦?有沒有血液的替代品?
1974年,楊志煥作為負責人之一,主持研究我國全氟碳代血液(氟碳人造血)課題,參加原料的合成和乳劑的製備,氟碳代血液生物效應和臨床套用。由於氟碳人造血是白色的,人們稱它為“白色血液”。
楊志煥介紹,氟碳人造血的研究十分艱難。比如,試驗過程中液體的分流,必須精準地把握沸點,當時沸點由電壓控制,需要科研人員長時間目不轉睛地關注電壓的變化,進行精心管理;氟碳和水的比重不同,不相融合,必須添加乳化劑,乳化劑的純度同樣很難把握,非一朝一夕能破解。當然,還有更多更專業的難題,我國軍內外的科研人員,歷時12年的協作攻關,才成功研製了全氟碳代血液。
成功的代價除了凝結了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心血,還包含了他們自己甘當試驗品的無私無畏。氟碳人造血的功效最初用猴子作試驗,其中一隻猴子全身79%的血液由人造血替代,不僅沒影響生命體徵,之後還順利產下兩隻健康的猴寶寶。然而,動物畢竟不是人體,由誰來親身試驗人造血的功效呢?“自己搞的自己試”,10名科研人員主動請纓,作為課題負責人,楊志煥也毫不猶豫地挽起袖口,接受試驗前的體檢,遺憾的是體檢沒過關。這一遺憾被細心的妻子知道了,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妻子毫不猶豫地主動參加了人體試驗。
氟碳人造血很快臨床套用,343例的臨床套用表明,作為血液代用品、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療和器官移植的灌流保守液均有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首次在國際上成功地將氟碳代血液用於戰傷傷員的救治。楊志煥回憶,他和其他工作人員先後兩次用保溫筒裝著氟碳人造血前往雲南邊境,救治了10多名傷員。
氟碳人造血研究課題的成果被列為1986年中國科學院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被評為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大會(1987年)一等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技術指導之一,楊志煥配合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完成了“白色血液”的攝製。

潛心研究

楊志煥30多年潛心研究衝擊傷。
楊志煥主攻衝擊傷的研究。上世紀70年代初,他曾首次前往我國核試驗基地。地處戈壁灘,自然條件十分艱苦,水是苦的,不能飲用,從外圍運送而來的飲用水大家都十分節省。住的土坯房由科研人員自己和泥搭建,睡的也是他們自己夯制的大土炕。
為了儘早得到相關技術參數,爆炸試驗一結束,科研人員就會火速趕往現場,回收試驗品,察看試驗品在不同距離受到的衝擊程度,完全顧不得現場殘餘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現場第一手資料為我軍醫療物資合理配置、傷員救治、防護工程構築提供了依據。同時,也將維護軍隊作業人員的健康,比如炮兵,俗話說“十個炮手九個聾”,衝擊傷的研究也可為此提供防護依據。
飛彈、炸彈、地雷……楊志煥潛心於多種爆炸性武器的傷情特點和防護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由他承擔的國家、軍隊和重慶市課題共11項。
開創性的內容和學術成果包括——
三次參加我國核現場生物殺傷效應試驗,撰寫了核爆炸衝擊傷的早期診斷和燒沖複合傷的臨床表現兩份總結報告。闡明了武器發射時的多次低強度衝擊波對內臟損傷的靶器官、損傷閾值、物理參數與傷情的關係,該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軍用標準化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研製了防衝擊波和破片的背心,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並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過現場試驗和實驗室研究相結合,闡明了多種爆炸性武器的殺傷因素、量效關係、傷情特點,提出了早期救治原則和防護措施。作為主要完成人,該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此外,還建立了高原衝擊波致傷平台,以模擬研究高海拔環境衝擊傷;通過水池TNT水下爆炸,闡明了水下衝擊波的物理參數特徵,提出以衝擊波衝量評價水下衝擊傷傷情的見解;探討了“創傷反應差異性遺傳學機制”和中度顱腦撞擊傷後神經源性肺水腫的發生機理;主持了系列生物激波管的生物試驗,獲得了衝擊波物理參數與傷情關係的翔實數據,為該項目的鑑定提供了生物效應的依據。作為主要完成人,該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一方面開展科研工作,一方面又肩負教學任務。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楊志煥承擔了全軍野戰外科培訓課程。主編《實用戰傷救治》和《戰傷救治》教材,副主編《外科學與野戰外科學》和《野戰外科學》教材,參編《高原軍事醫學培訓班講義》,審定《災害醫學》教材。1987年被評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被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了大批野戰外科人才。最近幾年,楊志煥又帶領他的博士生開始了特殊環境衝擊波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