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的變遷

1958年,嶧縣政府遷至棗莊鎮,棗莊成為嶧縣的新縣城。 1960年,撤嶧縣建縣級棗莊市。 2004年6月,棗莊市委市政府以及大部分市直機構西遷薛城區,形成了東西雙城的現代化城市。

最早的棗莊就是一個幾百人口的普通村莊,因村頭的一片棗林而得名,位於今北馬路以南、南馬路以北、解放路向東150米的平行線以東、東沙河以西,也就是今香港街西段、清真寺附近。
400年前,棗莊附近發現了煤炭,出現了許多小煤窯,自然就集聚了數千名窯工及家屬,大量的人員就需要吃住,從而帶動了服務行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集鎮,但地域仍限於上述範圍。
120年前,官商合辦的現代化煤礦--嶧縣棗莊中興公司投產,工人及家屬達數萬人口,從而形成了真正的城鎮--棗莊鎮,其範圍也擴張為今棗莊煤礦(含)以南、南馬路以北、東沙河以西、青檀北路以東,這個範圍一直維持到70年代初期。棗莊鎮的建制一直延續到1976年設立市中區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仍為嶧縣棗莊鎮。1958年,嶧縣政府遷至棗莊鎮,棗莊成為嶧縣的新縣城。
1960年,撤嶧縣建縣級棗莊市。1961年9月12日棗莊市升級為地級市,是山東省四個地級市之一,排名第四。此後20多年沒變,直到1985年之後其它九個地區陸續撤地建市,再加上新劃出的四個地級市,形成了現在的17個地級市。
2004年6月,棗莊市委市政府以及大部分市直機構西遷薛城區,形成了東西雙城的現代化城市。原來那個棗莊村,也早就淹沒在都市的變遷之中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