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耶35

梅西耶35

梅西耶35,疏散星團 M35(NGC 2168),類型‘e’,位於雙子座。

M35M35
M 35
疏散星團 M35(NGC 2168),類型‘e’,位於雙子座
赤經06 : 08.9(小時:分)
赤緯+24 : 20(度:分)
距離2.8(千光年)
視亮度5.3(星等)
視大小28.0(角分)
由Philippe Loys de Chéseaux在1745-46年發現。1750年以前被John Bevis獨立地重新發現。
疏散星團M35是由散布在滿月大小區域(30')內的上百顆恆星組成的(其中Wallenquist數出了120顆亮於13等的恆星);Sky Catalogue 2000.0和Uranometria 2000.0第一版給出成員星為200顆,Uranometria 2000.0第二版修正為434顆,而Cudworth(1971)數出了513顆可能的成員恆星。它的距離為2,700(WEBDA)或2,800光年(Sky Catalogue 2000.0),因此對應的真實直徑約為24光年;它的中心密度約為每立方秒差距6.21顆恆星。部分學者估計了更大的直徑,達到46'(H. Shapley,1930)。它正值中年,年齡約為1億年(WEBDA給出的數值為9千5百萬年,Sky Catalogue 2000.0為1億1千萬年),包含了一些後-主序星階段的恆星(包括幾顆光譜型為晚G型到早K型的黃色和橙色巨星)。其中最熱的主序星光譜型為B3(Sky Catalogue 2000.0),所有資料來源都將其歸類為Trumpler III,3,r型。它正以5千米/秒的速度向我們接近。
M35的發現者通常被認為是Philippe Loys de Chéseaux,他在1745或1746年觀測並且記錄了這個天體。它也被印在John Bevis的Uranographia Britannica一書中,這本書完成於1750年,因此這位天文學家一定是在此之前獨立地發現了這一天體,可能在De Chéseaux之前,也可能在他之後。Charles Messier也承認了Bevis的發現,他在1764年8月30日記錄了這一天體。
在比較良好的觀測條件下,即使用肉眼也可以容易地在雙子座三顆“足星”附近發現這個星團。最小的光學儀器就可以分解其中較明亮的恆星,在低倍率下展現出一副壯麗的景象,一個恆星分布相當均勻的、接近圓形的星團。在望遠鏡中,倍倍率和廣角目鏡觀測M35的效果最佳。
擁有更大望遠鏡的愛好者可以看到它的暗淡鄰居,NGC 2158(出現在我們圖片的左上方);它位於M35西南側,間距僅15角分左右。亮度約8.6等、角直徑約5角分的NGC 2158,包含了更多恆星,也更緊密,老齡是M35的10倍以上,距離是M35的5倍以上(Sky Catalogue 2000給出的數據為16,000光年左右),由於是由老年恆星構成的,它的光線主要由黃色恆星主導;最熱的恆星光譜型為F0。因為這些性質,NGC 2158一度被認為是球狀星團的候選者。
更向西一點,距離M35約50角分處,可以找到暗淡的疏散星團IC 2157。它的總視星等為8.4,視直徑為8角分,大小與亮度都與NGC 2158相似,但包含的恆星要少得多;IC 2157是一個稀疏的星團,包含了一些極熱的年輕OB恆星。廣角光學設備可以在一個1.5度左右的視場中同時顯示出全部三個星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