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華[紡織工程技術專家]

梅建華[紡織工程技術專家]

梅建華,人名。主要有紡織工程技術專家、書法家和畫家。其中,以紡織工程技術專家梅建華最為著名。他是開清棉新技術開拓者之一。先後參與A系列和FA系列開清棉設備、工藝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發明了上抓式自動抓棉機,使清棉工人擺脫了繁重體力勞動。和研究人員一起成功研製了中長化纖清棉混合設備機組,提高了不同組分化纖的混合精度。參加國家“八五”科技攻關,合作研製成功國產清梳聯設備,縮短了棉紡清梳工序流程。與機械廠合作,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研製出第一套國產水刺工藝生產線,為中國水刺非織造技術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紡織工程技術專家

個人履歷

1931年8月1日出生於湖北省黃陂縣

梅建華 梅建華

1948年-1952年武漢江漢紡織專科學校學習1952年-1953年8月 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畢業

1953年8月-1956年2月 上海國棉十一廠技術員

1956年2月-1969年8月 紡織部紡織科學研究院技術員、工程師

1969年8月-1970年3月 湖北安陸縣五七農場勞動

1970年3月-1978年7月 湖北安陸棉紡廠清棉車間技術員

1978年7月-1983年紡織部紡織科學研究院紡織所紡紗組組長

1983年-1997年紡織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1988年-1991年兼任紡織科學研究院勞動保護研究所所長

1997年一2004年6月 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生平簡介

開清棉設備 開清棉設備

梅建華,1931年8月1日出生於湖北省黃陂縣,幼年時隨父母遷入武漢。1948年國中畢業後考入武漢江漢紡織專科學校(新中國成立後改名中南紡織專科學校),1952年併入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攻讀棉紡專業。1953年8月畢業,分配到上海國棉十一廠任清棉保養技術員。工作勤奮踏實,經生產實踐熟悉了清棉生產工藝和保全保養維修技術,較好地完成了任務。1955年起,擔任清棉、梳棉、並粗三個工序的設備保養負責人。

1956年3月,紡織工業部委託華東紡織管理局副局長張方佐組團,從上海抽調一批骨幹技術人員赴京籌建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梅建華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進院後分配在棉紡室清棉組,在組長張永椿的領導下,參加的第一個科研項目為“清棉機打手性能的研究”。梅建華作為主要研究人員之一,提出了集三葉打手和梳針打手的優點於一體、打梳結合的新型綜合打手,在京棉三廠清棉機上試驗取得成功,1959年鑑定後至今還在清棉機上廣泛採用。從此,梅建華與開清棉工程技術的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個人生平

1958年初,被錯劃成右派,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專心投入科研工作,1959年9月摘掉了右派帽子。

1960-1964年,他與北京紡織研究所祝堯封等同志一道,開創性地研究成功上抓式自動抓棉機和混棉機;

1965-1968年,參加了棉紡A系列清棉設備的選型、定型工作。該項目在上海國棉十廠進行,他負責樣機的試驗工作。該設備隨後安裝在紡織研究院試驗工廠進行全流程一條龍生產試驗,梅建華參加了清花工藝試驗,最後負責寫出工藝實驗研究報告。

1969年,紡織科學研究院被撤銷。同年8月,梅建華下放到湖北省安陸縣“五七”農場勞動。1970年初,他被調往安陸棉紡廠清棉車間工作,先為工人,安裝設備,後任技術員。由於長期在生產第一線,培養鍛鍊了他的實際動手能力,使他在以後的科研生涯中能親自動手解決許多疑難問題。在安陸棉紡廠八年,他一方面為用好、開好、管好A系列設備做了大量工作,為新型清花設備在國內推廣使用作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又在車間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改進了一套下腳聯合機,減輕了回花車間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勞動條件,深受工人歡迎。

