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菉鎮

梅菉鎮(1996年改為街道辦事處)是吳川市(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交通中心。早在明朝已建立“梅菉”圩場集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簡介

1994年5月,廣東吳川撤縣建市,吳川市治在梅菉鎮。
梅菉鎮(1996年改為街道辦事處)是吳川市(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交通中心。早在明朝已建立“梅菉”圩場集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地理環境

梅菉鎮位於鑒江之東,西北有袂花江、三丫江、梅江(小東江)三條支流從隔海——圍蘭勇匯入鑒江,全鎮總面積13平方公里。東鄰博鋪,南接大山江,西與振文隔江相望,北與長岐毗鄰,東南距南海3公里。

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季風明顯,冬暖夏涼,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宜人。

交通

水路通航,上至化州、高州、茂名,下通黃坡、吳陽,從沙角漩入南海,貨物可運至廣東湛江、海南、廣州以及港澳。本鎮之西有條“竹欄街”古有盛名,過去上游信宜、高州、化州等地山貨、竹木排筏漂流至“竹欄街”碼頭泊岸,集散堆放銷售,再用三桅帆船轉運出海外供應。陸路交通有廣(州)湛(江)國道325幹線經梅菉鎮之東縱貫而過,還有梅(菉)化(州)、梅(菉)塘()、梅(菉)蘭(石)等支線公路環貫全境,水陸交通方便。

歷史沿革

梅菉,原為圩名。最初在梅菉頭集市。明天啟年間(1621~1627),(一說為明萬曆22年[1594]前)遷至龍窖(即今梅菉鎮向陽市場附近)集市,統稱為梅菉圩。據《梅菉志》(稿)載:“本梅姓、陸姓創始,故曰‘梅陸’圩。亦曰‘梅祿’、‘梅綠’、‘梅菉’。”另有傳說:此地古為江心島,在唐代已有太平、龍窖、鋪腳三圩,明嘉靖至天啟間三圩合併,知府梅良道在島內遍種梅花,將合併的三圩改為“梅祿圩”,今有梅姓食朝祿之意,後變“祿”為“菉”,沿用至今。
梅菉原跨茂名、吳川兩地。茂名縣地約占十分之六、七,吳川縣地約占十分之三、四,自蔗坡逆南而東至壙基頭止為茂名地,從水口坡以北至伏波廟前(即石橋街)以及鑒江對岸的圍蘭勇為吳川地。又載:“東自塘基頭赤水司署前,北至石橋街、漳洲街等處,南至南畔街(雞行街)魚行街界,其中錯雜者如劉家巷、打銅街為茂地互有吳地;康岐樓吳地又互有茂地。”
清乾隆元年(1736),高州府設督捕通判署於梅菉,稱為梅菉分府。
民國元年(1912),改為茂名縣第五區。
民國15年(1926),梅菉劃為獨立市,下轄康寧、義平、同德等鎮。
民國21年(1932),設梅菉市管理局,隸屬廣東省民政廳。下轄義平、太同、海瀾、德新、康寧等5個鎮。鎮下設36個保,保下設305個甲。後將5個鎮合併為2個鎮,即同德鎮、康平鎮。
民國22年(1933),廣東省南路行政綏靖公署駐梅菉。
民國36年(1947),茂名縣劃三民、覃博、梅博三個鄉和電白縣劃出王村港鄉歸梅菉市,改署梅茂縣,縣治梅菉。
1950年4月,設立高雷區梅茂縣梅菉鎮政府,全鎮管轄7個行政街和3條行政村。
1952年4月,原吳川縣與梅茂縣合併,稱吳梅縣,縣治梅菉;1953年4月,改復吳川縣,縣治仍在梅菉。
1958年9月,梅菉鎮改稱人民公社;1961年3月,梅菉人民公社劃分梅菉,大山江兩個公社。
1964年6月,梅菉公社更名為梅菉鎮,管轄梅嶺大隊、梅菉頭大隊、博鋪大隊、圍蘭勇大隊及瓦窯、躍進、向陽、東升、紅旗、新文、永紅等居委會(1973年增加紅新大隊是由於興建塘尾分洪工程時,遷安塘尾下坡等村民到魯巴山設紅新大隊,劃歸梅菉鎮管轄)。
1979年7月,劃出博鋪大隊的曾屋、楊屋、竹根頭、東嶽、水清、龍屋等以及山腳、梅菉頭大隊,成立附城公社。
1981年2月,撤銷各公社革命委員會名稱,梅菉復名鎮人民政府,同年11月,附城公社復並歸梅菉鎮。1984年12月,梅菉鎮又劃分梅菉、博鋪2個鎮。
1990年,梅菉鎮下轄14個管理區,61個村(居)民委員會,269條自然村、街道。全鎮戶數17869戶,總人數79087人,其中:男性41412人,女性37675人,總耕地面積788.8畝,其中:水田381.9畝,坡地406.9畝,魚塘1238畝。
1994年5月,吳川撤縣建市,梅菉鎮改為吳川市梅菉鎮人民政府。199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文,梅菉鎮人民政府改稱梅菉街道辦事處,對外仍沿用梅菉鎮人民政府的職能和印鑑,至2002年4月,梅菉鎮人民政府正式更名掛牌為梅菉街道辦事處,對外行使街道辦事處的職能和印章。
據統計,2000年全鎮總戶數33556戶,總人口114068人,其中:男性60458人,女性53610人,總耕地面積467畝,其中:水畝206畝,坡地261畝,魚塘面積1394.4畝。從2000年與1990年的總戶數、總人口相比;戶數增加15687戶,增加88%,人口增加34981人,增加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