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被子植物為主線,闡述了植物體的形態特徵、解剖結構、個體發育過程中器官的形態發生及胚胎形成特點;介紹了植物的多樣性與分類的基礎知識,植物界的系統進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科,以及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內容,圖文並茂。每章後尚附有本章小結和多類型的思考題,書後還有實訓(綜合實訓)和附錄,突出套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錄
緒論1
一、植物及植物的多樣性1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的作用2
三、植物學的研究內容及其分支學科3
四、學習植物學的目的和方法4
第一章植物細胞與組織6
第一節細胞的基本特徵7
一、細胞的基本概念7
二、細胞的化學組成7
三、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原生質9
四、植物細胞的基本特徵10
第二節植物細胞的形狀及基本結構11
一、植物細胞的形狀和大小11
二、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12
三、原生質體12
四、細胞壁22
第三節植物細胞後含物27
一、貯藏的營養物質27
二、晶體28
三、次生代謝產物29
第四節植物細胞的增殖30
一、細胞周期30
二、有絲分裂31
三、減數分裂33
四、無絲分裂35
五、細胞生長和分化35
六、細胞全能性35
七、細胞死亡36
第五節植 物 組 織37
一、組織與器官的概念37
二、植物組織的類型37
三、維管束50
本章小結51
思考題53
第二章植物種子和幼苗56
第一節種子的結構和類型56
一、種子的結構56
二、種子的類型57
第二節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類型59
一、種子的萌發59
二、幼苗的類型61
本章小結63
思考題63
第三章植物的營養器官66
第一節根的形態和構造66
一、根的生理功能66
二、根和根系的種類66
三、根尖分區及生長動態67
四、根的結構69
五、側根的形成74
六、根瘤及菌根75
七、根的變態(課堂實訓)77
第二節莖的形態和構造80
一、莖的生理功能80
二、莖的基本形態81
三、芽與分枝82
四、莖尖分區及生長動態84
五、莖的構造85
六、莖的變態96
第三節葉的形態和構造98
一、葉的生理功能99
二、葉的基本形態99
三、葉的解剖結構104
四、葉的壽命及落葉110
五、葉的變態111
本章小結112
思考題113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器官119
第一節花的發生及組成部分119
一、花芽的分化119
二、花的組成部分120
三、花的結構特點126
四、植株性別及在生產中的意義127
五、花程式與花圖式128
六、花序129
第二節花葯和花粉粒的發育和構造131
一、花葯的發育與構造131
二、花粉粒的發育與構造132
三、花粉粒的壽命135
第三節胚珠和胚囊的發育與構造135
一、胚珠的發育與構造135
二、胚囊的發育與構造136
第四節開花、傳粉和受精138
一、開花138
二、傳粉138
三、受精作用140
四、受精的選擇性141
五、外界環境對傳粉、受精的影響141
第五節種子和果實142
一、受精後花各部分的變化142
二、種子的發育142
三、無融合生殖和多胚現象145
四、果實的形成和類型146
五、種子和果實的傳播149
本章小結151
思考題151
第五章植物的分類與進化154
第一節植物分類的基礎知識154
一、植物分類的方法154
二、植物分類的單位155
三、植物的命名法規155
四、植物檢索表的編制與使用156
第二節植物界的基本類群156
一、低等植物157
二、高等植物166
第三節植物進化概述173
一、植物界的發生階段173
二、植物界各大類群的進化歷程173
本章小結174
思考題174
第六章被子植物的分類及常見植物176
第一節被子植物的分綱176
第二節雙子葉植物綱的主要科176
一、木蘭科(Magnoliaceae)176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177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178
四、蓼科(Polygonaceae)179
五、葫蘆科(Cucurbitaceae)179
六、薔薇科(Rosaceae)181
七、山茶科(Theaceae)183
八、錦葵科(Malvaceae)183
九、大戟科(Euphorbiaceae)184
十、豆科(Leguminosae)185
十一、楊柳科(Salicaceae)186
十二、葡萄科(Vitaceae)188
十三、芸香科(Rutaceae)188
十四、無患子科(Sapindaceae)189
十五、傘形科(Umbelliferae)190
十六、菊科(Compositae)190
十七、茄科(Solanaceae)192
十八、旋花科(Convolvulaceae)193
十九、唇形科(Labiatae)194
二十、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94
二十一、木犀科(Oleaceae)195
二十二、桑科(Moraceae)196
第三節單子葉植物綱的主要科197
一、百合科(Liliaceae)197
二、禾本科(Graminae)198
三、天南星科(Araceae)200
四、石蒜科(Amaryllidaceae)200
五、莎草科(Cyperaceae)201
六、蘭科(Orchidaceae)202
七、棕櫚科(Palmae)202
本章小結204
思考題205
第七章裸子植物的分類及常見植物
(選學)208
第一節蘇鐵綱(Cycadopsida)208
蘇鐵科(Cycadaceae)208
第二節銀杏綱(Ginkgopsida)209
銀杏科(Ginkgoaceae)209
第三節松柏綱(Coniferopsida)210
一、松科(Pinaceae)211
二、杉科(Taxodiaceae)214
三、柏科(Cupressaceae)216
第四節紅豆山綱(紫杉綱)
(Taxopsida)218
第五節買麻藤綱(倪藤綱)
(Gnetopsida)220
本章小結222
思考題223
第八章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226
一、野生植物資源的類型226
二、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227
三、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層次227
四、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工作
要點228
五、我國野生植物資源的利用現狀228
六、制定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
合理規劃229
七、我國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
趨勢230
實訓231
實訓一光學顯微鏡的構造及使用技術231
實訓二植物細胞結構的觀察與植物繪
圖技術233
實訓三葉綠體、有色體及細胞後含物
的觀察235
實訓四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236
實訓五植物組織的觀察238
實訓六根尖及根初生結構的觀察240
實訓七根次生結構的觀察241
實訓八莖的初生結構觀察242
實訓九莖的次生結構觀察243
實訓十葉的結構觀察244
實訓十一花葯和子房結構的觀察246
綜合實訓一植物標本的採集及製作
技術246
綜合實訓二野生資源植物的識別和
測定技術249
綜合實訓三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技術250
綜合實訓四常用植物製片技術252
附錄256
附錄一植物材料常用的染色液及配製256
一、1%乙酸洋紅溶液256
二、苯酚品紅溶液256
三、碘碘化鉀溶液256
四、蘇丹Ⅲ乙醇溶液256
五、番紅溶液256
六、固綠溶液257
七、苯胺藍溶液257
八、橘紅G溶液257
九、蘇木精溶液257
附錄二植物材料常用的各級乙醇配製257
附錄三植物材料常用的固定液及配製258
一、福馬林液258
二、FAA固定液258
三、卡諾液258
四、納瓦興液258
五、桑弗利斯液258
參考文獻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