1975年,他又提出了取消A092雙棉箱及用氣流配棉機組取代電氣配棉裝置的建議。該項目與鄭州紡織機械廠合作取得了成功,該氣流配棉機組隨後在國內各地推廣套用。他以勤奮樸實的實幹精神,贏得了工人的愛戴,在安陸棉紡廠工作的八年期間,有五年被評為車間和廠級先進工作者,並在1977年被廠方推選參加紡織部在上海召開的全國紡織工業科研技革經驗交流會。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以後,紡織科學研究院恢復重建,同年7月,梅建華調回北京;1979年1月獲得平反,恢復名譽;

1980年1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9-1983年,他主持“中長化纖清棉混合設備的研究”課題取得成功;

1983-1997年,任院副總工程師,在此期間,協助院長開展院內科技體制改革試點;1985年,負責院紡織試驗工廠的規劃及籌建工作,全面組織毛紡、合纖、印染、塗層等設備的基建和安裝;1988年該院籌建勞動保護研究所,梅建華被任命為所長。

1985-1987年,梅建華除在院內負責上述工作外,仍未放棄課題研究,並作為一線研究的負責人,參加了國產FA系列棉紡全流程設備的工業化試驗。1988-1991年,在無錫馬山紡機試驗中心對新試製的清梳聯合機進行試驗。

1991-1996年,已辦了退休手續的他,再次投入清梳聯合機“八五”國家攻關項目的研究,歷時五年,使這套研製歷時30多年沒有完全過關的關鍵設備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產業用紡織品作為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為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紡織研究院決定成立纖維材料複合基工程中心,並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在北京廊坊建立水刺無紡布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即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1997年,年已65歲的梅建華,再次被委任為總工程師。他從基本建設到擴大再生產,傾注了大量心血,一乾又是八年,直到2004年6月,他74歲時才離開工作崗位。他為水刺技術的開發和水刺設備的國產化做了大量工作,為水刺技術的進步作出了貢獻。

獲得榮譽

清梳聯 清梳聯

1984年,梅建華被評為全國紡織系統勞動模範,同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85年9月出席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1988年被評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2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還曾擔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十、第二十一屆理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技術改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空調、除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粉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發明上抓式自動抓棉機

自動抓棉機 自動抓棉機

傳統的混棉餵棉工序,是在五台混棉機組前排放20多個棉包,需兩名擋車工用手把原棉撕成小塊餵入機台。每班每人要餵入2500公斤棉花,體力勞動十分繁重,且塵土短絨飛揚,勞動條件很差。1958年,在大搞技術革新的熱潮中,不少工廠研究自動抓棉機,有上抓式、下抓式、側抓式等多種形式。當時國外已有自動抓棉機使用,但均為下抓式,且機構比較複雜。梅建華調研分析國內外有關資料後,提出了採用上抓式的構想,得到清棉組組長張永椿的支持。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梅建華親自設計了實驗樣機,並在院試驗工場試驗,初步取得成功。為結合生產實際,領導決定與北京紡織研究所、京棉二廠合作。

北京研究所派出祝堯封、京棉二廠派出多名老師傅,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大量改進後取得成功。投入生產使用後,原棉混合質量出現問題,為此又進一步研究設計了一台橫鋪直取的自動混棉機與抓棉機配套使用。經過四年艱苦奮鬥,一套國產的A005型自動抓棉機和A006型自動混棉機終於誕生了。它使清棉工人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了勞動條件,提高了混棉質量。這套設備還具有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等特點,深受工廠歡迎,1964年通過鑑定後很快在國內推廣套用。上抓式自動抓棉機獲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

研製長化纖清棉混合設備

單軸流開棉機(清梳聯工藝) 單軸流開棉機(清梳聯工藝)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化學纖維套用迅速發展。1978年,梅建華從安陸棉紡廠調回研究院時,中長化纖面料在市場十分暢銷。但由於幾種纖維一起混合,會因混合不均造成染色不勻。工廠為解決這一問題,不得不在清棉工序採取落後的人工小量混棉操作,不僅勞動強度大,質量也難以保證。梅建華在深入調研國內外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中長化纖清棉混合設備研究”的可行性報告,立項後由梅建華串聯、邀請鄭州紡織機械廠、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京棉三廠合作。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試製出新樣機,在京棉三廠安裝調試和工藝試驗,取得成功。該機組由FA001型自動抓棉機、FA041型自動稱量(附混棉帘子)和FA002型多倉混棉機組成,實現了用機械取代人工餵棉,擺脫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經生產實踐考核,紡制的粗紗混紡比平均偏差可控制在1%以內,細紗混合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並解決了布面染色色差的質量問題。該機組經紡織部鑑定後作為定型產品在國內推廣套用,並於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FA系列棉紡設備工業化試驗

