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80年,出生於山東費縣
2000年,就讀於濟南大學
2003年,創立濟南順凡科技有限公司
2006年,創立濟南益銘通訊器材有限公司
2006年,創立朋訊網
2009年,打造首機網B2C商城並與交通銀行簽約
創業歷程
三勺雞肉與校園小老闆相對於齊魯大地的商貿繁華,沂蒙老區除了蒙山的秀麗,就只有廣袤的土地。窮,讓這個出生在費縣農村的孩子,過早的有了想擺脫困境的渴望。至今,村裡的老人還記得,那個跨著籃子,沿街叫賣肥皂的小孩,也還記得那個昂著頭,推著和自己一般高的自製手推車賣冰棍的小孩。
2000年,梅鶴斌考上了濟南大學。這時的他,已不再是那個賣冰棍、賣年畫的小孩。大一時,競選院學生會主席的失敗,讓他放棄了“從政”的念頭,開始“重操舊業”。每天,他騎著破腳踏車,到各個學校推銷防盜門窗、廣告牌。經常是跑了一天,累得灰頭土臉卻一無所獲。幾個月下來,錢沒賺著,還欠了宿舍哥們1600元錢。怎么還清這一屁股的債和解決剩下一個月的生活費?為了一個月三十元錢的工錢和每天的兩頓飯,他找到了學校旁賣米線的強哥,並為他從中午一直工作到晚飯後。燙米線,調佐料,站了一天,滿身油污。最難為情的是,來吃米線的不少是同班同學,大家一來就喊“班長,來碗米線”梅鶴斌不知道臉往哪裡放,就暗地給他們說:“不叫班長呢,我就給你們放三勺雞肉,要亂喊呢,就只有一勺。”方法果然奏效,嘗到了甜頭的同學更是天天來。直到強哥發現並取消了他放雞肉的大權。
一次次的磨練,使他在困境中把夢想演變成掙扎求存的實際行動。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一家傳呼機批發通訊公司當兼職業務員。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從300元的底薪一路升到3000多元的業務員最高工資。老闆實在不敢再給他加錢了,終於答應賒銷給他一批貨讓他單幹。
2000年,對於並不富裕的學生來說,有個傳呼機,還是個很時尚的事。打點好學校的保全,他在校門口擺了一個攤。第一天就賣了26台傳呼機。以後,他每周擺一次,每台機子能賺30元,除去開支,他很快就還清了1600塊錢的債務,還略有贏餘。
就這樣,2002年,梅鶴斌在濟南大學開了第一家店,經營傳呼機、小靈通、手機配件等。“那時候,一塊水貨電池成本只需要十幾塊,轉手就賣一百多,可我從不賣水貨。”他固執的認為誠信是一個商人必備的品質。由於貨品好,服務周到,他的小店一個月就能賺5000多元,緊接著他在文化東路開了第二家店。可就在梅鶴斌躊躇滿志的時候,非典來了。2003年春天的這場意外,讓全國人民在為健康和生命擔憂的同時,也讓他的小店血本無歸。
“如何才能規避風險,經得起風浪?”小店雖然關門了,可創業的想法,卻像一棵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一刻都不停息的生長著。一節櫃檯與八杯酒
2003年9月,梅鶴斌回到濟南,身上只剩下不到5000塊錢。在山東做通訊器材的都知道,必須在舜井街紮下根才能站穩山東市場。梅鶴斌硬著頭皮找到了商場經理老郭。
“郭叔,我想要個檔口。”
“你有多少錢?”
“5、6萬吧!”梅鶴斌覺得自己簡直就撒了個彌天大謊,心提到了嗓子眼。
“5、6萬?這舜井街一個檔口就得幾萬,還想做生意,你打聽打聽誰沒個百八十萬的。你幹嘛的?”
“學生。”
“學生!瞎忽悠啥?走走走!”
