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梭式皮帶機是焙燒車間乾選段的輔助設備。
工藝流程是:由焙燒爐運出的礦石靠31號皮帶機運到31號平台下的儲礦槽中,供給1--4號振動篩進行篩分,在貯礦槽中1號、2號、3號漏口可由礦石自然堆積達到漏礦的目的,把礦石供給振動篩。但4號漏口與31號頭部滾筒高度差太小,31號皮帶頭部滾筒也沒有具備抬高的條件,所以不能採用溜槽方式來達到4號漏口運料的目的,因此採用梭式皮帶機來給4號漏口運礦。當4號漏口需漏礦時,梭式皮帶移到31號皮帶機下部給4號漏口運礦,在4號漏口貯滿礦時或不需礦時,移動位置待開。因上述原因梭式皮帶機必須具備的特點:是靠皮帶機運送礦石又需走行機構做往復運動,即走行、傳動於一身 。
改進前的梭式皮帶機
原梭式皮帶機是由鞍礦設計院設計的,它共有5組走行輪,總長為12 .126m長。
原梭式皮帶機經過現場運行,發現存在很多問題:
①走行部分為單側傳動,這樣會產生走行不平穩,扭架子等現象。
②皮帶頭部傳動減速機與主動輪連線處無圖紙,無據可查。
③尾部滾筒採用滑動軸承,不符合現場使用要求。
④還存在架子長度及架子強度方面的問題。
現場採用的梭式皮帶機,是在礦山設計院原設計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造而形成的。它的長度為9.5m,有三組走行輪。存在的問題是:
①架子是焙燒車間自做的,無圖紙。
②減速機與電動機在一側,減速機最外部到頭輪軸承支座為1.2m。因懸臂過大,運轉時懸臂架子顫動。
③走行部分仍為原設計的單側傳動。
④尾部滾筒改為滑動軸承,但拉緊裝置已損壞,並且無圖紙修復。架體腐蝕嚴重。
總之,梭式皮帶機是焙燒車間存在的一個難題只能應付生產,要重新製作無架子圖紙,梭式皮帶機本身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焙燒車間提出了要改進梭式皮帶機的要求 。
改進方案
在改進梭式皮帶機過程中,我們同車間工程技術人員及現場工人,探討了梭式皮帶機的工藝情況和維修情況,了解梭式皮帶機的操作和存在的問題。又會同機動科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梭式皮帶機進行深入探討,並作出改進方案。在綜合原設計及現場使用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幾項改進方案:
(1)因梭式皮帶機長期工作在熱氣中,這樣皮帶架體腐蝕嚴重,所以提出加強架體的強度,把架體由16號槽鋼改為20號槽鋼。
(2)走行傳動儘可能採用中間傳動的方式,減輕走行的不平穩性,杜絕扭架子現象。
(3)減速機與頭部滾筒的距離縮短,並加固減速機架,減輕減速機運行時的顫動。
(4)採用傳動軸的方式,把電機移到減速機的對面,解決偏重問題。
(5)尾部滾筒採用滾動軸承,以獨特的滑塊、絲槓形式拉緊皮帶。
(6)增加抱閘減輕停車時對傳動設備的影響 。
總結
改進後的梭式皮帶機於1991年9月設備全停檢修期間安裝使用,至今使用狀況良好,沒有發生設備故障,順利運行,車間對這次改進,感到非常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