氣流配棉機 氣流配棉機

為了提高棉紡設備技術水平,紡織部擬對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紡機廠研製的FA系列棉紡設備進行全流程配套試驗,以驗證新設備在技術上的可靠性、加工產品質量的優越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為FA系列設備在國內外的推廣套用提供經驗。紡織部於1985年下達“棉紡全流程成套新技術工業性試驗項目”,由紡織科學研究院、紡機總公司所屬有關紡織機械廠、上海第十二棉紡廠共同承擔。以上海十二棉作為試驗基地,進行清棉、梳棉、並條、粗紗、細紗一條龍工業化試驗。項目由研究院牽頭,梅建華為總負責人,編制總的工藝試驗方案,協調解決設備調試中出現的許多技術問題;同時他還直接負責清棉工序設備的調試,並負責寫出工藝試驗研究報告。經過大家艱苦奮鬥,較好地完成了任務。該項目於1987年通過鑑定,為中國第三代國產棉紡FA系列機型在全國的推廣套用作出了貢獻。1989年,該項目獲紡織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次清梳聯設備研究

小型吸棉充棉機 小型吸棉充棉機

採用清梳聯技術,可使清棉、梳棉聯成一體,對縮短工藝流程、提高半成品質量、節約廠房用地、減輕工人體力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內外都十分重視這項技術。中國起步也較早,20世紀60年代中期,國內曾推出第一套開清梳聯合機,安裝在研究院試驗工場,梅建華參加了該設備的調試及試驗工作;70年代在安陸棉紡廠,曾購置一套A系列清梳聯設備。他參與該機的調試和生產套用,終因技術不成熟而未能堅持推廣使用。80年代,國外清梳聯技術已經成熟,約占60%的紗錠採用了清梳聯工藝;而中國當時4000萬紗錠中僅有5%使用清梳聯,用的還是進口設備。為改變這一落後狀態,1985年,紡織部在“棉紡全流程成套新技術工業化項目”中,試製了一套由青島紡織機械廠研製的清梳聯餵棉箱和高產梳棉機,與鄭州紡織機械廠的清棉機相聯組成清梳聯合機。經生產運行考驗,由於設備故障多,生條重不勻波動大,試驗未能成功。當時的主要差距是機加工精度差,機電一體化水平不高,尤其在梳棉機上沒有配備自調勻整裝置。

第二次清梳聯設備研究

1988年,紡織部又一次組織清梳聯攻關,試驗基地在江蘇無錫馬山紡機試驗中心,由鄭州紡機廠和青島紡機廠提供清梳聯設備,組成兩條生產試驗線,並首次配用了國內自行研製的自調勻整裝置,梅建華作為研究院項目負責人組織工藝試驗。經過一年運行,兩套設備比1985年有了較大進步;但機器運行的可靠性和自調勻整的穩定性尚存在一些問題。在漫長的研究歷程中,大家逐步認識到採用先進的清梳聯工藝不是簡單的幾台單機與棉箱的聯結,而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關係到整個機加工裝備水平、檢測手段、電氣自動控制及新工藝、新材料的套用等。為攻克這一難關,紡織部決定申報“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並組織項目可行性論證。已辦退休手續的梅建華參與了可行性方案的制訂,並再次擔任專題負責人。

