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紀伯倫棚屋是麥克心中的巨慟。
三年前,小女兒梅西在山間那個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跡斑斑的紅裙子如影隨形時常在麥克眼前浮現……
就在一個郵差無法送信的風雪天裡,麥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來信,邀他去棚屋見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們對上帝的稱呼。這是殺害梅西的兇手精心設計的陰謀?是一場不懷好意的邪惡玩笑?還是真的來自上帝的邀請……
你是否願意深入記憶中最黑暗痛苦處,尋找真正的愛與救贖?
榮譽影響
★超越《達·芬奇密碼》創造的所有紀錄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1名71周
★持續3年位居全美各大暢銷書榜前3名
★35種文字風靡全球100多個國家
★榮獲英、法、俄、德、意、西、葡等15國“年度最感人圖書”
★感動整個美國與歐洲的心靈巨慟
作者簡介
威廉·揚(William P.Young) 1955年生於加拿大一個傳教士家庭。幼年隨父母至紐幾內亞高地一個
原始部落傳教,少年時返回家鄉進入神學院就讀,成年後移居美國。從事過保險、建築、創業基金、電信、銷售等多種行業。因婚姻遭遇坎坷,開始接受心理治療,試圖同妻子與家人和解。2003年宣告破產,房子也被拍賣,只好白天在朋友經營的小科技公司任職,晚上兼職以度時日。威廉常年保持寫作的習慣,但只是給朋友看看。妻子力勸他為兒女寫下內心經歷的情感滄桑,以及對信仰、感恩、寬容的看法,於是寫出《棚屋》初稿,並向出版社投稿。結果連遭26家出版社拒絕,只得與兩位好友成立了一家出版社自費出版《棚屋》。沒有廣告,沒有媒體宣傳,完全依靠讀者的口口相傳,出版半年後,竟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正如《紐約時報》給予的崇高讚譽:“沒有媒體的狂轟濫炸,沒有奧普拉的推薦,全憑民間的口口相傳,《棚屋》創造了銷量超過1000萬冊的奇蹟。” 至今,《棚屋》已被翻譯為35種文字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開發行。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殊途同歸
“我聽見以為智者說,生命的中途有兩條岔路。我選擇人跡罕至的那一條,從此每日每夜都不雷同與虛度。——拉里 諾曼《向羅伯特 弗羅斯特致歉》”
第二章 天色漸黑
“使我們孤獨至深的是心中的秘密。——保羅 托奈爾”
第三章 引爆點
“與孩童相伴可以使靈魂得到淨化。——費奧多爾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四章 巨慟
“悲痛是兩座花園之間的牆。——卡里 紀伯倫”
第五章 誰要來吃晚餐
“我們慣於抹掉可能有助於減輕罪責的證據。這是因為我們都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斷,因此不去加以證實。以這樣的方式形成的任何東西都不配稱之為真相。——瑪麗琳 羅賓遜《亞當之死》”
第六章 烤制一個π
“不管上帝有何威力,他的首要特徵絕不是高高在上的全能者——身居絕對主人的地位,而是將自己置身於人類的層面,讓自己受到局限。——雅克 埃呂爾《無政府狀態與基督教》”
第七章 碼頭上的上帝
“讓我們祈求人類絕不要逃離地球,去別的地方傳播邪惡。——C.S.劉易斯”
第八章 誘人的早餐
“生長意味著變化,變化包含著風險,從可知步入未知。——無名氏”
第九章 很久以前,遙遠的地方有個花園
“即使尋找到另一個伊甸園,我們也無法完全樂在其中,更無法永遠待在那裡。——亨利 凡代克”
第十章 涉水而行
“新世界——寬廣的地平線。
睜開你的眼睛,看見這是真實的。
新世界——渡過那令人驚恐的蔚藍的波浪。——戴維 威爾科克斯”
第十一章 大法官
“無論是誰,膽敢自命為真理和知識的評判者,都會被諸神的笑聲淹沒。——愛因斯坦”
“啊,我的靈魂……為他預備好了,他知道如何尋根問底。——T.S.艾略特”
第十二章 怪獸腹中
“人類為惡如此欣然而徹底,莫過於出於宗教信念而為惡。——布萊斯 帕斯卡爾”
