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是棉花上具有毀滅性的兩種病害,這兩種病害一經傳入發生,很難根除,而傳播蔓延迅速。

症狀表現

棉花枯黃萎病又叫“半邊黃”、萎蔫病等,都屬於維管束、土傳病害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輸導組織,造成全株發病,病株由於水分的輸送受阻表現出萎蔫症狀,同時葉片、株形等表現異常。 棉區發生枯黃萎病,可以引起葉片和蕾鈴的大量脫落,輕則減產10%,重則30-50%,且棉花的品質明顯下降。

棉花枯萎病症狀

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枯萎病的表現症狀 苗期發病多呈黃色網型,低溫時出現紫紅型或黃化型,陰雨突然轉晴變暖時出現青枯型病株。成株發病植株矮縮,葉片深綠變厚,葉緣向下捲曲。夏季高溫病株抽出新枝葉,出現畸形。秋季病勢加重,葉片從頂端向下枯死脫落,成為光稈,剖開莖稈維管束變成黑褐色。

棉花黃萎病症狀

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枯黃萎病

棉花黃萎病的表現症狀病株從下部葉片發病,逐漸向上蔓延,果枝上的病葉由內向外發展。初期病葉葉肉淡黃,隨後葉緣向上捲曲,葉肉變厚,後期葉肉變褐,焦枯脫落,僅剩葉脈,呈“雞爪狀”。剖開莖稈可見維管束變為淡褐色。

兩種病狀的典型區別

枯萎病是由下向上發展,也可沿頂端向下發展形成“頂枯症”,而黃萎病的症狀是自下而上逐漸向上發展,一般不形成頂枯;枯萎病病葉全部或局部葉脈褪色變黃,最後全葉變黃枯焦脫落,黃萎病病葉葉脈及附近葉肉仍表現綠色,葉片邊緣稍向上翻卷,但不易脫落;枯萎病其根、莖維管束為黑褐色,但黃萎病為褐色。最為明顯的區別是;黃萎病葉呈“西瓜葉狀”或“雞爪狀”斑。

防治方法

農業管理

1、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病品種是防病奪高產的根本途徑。

2、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如濃硫酸脫絨,抗菌劑“402”2000倍熱液悶浸等。包衣種子由於包衣劑中含有多種殺菌藥劑及農藥,也可有效的殺死病源菌,預防病害大發生。

3、合理輪作倒茬。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如小麥、玉米、穀類、綠肥等,都可以有效壓低土壤菌源,起到防病效果。尤其提倡水稻輪作,防病效果明顯。

4、加強田間管理。加強田間管理目的有兩個,即減少病菌傳播和提高植株抗性。具體做法:

(1)冬閒時期及時清除棉花地的棉柴、雜草及地面的剩餘棉花殘枝葉,防止病菌傳播;

(2)秋耕深翻,把表層病菌翻到深層,病殘體深埋地下,發酵分解,減輕發病;

(3)土壤消毒。結合灌溉可摻入高錳酸鉀等藥劑,對殺滅病菌有一定的效果;

(4)加強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尤其雨後及時中耕鬆土,散墒降濕,可降低病害發生;

(5)合理密植,嚴格防止棉株過密,影響通風透光,並及時整枝、化控,提高棉株抗逆性;

(6)及時到田間調查,一旦發現有零星病株,最好立即拔除,帶到田外銷毀;

(7)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實行氮磷鉀配方施肥,增強棉花抗病能力,減輕危害。同時根據棉花長勢,進行葉面噴肥,尤其避免後期出現脫肥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