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源
清宣統元年(1909年),洋布店歇業,回鄉在鎮江開了一爿電鍍店,專營各種首飾鍍金和鍍銀等業務。不久,又回到上海,在猶太人辦的裕康洋行做帳房。因業務關係,結識了威靈洋行職員葉友才和久記木行跑街袁宗耀。民國3年(1914年),他們3人決定仿製美國奇異公司製造的電扇,向親戚籌借百餘銀元,購買一台仿樣機。沒有加工力量,他們就請白鐵店、銅匠鋪、翻砂作坊等協作。電氣裝配由楊濟川自己動手。用了半年時間,試製成功中國第一台電扇。民國5年2月,楊、葉、袁3人集資200銀元,在四川北路橫浜橋租屋數間,雇用六七個工人,創辦華生電器製造廠(現上海革新電機廠和華生電器總廠的前身)。因當時偷電之風盛行,電流限制表搶手,楊濟川就暫停電扇生產,花9兩銀子買了一隻進口舊電流限制表進行研究,並仿製成2隻防偷電的電流限制表,經蘇州電燈廠試用,效果頗佳,銷路甚好。民國6年,楊濟川又設計製造出中國第一台三相交流變壓器和直流發電機。民國11年6月,該廠生產的8千瓦直流發電機、60安電鍍發電機、15千伏安變壓器、配電盤、電流限制表等產品,在上海總商會舉辦的商品展覽會獲優等獎和金質獎章。民國13年,重新開始生產電風扇,當年就生產出1000餘颱風靡海內外的“華生”牌電風扇。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遠銷南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華生電扇的問世,打破了美商奇異電扇獨占中國市場的局面。民國18年,華生電扇產量達萬台,更使奇異電扇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大為減少。當時,華生電扇、華通開關、華德燈泡,在上海電器行業中並稱“三華”,馳譽全國。為此,美商千方百計想把華生牌子搞掉,曾向楊濟川表示,願出50萬美元收買華生商標,遭拒絕。美商又想用跌價傾銷的辦法扼殺華生電扇,也以慘敗告終。民國19年,楊濟川獲得電氣工程師證書。民國20年5月,鄒韜奮先生以“落霞”筆名,撰寫了一篇題為《創製中國電風扇的楊濟川君》的文章,在《生活》周刊第6卷第23~25期連載,表彰楊濟川自勵奮發的事跡。民國25年,華生電扇進入全盛時期,年產量達3萬餘台。民國26年,抗戰爆發後,他將200多名職工,2000噸設備和一批原材料,用40艘木船運往漢口。民國27年又遷往重慶,生產變壓器、發電機、電扇和其他抗日軍用品。民國34年抗戰勝利,他將全部物資運回上海,但只剩下200多噸,僅為離滬時的1/10,只能慘澹經營。上海解放後,在華東工業部領導下,他改變工廠生產方向,改進企業管理體制,逐步恢複製造交流發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使生產蓬勃發展,為建國初期經濟的恢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1952年病逝於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