清梳聯設備研究過程

老年梅建華 老年梅建華

攻關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以提高設備整體裝備水平為目標,重新研製試驗清梳聯配套的單機,包括自動抓棉機(FA006型)、高產梳棉機(FA221型)、中間餵棉機(FA031型)和清梳聯餵棉箱(FA177型)等9台設備。單機試驗在鄭州國棉五廠進行,於1992年完成試驗工作,並分別寫出各單機的試驗研究報告。第二階段是組建兩條清梳聯生產線,進行全面的工藝試驗。一條由鄭州紡織機械廠提供,安裝在山東曹縣棉紡廠;另一條由青島紡織機械廠提供清梳聯棉箱及部分進口清棉設備,安裝在河北遵化棉紡廠。兩條生產線的梳棉機上均配有自調勻整裝置。梅建華與科研人員一起,長期奔波於兩個試驗現場,制定工藝試驗方案和優選最佳工藝,使設備運行達到良好狀態。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中國自行研製的清梳聯合機終於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了攻關契約要求,且設備運行穩定可靠,設備的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程度高,機械故障少。梳棉機的單產穩定在38.5-50公斤,一套清棉機配備6-8台梳棉機,採用自調勻整器後,25米重量外不勻率CV值為1.83%,成紗主要質量達到1989年烏斯特公報25%的國際先進水平。由於設備國產化率高,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1/2到1/3,很快為用戶所接受。項目鑑定後迅速推向市場,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由研究院自行研製的長短片段複合環自調勻整裝置也經歷了由不穩定到穩定的逐步成熟,目前已與鄭紡機的清梳聯合機大面積配套使用,院內從此形成了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每年可創數百萬元產值。清梳聯合機的研製成功,對推動紡織行業的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此項目獲紡織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開清部分的自動抓棉機同時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退休之後

水刺生產線 水刺生產線

退休近六年的梅建華,於1997年經院領導返聘,赴河北省廊坊經濟開發區協助籌建水刺無紡布產業基地——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他除參加進口設備的招標外,同時負責規劃基地總體建設方案。他親自繪製了生產廠房、辦公樓、倉庫及公用工程的設計圖,對生產車間內機器的布局進行了安排,但考慮到進口設備價格較昂貴,他提出清花部分採用國內開清混合設備。經領導同意,決定請鄭紡機試製並以優惠價格購入,為公司節約了資金。最後由梅建華負責設計出車間機器排列圖,並寫出工藝設計書,然後交設計部門正式設計。

工廠建成後,由梅建華負責組織國產及進口設備的安裝。1998年,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第一條水刺生產線順利投產。隨著產品市場銷路的不斷拓寬,梅建華看到該生產線機幅較窄,產量低、成本高,市場競爭後勁不足,於是提出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搞設備國產化,再上一條生產線的建議。經大家討論並經院批准後,梅建華負責寫出新增水刺生產線的可行性報告,經董事會批准後,與鄭州紡織機械廠協商合作事宜,由雙方組成研製試驗小組,共同負責新技術的研製工作。新設備由鄭州紡織機械廠設計製造。在此期間,梅建華再次負責二期工程規劃。由於公司資金並不充裕,且土地也有限,加上二期產品的定位是搞輕薄產品,機器排列長達70米,在此條件下只能利用原來的庫房。但原庫房寬度僅15米,要將全部主輔機設備及公用工程全部裝入有一定困難。他經反覆思考,將二期新設備巧妙安排在這一窄長的庫房內。

有關水、電、汽及煤氣、油鍋爐等公用工程均由梅建華搞出初步設計,然後由公司的工人及技術人員自己組織施工,按期完成了任務。新設備製造完成到廠後,他親自組織安裝、調試。由於首次消化吸收國外新技術,試車中亦出現不少問題,但他堅持在第一線,不顧70多歲的高齡,在機器上爬上爬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經過大家艱苦的勞動,新設備很快投入生產。

取得的效果

清梳聯餵棉箱 清梳聯餵棉箱

國產水刺整套設備的研製成功,為公司節約了大量資金,也為中國開發國產水刺及梳理技術作出了貢獻。鄭紡機製造的水刺線亦售出10多條,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東綸公司為開發水刺工藝在軟體技術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公司第二條生產線投產後,市場情況仍十分看好,公司決定再上第三條生產線,梅建華又投入到該工程的籌建和基本建設工作中,基建工程完成後,他才離開工作崗位。目前,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已具備年產6000噸的能力。梅建華為東輪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建設和發展以及鄭紡機設備國產化的成功,也為開發和提高中國非織造水刺技術作出了無私奉獻。

