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青

楊建青,男,主任醫師,廣西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即柳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外科營養分會常委、廣西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分會常委、廣西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常委、柳州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主任委員。

人物簡介

楊建青,男,主任醫師,廣西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即柳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外科營養分會常委、廣西抗癌協會胃腸腫瘤分會常委、廣西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廣西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常委、柳州市醫學會普通外科分會主任委員。2003年6月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博士學位,師從國內著名肝臟外科專家楊連粵、呂新生教授。

工作情況

主要從事肝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同時在胃腸外科也頗有建樹。能獨立完成大塊肝切除(左、右半肝切除)術;尤其對大肝癌的基礎和臨床特點有獨特見解,並大膽突破傳統的手術禁區,成功地切除了數十例大肝癌,成功開展5例肝移植,積累了豐富經驗。熟練掌握了全胃切除、近或運端胃癌根治術、各種直腸癌根治術(包括使用雙吻合器行低位直腸癌前切除)、常規膽胰手術(含LC)以及甲狀腺、乳腺、疝氣的各種術式。在化療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肝癌復發轉移機制等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並具有紮實的相關實驗和理論知識。

主要成就

主持省級課題一項(TACE治療與肝癌播散轉移的動物和臨床研究),作為主要人員參與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肝癌復發轉移預警標誌物的研究及其防治策略”和其它八項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完成了湖南省科委課題“氟尿嘧啶誘導肝癌細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機制研究”的大部分工作。2005年以來先後獲各級科研立項14項次,其中《α-干擾素抑制B肝病毒X蛋白介導肝細胞癌轉移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意義》、《RNAi聯合抑制多藥耐藥基因1和多藥耐藥相關蛋白基因1逆轉肝癌多藥耐藥》、《胰島素聯合肝細胞生長素促進肝切除術後肝再生》獲廣西科技廳科研立項;《體部伽瑪刀治療對原發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B超引導下不可觸摸型乳腺病灶微創活檢診斷的臨床研究》、《hTERT啟動子聯合CD自殺基因對人肝癌細胞的殺傷研究》、《聯合檢測血清甘膽酸、鐵蛋白及甲胎蛋白對原發性肝癌早期診斷的臨床研究》、《梗阻性黃疸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性研究》、《SLNB技術聯合CK19檢測對乳腺癌淋巴結轉移早期分析的臨床研究》獲廣西衛生廳科研立項;《胰島素促進肝切除術後肝再生的臨床研究》、《選擇性肝門阻斷巨大肝癌逆行性切除的研究》獲市科技局立項;《肝移植治療慢性重症肝炎急性肝衰竭臨床套用》、《腹腔鏡聯合內鏡微創治療膽石症臨床套用》、《PPH術聯合倒"v"切口剝扎皮瓣固定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研究》獲柳州市人民醫院自選立項。共獲科技成果5項,其中,《PPH術聯合倒"v"切口剝扎皮瓣固定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研究》、《肝移植治療慢性重症肝炎急性肝衰竭臨床套用》獲柳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SLNB技術聯合CK19檢測對乳腺癌淋巴結轉移早期分析的臨床研究》獲得柳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廣西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二等獎;《腹腔鏡聯合內鏡微創治療膽石症臨床套用》獲廣西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三等獎。2004年“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2005年“肝移植治療肝癌及終末性肝病”獲醫院新技術一等獎。在上述基金資助下,在SCI及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論文10餘篇。

2005年被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柳州市第六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稱號。2009年獲廣西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柳州市第十批拔尖人才”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