“一旦廢黜上帝,政府就變成了上帝。——G.K.切斯特頓”
第十三章 打開心扉
“謊言有無限的組合方式,但真相只有一種存在狀態。——讓 雅克 盧梭”
第十四章 上帝是動詞
“上帝是一個動詞。——巴爾敏斯特 富勒”
第十五章 狂歡
“你可以吻別家人和朋友,與他們遠隔千山萬水,但同時你在心裡、頭腦里、身體裡帶著他們同行,因為你並不只是生活在一個世界上,而是一個世界居於你之中。——弗里德克斯 布切納《說出真相》”
第十六章 梅西回家
“全能的上帝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給予他的每個孩子。
他不是把自己分配給孩子們,而是完整地把自己的全部給予每個孩子。——A.W.托哲”
第十七章 心的抉擇
“凡人間的悲傷,天堂都能治癒。——托馬斯 穆爾《來吧爾等憂鬱之人》”
第十八章 餘波蕩漾
“信仰不知自己正被引向何處,
但它知道並愛著這引路之人。——奧斯瓦德 錢伯斯”
後話譯
後記
評論
媒體評論:
★沒有媒體的狂轟濫炸,沒有奧普拉的推薦,全憑民間的口口相傳,《棚屋》創造了美國銷量超過1000萬冊的奇蹟。——《紐約時報》
★《棚屋》摒棄了宗教教條主義,甚至很少提及《聖經》,但它為人們理解苦難打開了另一扇門。——《今日美國》
讀者評論:
★《棚屋》這樣的小說是作家想像力與神學家激情的結晶,在對同時代人的影響方面,這本書比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毫不遜色!——尤金·彼得森(學者)
★我的眼眶泛淚,喉頭哽咽,一心只想到其他需要讀這本書的人。我也深信每一位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基瑞·沃克(學者)
★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書,但是朋友們,相信我,這不是!每當流行風潮來襲,我通常都任它隨風而逝,但說到《棚屋》,我不僅立刻跟上這股風潮,還不斷停下來呼朋引伴。——德魯·馬歇爾(節目主持人)
★《棚屋》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愛與寬恕帶給人的力量。—— 派屈克·M·羅迪(美國廣播公司艾美獎獲得者)
★引人入勝、峰迴路轉的情節完全超乎你的期待。讀這本書不可能無動於衷。—— 格雷爾·歐文 (知名作家)
★本書與生命中經歷過苦難的人特別有關。我真的認為《棚屋》可能成為療愈與鼓勵的根源,它將不會是你所期待的,它也許會令人不舒服,而且絕對不符合傳統,但我百分之百推薦這是本值得一讀的書。——蘇珊娜·克拉克 (公共神學研究者 )
★這本書會挑戰你,不管你的信仰與期待是什麼。 ——珍·彼得森 (美國讀者)
★《棚屋》從一個吸引人的犯罪懸疑故事開始,但後來變得更豐富。書中傳遞的訊息是舉世皆然的真理,這些真理透過故事來傳達是如此美麗……書中主角有許多情感上的傷口有待癒合,而當主角找到療愈的道路時,身為讀者的我也找到了。——珍妮特(美國讀者)
★這是我讀過的最喜歡的一本書。——喬丁·福斯特(12歲小讀者)
★是最近淚腺鬆弛了嗎?讀這本書,我哭了。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地獄,當你逐頁閱讀,這本書或許也會將你從那樣的地獄中救出來吧! ——本書日文版編輯
★《棚屋》是個非常動人的故事。不管你是否曾歷經人生重大的困境或疑問,本書都能帶給你極大的啟發與撫慰。——胡志強 (台中市長 )
★心理學家認為寬恕是德行中的德行,會原諒、寬恕他人的人可能是最快樂的人。《棚屋》的作者就是要幫助我們更快樂,並且能將快樂與他人分享。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負責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失落,有著我們自己的“棚屋”……如果一直拒絕回到內心所害怕的“棚屋”,就無法讓生命感受到希望、熱情與愛……若我們願意以愛與良善回應創痛遭遇,療愈便能發生。—— 蘇絢慧 (台灣馬偕醫院協談中心心理師)
★悲劇並不能提煉救贖,苦難,也往往成為隔離人的厚厚的牆。《棚屋》想做的,是化解這堵牆……這部小說為人類在苦難中的孤獨、困惑、憤怒與呼求,提供了一個清晰可信、誠懇欣慰的回應。—— 彭蕙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