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寺現存殿堂多為明清以後所建,其中最大的是波羅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稱波羅頂,工藝、結構精巧,寺內香火盛時、寺外卻不見一絲煙縷,寺內也空氣新鮮。其奧妙在香菸順著螺旋形藻井盤旋而上,自然擴散。這項利用建築形製造成空氣流通的技術是建築技藝上的一項創造,顯示了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殿後古木參天,殿頂卻不留一片落葉,也可能與波羅頂形成的氣流有關。
靈光寺內有慚愧祖師佛像。祖師像雕刻精細,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意味,是嶺南文物中之珍品。
靈光寺門前有二十多米高的古柏四株,凌空拔地,卻二枯二榮,雙雙挺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據郊《陰那山志》記載其中三棵是唐代開山祖師慚愧僧親手所植。不久就枯死一棵。隨者歲月流逝,右側一棵又落葉枯乾。但奇妙的是,所謂的“枯”柏,竟不朽不腐,且能升高長大,榮者翠綠如墨,枯者鐵木錚錚,其原因據說是外枯里不枯,故能生長照舊。
寺宇所在陰那山峰如五個手指,俗稱“五指峰”,可沿石梯盤旋而上。沿途小橋流水,竹籬茅舍。放眼遠眺,盡處可見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水匯流,左右有香爐、白居二峰,接近五指山頂處有仙人橋,長僅一米多,橋面狹窄,橋下即是百丈深谷,跨過仙人橋,不遠就是峰頂。可看莽莽雲海,觀紅日噴薄,及遠眺潮州的湘州湘子橋。西南不遠,是湯坑溫泉,中國第一座地熱發電站就建在那裡。
靈光寺現任方丈瑞基法師,70歲,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梅縣區佛教協會會長,市、區、鎮人大代表。現任監院釋真悟,39歲,廣東興亭人,梅縣區佛教協會副會長,區政協常委。
相關詞條
-
梅縣靈光寺旅遊區
"梅州市梅縣區靈光寺旅遊區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居--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占地一萬二千多畝,""以佛教文化為主線,融佛教、生態、探險、茶文化""於一體。 靈...
-
靈光寺[廣東省梅州市靈光寺]
梅州靈光寺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村陰那山五指峰西麓半山海拔約500米處,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 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 該寺原名聖壽寺,相傳為...
景區簡介 歷史發展 名稱由來 景觀建築 寺內格局 -
靈光寺
靈光寺,位於雁洋鎮境內的陰那山麓,離梅州城45公里。是廣東省五大名寺之一。創始人為唐高僧潘了拳,他於鹹通二年(861年)圓寂後,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
簡介 主要景觀 交通指南 -
嶺南靈光寺
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梅州靈光寺坐落於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陰那山腰海拔約500米處。
歷史淵源 寺院介紹 -
梅縣
梅縣區是廣東省梅州市的市轄區,中央蘇區縣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環接梅江區,東鄰大埔縣,西界興寧,南連豐順縣,北接蕉嶺縣。 始建於秦朝,北宋開寶四年(97...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廣東梅縣
梅縣在廣東省東北部,梅州市中部,東北與福建上杭、永定縣接壤,東西寬70公里,南北長110公里,地處閩粵贛3省之要衝。縣人民政府駐程江鎮。總面積約2000...
地理位置 環境 現狀 -
廣東梅州
(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隸屬潮循道。民國14年(1925...,設定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共...;1965年0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廣東梅州[廣東省地級市]
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隸屬潮循道。民國14年(1925)隸屬東江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共7縣;1952年...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