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姓名:楊國光
朝代:當代
性別:男
出生:1937年9月
籍貫:甘肅蘭州
院校:西安美術學院
藝術家類別:藝術家 畫家
頭銜:甘肅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潤格:1643元/平方尺
簡介
楊國光甘肅蘭州人,擅長中國畫。
1961年西安美術學院畢業,留校任教。
1975年調入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及教研室主任、校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
甘肅文史館館員。
作品《麥收時節》參加1964年全國美展。
《張思德》(年畫)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勤讀圖》獲全國教師優秀美術作品匯展優秀獎。
作品有《隴上清景》《鄉趣圖》 、《月夜》 《春曉圖》等。
發表教材、論文、評論數十篇。
簡歷
楊國光1937年9月生於歷史悠久、民淳物豐的古金城蘭州。幼年因生活所迫,隨母為傭,結識了著名畫家王天一、黃胄。兩位畫家都是功力不凡、寫實狀物的國畫高手。楊國光耳濡目染,備受薰陶,小小年紀對繪畫藝術有了特殊的悟性。得兩位大師的悉心教導,1955年,剛從蘭州一中畢業的楊國光就以名列榜首的成績考入了西北藝術專科學院附中。1958年又升人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1961年楊國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1975年又調入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師從劉文西、陳光健、鄭乃光、王子云、陳瑤生、張義潛、黃乃源、石魯等名家。先學素描、速寫、又學工筆、寫意,讀畫論史、苦苦研習,學藝僅三、四年,就脫穎而出。在此期間,楊國光創作的《地頭學毛選》、《麥收時節》等國畫,先後參加全國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覽和全國美展,並在光明日報和人民日報發表。那時,他僅20歲,真乃年方弱冠,便名入畫壇。畫品和人品
古人云:格高而思逸,信筆妙而墨精。是說畫的格調高雅,其作者的思想必高逸。用筆妙畫上的墨色方能精深。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創作委員、香港美術學院榮譽教授,甘肅畫院特聘畫家楊國光,躬身美術事業40多個春秋,不僅以其獨到的畫作飲譽海內外,而且更以其高逸的人品為人們所稱道。
功深畫獨到
楊國光1937年9月生於歷史悠久、民淳物豐的古金城蘭州。幼年因生活所迫,隨母為傭,結識了著名畫家王天一、黃胄。兩位畫家都是功力不凡、寫實狀物的國畫高手。楊國光耳濡目染,備受薰陶,小小年紀對繪畫藝術有了特殊的悟性。得兩位大師的悉心教導,1955年,剛從蘭州一中畢業的楊國光就以名列榜首的成績考入了西北藝術專科學院附中。1958年又升人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劉文西、陳光健、鄭乃光、王子云、陳瑤生、張義潛、黃乃源、石魯等名家。先學素描、速寫、又學工筆、寫意,讀畫論史、苦苦研習,學藝僅三、四年,就脫穎而出。在此期間,楊國光創作的《地頭學毛選》、《麥收時節》等國畫,先後參加全國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覽和全國美展,並在光明日報和人民日報發表。那時,他僅20歲,真乃年方弱冠,便名入畫壇。
楊國光對中國畫論作過深入的研究,又對歷代名家畫技作過系統分析。談起中國畫論津津樂道,提起名畫名作崇敬難己。在中國諸多名家中,他尤崇青滕、石濤、八大及楊州派之畫風,長年潛心研究、認真分析、博採眾長、自辟蹊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他畫的人物、花鳥、動物中,既有自己生動自然,意趣高遠的情趣,又有八大、石濤、青滕清逸灑脫、回味無窮之神韻。看似信筆拈來,隨意為之,但在構圖立意上都有獨到之處,隨意之間顯高雅,平常之中見不凡,耐人尋味。故著名國畫家王天一認為,楊國光的畫“繼承了青滕、石濤、八大及楊州畫派水墨之遺風,吸收了西洋畫藝術之精神,獨闢蹊徑,形成卓然不俗的特色”。此論十分精當。
1961年楊國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1975年又調入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任教。陝甘大地的奇特風情,使他心醉神迷,激動不已。一有餘暇,就深入農舍,進入牧區。那些高高低低的田壠,憨厚篤實的村民,勤勞樸實的農女,辛勤耕作的黃牛,以至春播、秋收、娛樂、雞鴨、山花、野蔓等都是他人畫的題材。於是,就有象《隴原清景》、《隴原鄉趣》、《藏區小景》、《隴南春早》、《荷塘月色》、《勤讀圖》、《春牧圖》、《春曉圖》、《秋高圖》、《晚歸圖》、《群牛圖》、《採藥歸》、《河西女》、《丹頂鶴》、《瑟琶行》、《獻酒舞》、《山歌》、《池趣》、《雛雞》、《水鳥》等系列組畫。這些造型新穎、筆墨清麗、飽含哲理、平中見奇的畫卷,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盎然生意,也表露著楊國光對美好人生的深深祝福。無怪乎這些畫作一面世,便頻頻出現在國內外報刊上,並多次參展、獲獎和被收藏。據不完全統計,畢業近40載,楊國光已有近百幅作品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53幅作品被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及香港、台灣和國內一些地區收藏,20多幅作品被輯人國內外14種大型畫冊中,同時獲國內外有關部門一等獎2次,二等獎3次,銀獎1次,優秀獎4次,其事跡也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世界藝術家名人錄大辭典》等多種辭書中。