梅鶴斌和商場經理的談話就這樣結束了。可正當他不甘心地在商場內轉悠時,一個南方人叫住了他:“我把這節櫃檯租給你吧,1500。”真是喜從天降,梅鶴斌很快租下了這節櫃檯專做CDMA手機。沒有足夠的錢擺真機,他就讓朋友從深圳批發了500元的包裝盒做為貨樣,有模有樣的擺滿了整個櫃檯。而當年在深圳的朋友,聽說他要單幹,更是全力支持。漸漸的,來他櫃檯看手機的客戶越來越多。就在他租下二樓的一個完整檔口的同時,第一筆大生意不期而至,而這筆單子竟與他第一次喝白酒有關。
朋友為他引見了一位需要大量CDMA手機的老總,有了這個客戶,梅鶴斌就能翻身了。老總不說話,往八錢的玻璃杯里倒滿了白酒,笑著說:“一杯一百台!”從未喝過白酒的他橫下心,仰頭,咕咚咕咚連喝了八杯。老總很爽快,把這個大單交給了他。送走老總,梅鶴斌出門抱著電桿就是一陣狂吐,來不及休息,他就踏上了晚上12點半去太原的火車,把那八百台機器拉回來。
慢慢的,梅鶴斌在舜井街也有了名氣。由於貨真價實,售後服務快捷,客戶的口口相傳為他迎來了山東甚至全國的客戶。到2004年9月,在成立濟南順凡科技有限公司時,他的C網業務已經做到了山東省的前三名。“最重要的就是從不賣假貨,市場不規範的時候,大家都賺錢;而當市場規範了,泡沫消失後,誠信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還要學會交朋友,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遠的財富。”
梅鶴斌的C網手機業務蒸蒸日上,而他絲毫沒有放鬆對市場的觀察,就在他感受到G網手機即將攻城略地時,梅鶴斌伸出了八爪魚的第一條觸腳。
2006年1月,梅鶴斌成立了濟南益銘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G網業務。“雖然,G網不如C網賺錢,但我必須在這裡有自己的身影。”公司業務一再擴大,梅鶴斌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團隊,整體出擊。而他卻把大部分心思花在了員工管理上,在招新員工時,更是有一個特殊的習慣“我一般不用城裡的孩子,來做業務員的,都是農村孩子。”倒不是梅鶴斌有偏見,只是他更看重員工身上吃苦耐勞,質樸的品質。
本來,他要是安心的守著兩家公司,日子過得也挺滋潤的。但梅鶴斌偏不滿足做二倒販子,這時,他伸出了他的第二條,第三條觸腳。
長期與手機廠商、經銷商、零售商合作,他打通了一條暢通無阻的利潤渠道,同時廣告市場的細分,也讓他看到了新的利潤空間。2006年3月,梅鶴斌創立了山東益眾傳媒有限公司,下設兩塊業務,一是通訊傳媒雜誌——全國唯一一本直接面對通訊手機廠家和經銷商的雜誌;二是中國通訊渠道網——專注通訊批發市場,註冊會員們可以在上面發布供求信息,了解全國手機價格、市場變化的最新動態,甚至還可以和當地的任何一家經銷商取得最快捷的聯繫。
梅鶴斌直接從高校招了一批畢業生,雖然年輕卻充滿激情。從雜誌的製版,到文章的編輯采寫,信息的收集,他們沒有可以模仿的對象,全靠自己摸索,熬夜是經常的事。雜誌印出後,又靠他們一本一本的去免費派發,通過發雜誌,不斷的收集反饋信息改良雜誌。就這樣,在辦到第7期的時候,終於有人打電話了,“怎么第6期沒收到啊?你們那個還不錯,訂全年的要多少錢啊?”當員工興奮地把這個訊息告訴梅鶴斌的時候,他突然有了一陣前所未有的輕鬆“我相信,我是對的。”
梅鶴斌在接受新浪網編輯採訪時說道,“我很感謝我的員工,在雜誌和網站盈利前,他們只能有七八百塊的基本工資,如果他們去別處工資肯定比這裡高。留在我身邊,不是因為我的個人魅力,而是因為我告訴他們,跟著我不是在打工,而是在創業,是在為自己打工,你們幹的將是全新的事業。”幫助年輕人做夢,讓他們感到被重視,有成就感,這也許是梅鶴斌能吸引人才並能管理好他們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每期都有四五十家廠家,經銷商在雜誌上做廣告,從最初的默默無聞到擁有眾多的註冊會員,梅鶴斌的雜誌和網站一直在成長。“我們暫時做的是山東版,年底會有包含整個山東省手機廠家、經銷商、零售商的渠道年鑑,只要是山東的通訊公司,在我們年鑑里都能找到。”明年,梅鶴斌將派出大批人馬駐紮北京,上海,深圳,鄭州等地,對當地的通訊市場,做深入的調查分析,做一本真正面向全國的通訊雜誌和真正屬於手機廠家、經銷商、零售商的B2B網站。
2009年,梅鶴斌又投資了大量的人力創建了首機網,首機網是山東通訊市場最大的產品網購專業平台,加入優勝電子商務聯盟後,順凡科技憑藉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方便快捷的售後等各項優勢,深得山東尤其泉城濟南網民的信任。
一個新的商業平台就這樣誕生了。梅鶴斌正在完成從“賣性價比(產品、服務)”到“賣平台”的完美一躍。
個人生活
生活中梅鶴斌頗顯沉默,不抽菸、不泡吧,除了工作唯一的嗜好就是旅遊。他的私人生活相對封閉,只是在不斷地與外界打交道中學會了圓滑與妥協。
06年的5月,梅鶴斌自助去了西藏。一個月的行程,花了不到3000元,其中還包括捐給一個西藏孤兒院的300元。
搭便車,住通鋪,他一直處於亢奮中。在去西藏的路上,不時能看見磕長頭的人,在大昭寺門前也擠滿了朝聖者。他們用原始的方式叩拜、祈禱,一路風塵僕僕,只為了心中堅不可摧的信仰。而對於梅鶴斌來說,每次旅行都是一次從身到心的蛻變,身體得以馳騁,心靈得以安頓。
“我只是努力的生活,勇敢的走著,在路上,收穫希望……”
媒體報導
商界雜誌 從賣性價比到賣平台舜網梅鶴斌:贏在大學時代起跑線上的80後創業者
齊魯周刊梅鶴斌:我曾是個校園小老闆
新浪讀書濟漂十年(寫給打拚漂在城市裡夢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