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秀

梁俊秀

梁俊秀(1931~2005),甘肅靜寧人。1955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學院美術系。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平涼市美術家協會顧問,蘭洲聚文社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作品曾在北京、蘭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及美國紐約展出。作品先後在“峨眉杯”“遵義杯”、“花山杯”、慶祝建國40周年全國書畫大聯展等國際性和全國性書畫大賽中24次獲獎。部分作品被一些名山、博物館、有關單位收藏。主要作品有《牧歌圖》、《風止雪殘》、《月夜幽竹》以及《墨竹》等。作品、傳略輯入《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

從藝履歷

1951年,梁先生以優秀的成績考入西北師院美術系,曾師從黃胄呂斯百等大師,再加上他的刻苦和穎悟,深得名家真傳。先


生與竹有著不解之緣。1955年,他大學畢業到漢中教書,那裡靠近巴山蜀水,清澗綠溪,到處是茂林修竹,先生當時正是
風華年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他常常將大自然的秀水青山移置在自己的畫案上,這是他最大的樂趣,也是他最難割捨的情愫。不幾年,竹林外的政治氣候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然而他這裡卻仍是自成一統。先生身處竹林,就在風雨中聽竹,月影中品竹,陽光中賞竹,竹子成了他的另一個世界,這世界令他陶醉不已。他經過悉心觀察和揣摩,將那瀟灑的筆端便一觸即發,暈染出一竿竿、一叢叢個性各異、生動鮮活的竹子來。梁先生畫竹子,竹身要長,一氣呵成,竹葉也要向上(實際上竹葉是朝下的),這是追求一種視覺上的動感,而且埋根剪枝,刻意突出“氣節”,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力感,而且和鄭板橋的路數迥異其趣。怪不得原國務院參事、已故靜寧籍人李世軍先生為其《竹子》題詩:“頂天立地睨風雨,板橋白石也稱奇。” 梁先生畫品的境界,不僅得益於他生活的自然環境,而且也得益於他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紮實的專業功底。1972年,先生由漢中調回家鄉靜寧,一直在鄉下中學教書,他曾教過幾年書的李店中學,我也呆過一年。那種清寂的
鄉下教書生涯雖然使他失去過許多,但也成全了他苦心孤詣營造一個畫境的氛圍。雖然身居僻壤,但可自由地遨遊在藝術的天空。 對梁俊秀先生的畫,人們向來偏愛其竹。但我在新出版的《靜寧縣誌》中看到了先生的山水國畫《山居圖》,實在也不讓《竹子》。採訪時,我有幸看到了先生的大量山水畫,這些作品,大都以隴原山水為題材,顯得雄渾深沉、古拙奇險,其中最攝人魂魄的是那曠野無人、地老天荒的孤獨感,那靜默荒山、那荒溝古水,那閒雲、那老樹,甚至那人、那畜,都成了他筆下表情達意的符號,經人組合後便成為一種境界、一種禪理。梁俊秀先生畫過許多竹子,因為他愛竹子的氣節和虛心。他本人也一樣,無論教書及後來在縣文化館工作,都不得甘於清平,淡泊名利,以畫畫為樂。至今年逾六旬,退休在家,每天早晨做畫小時,從不間斷。前
不久,在中國文聯舉辦的現代國際書畫大賽中,他榮獲“世界銅獎藝術家”稱號,作品還入選中國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近年來,梁先生有30多幅作品在國際性及全國、全省書畫展中展也、獲獎,其作品和小傳曾多次收入辭書。梁先生對此卻漠然一笑:“哪有什麼用?都是虛的,重要的還是把畫畫好”。 “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亦無心”。這是竹的風骨,也是梁先生的寫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