在諸多的花鳥動物中,楊國光特別喜愛和擅長畫牛。他屬牛,推崇牛生於辟壤,隱於高鄉,紮根田疇,不求張揚,聽諛詞若無聞,遭誹謗亦莫辨,無屈膝諂媚之容,有無私奉獻之志的品格。為了畫牛,他以牛的精神和毅力觀察了各種牛,或出入牛棚,或秉燭作畫,為之廢寢忘食,焚膏繼晷。而今,他畫牛不下千幅,幾乎幅幅都有不同的構思和意韻。並以牛喻志,將自己默默耕耘,報效祖國的深情賦於每幅牛畫中。所以楊國光的牛畫蘊意深遠,功力不凡,在其獲獎作品中占有很重的份量。
《隴原清景圖》是楊國光應香港、台灣之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30周年的大幅作品。在長160公分、寬80公分的畫面上,薈萃有八頭耕作歸來、神態各異的牛,兩個淳樸的村姑騎在牛背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背景有柴籬、野蔓,天空中飛有排列有序的大雁。將生活美、自然美、精神美融為一體,處處顯示出人牛齊力、耕後歡愉的景象。使人不禁讚嘆楊國光捕捉生活美的高超本領及把握視覺形式之構成的深厚修養。此畫在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作品聯展中一展出,就引起轟動,榮獲一等獎。
《勤讀圖》是不同於上屬巨幅大幛的盈尺小品。旭日東升的清晨,在綠草盈盈的牧地上,兩位騎在牛背上的姑娘,手拿課本討論學問,兩頭黃牛凝神傾聽,仿佛也在思索姑娘討論的問題。整個畫面有一種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氣勢,給人以激勵和振奮,表現出一種特有的藝術感染力。此畫不僅被選參加第二屆全國教師優秀美術作品匯展,還獲優秀獎。
楊國光畫牛始於中年,如今已逾花甲之年。當人們讚賞楊國光牛畫的深邃和不凡時,楊國光卻嘆息筆墨不能盡如人意,不但每日仍然耕耘在硯邊,而且還博覽眾藝,各種畫種和書籍均喜涉獵。他學而不厭,認為,當今的藝術家不應該是一個迂儒,而應該是吞吐時代風雲,把握時代脈博的學者。蓄之既厚,其發也速。此論超群脫俗,見解深刻。
品治眾人心
“品治眾人心”是楊國光的人品追求,也是他的人品特色。
古往今來,檢驗人品高下的試金石,似乎都是對功名利祿的態度。先看楊國光對職稱的取捨。楊國光獻身美術事業以來,資深望重,成就卓著,評一個教授職稱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每逢學校評職稱,他總是主動退讓,將有限的名額讓給他人。直到退休,他還是個副教授。當別人為他嗚叫不平時,他總是淡淡一笑,回詩曰:虛名輕如芥,學問重如山。人或有似我,我勸棄之快。
楊國光對個人名利淡泊,不求聞達,但對教學育人,扶持後學卻非常看重。在他任教期間,堅持以德育人,要求學生愛國愛民,務實求真,並身體力行,啟示他人。他教過的學生,大多已成為蜚聲中外的美術家,每當回憶自己的成長曆程,都忘不了恩師楊國光,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現任西安美院中國畫系系主任的張之光給楊國光寫信說:“我與此道今日能有些微成績,和楊老師您的幫助實在分不開。”國家一級美術師,陝西省專業畫家羅平安在自傳中寫道:“教過我的老師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只有兩位,一位是方濟眾先生,另一位是我的啟蒙老師楊國光先生。”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畫教研室主任王宏恩等人說:“能得到象楊國光老師這樣一位真心的教育者和思想者的教導,深感幸運。”蘭州教育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張葆東撰文說:“常言藝術家有‘三高’:人品高、學養高、畫品高,楊國光先生冠此三高,堂堂無愧矣!”
至今,還有許多慕名上門求教者,楊國光總是有求必答,或指導門徑,啟發誘導;或引典尋據,釋疑解惑;或將珍貴資料,開誠相示,其誨人不倦的精神,令人可敬可佩。
再看楊國光對金錢的認識。楊國光的畫出名後,國內外常有人向他求畫,可他從不以此為資,向來是有求必應,慨然與之,如果楊國光想以畫致富,可以說並非難事,但是,他從未想過。也許正因為他從未想過,國內外朋友才時常想念著他:逢年過節,他總會收到來自國內外的賀卡和賀信,菲律賓《商報》還撰文稱他為“人品高尚的畫家。”
由於輕金錢、重藝術,楊國光雖名揚畫壇,但兩袖清風,家無餘資,他上有八旬老母,下有妻子兒女。對老母他極盡孝道,精心伺奉,對妻兒他盡心盡力,呵護有加。唯對自己嚴了再嚴,摳了再摳,他認為:儉樸能治心,澹泊能明志,寧靜能致遠、所以,至今他菸酒不沾、麻將不打、撲克不玩、茶樓酒館不去,歌廳影院無緣、粗茶淡飯甘之如飴。他將全部精力都用在美術事業上。現在,他仍以“牛”自況,每天伏案,或讀書、或作畫、或整理畫稿和文稿,準備將歷年的作品結集成冊,作為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的成果出版示人。不久,我們將可通過楊國光的畫冊和文集進一步了解其畫品和人品,同時也真誠祝願楊國光繼續以老牛精神,在畫壇上開闢更新的天地,攀登更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