社會評價

高產梳棉機 高產梳棉機

梅建華作風樸實,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在科研中發揚學術民主,不計較個人名利;工作中實幹精神很強,知難而上,勇往直前;在技術上刻苦鑽研,精益求精,既能親自搞設計,又能親自動手解決疑難問題。一生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作風,因此他搞的科研項目成功率很高。在同行的科技人員中,他是大家公認的學科帶頭人;在相關的紡織機械廠和紡織廠,他是深受尊重和愛戴的專家和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梅建華-主要論著

梅建華論著 梅建華論著

1、梅建華,祝堯封。自動抓棉機自動混棉機工藝試驗研究報告。北京紡織工程學會論文。19642、梅建華、鄭壽孚等。LA003型清棉保全平車工作法。湖北省紡織局設備科出版,1974

3、梅建華。LA003型開清棉聯合機組合機常見病的修理與改進。棉紡技術,1976(9)

4、梅建華。清棉氣流配棉試驗研究。北京紡織學會論文。1981

5、梅建華、張士清等。FA022-10型多倉混棉機的研究。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論文。1984

6、梅建華、錢汝月。中長化纖清棉混合設備的研究。棉紡技術,1984(10)

7、梅建華。紡織行業濾塵技術的發展和粉塵防爆的探討。中國科技全國工業粉塵防爆與治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0-6

8、梅建華、趙強。新型國產清梳聯合機及其工藝性能。棉紡技術,1996(3)

著名書法家

生平履歷

梅建華,男,1958年1月出生,籍貫湖北蘄春人,學歷中師職稱助館,現就職於廬山區文物管理所,任廬山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廬山區文聯美術協會秘書長、廬山區書法協會、攝影協會會員、九江市書法家協會、九江市攝影協會會員、南京長江書畫院名譽院長、一級書畫師、書法作品多次參加省、市書法作品展、參加全國書畫大賽獲金銀獎並被舉辦單位收藏入編大賽專集。

書畫作品展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1986年-1987年四件篆刻作品在《江西日報》刊登。

1988年12月作品參加《九江市首屆硬筆書法作品展覽》。

1987年、1988年、1989年書法作品參加九江《楊子江書畫作品展》獲佳作獎、三等獎、二等獎。美術作品獲三等獎。

1988年書法作品入選《紀念井岡山會師六十周年書畫展》(全國)。

2003年書法作品參加九江市文聯、市圖書館《紀念九江“98”抗洪勝利五周年書畫作品展》。

2004年書法作品入選河北倉州“紀念紀曉嵐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作品展”,獲收藏刻碑。

2005年11月作品入選南京“首屆‘草聖獎’”即紀念張旭誕辰1330周年書法作品展、獲金獎,入選《中國書法名家作品大觀》。

2005年9月書法品入展湖南“紀念抗日名將左權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並榮獲“中國當代優秀書畫藝術家稱號”。

2005年11月書法作品入選《江西省第七屆書法篆刻作品展》。

2005年書法、攝影作品參加“九江市廉潔奉公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展”。

2005年11月底獲湖南長沙市歐陽詢書法“華夏龍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已進入終評(特等、金、銀獎),作品入編《中華龍典》被授予“中國當代書法壇精英”稱號,邀請加入《中華龍典》書法編委。

獲得獎項

梅建華[紡織工程技術專家] 梅建華[紡織工程技術專家]

2005年11月書法作品參加首屆“中國文人楹聯書法大獎賽”獲金獎,作品入編《當代中國文人名家書法精典》,作品被舉辦單位收藏。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司長 梅建華,男,漢族,1964年7月生,湖北松滋人,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武漢化工學院化學礦山機械專業畢業,大學學歷,華中師範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曾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辦公廳副主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