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鳴[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梁一鳴[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梁一鳴(1911年12月24日—2000年2月19日),湖南漣源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投身工人運動,相繼擔任中共綏遠特委宣傳部長、八路軍冀魯豫支隊民運股長、新四軍8旅直屬機關黨總支書記、新四軍3師組織部科長等職;解放戰爭期間,在哲里木盟科左中旗開展工作,領導土改、支前等工作;建國後,相繼擔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兼民政部長、中共內蒙古分局統戰部副部長、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中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機關委員會書記、計畫委員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等職,2000年去世,享年89歲。

早年經歷

梁一鳴,1911年12月24日出生於今湖南省漣源市三甲鄉一個僅有六厘土地、一間土房的貧苦家庭。

十歲那年,因水旱災害,隨父母逃荒到長沙,以乞討為生。第二年父母相繼去世,一個叫積善小補(福)堂的慈善機構收留了他,之後又被推薦到北京香山慈幼院一個孤兒招收點,1922年正式由香山慈幼院收容。

1926年,梁一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學校團支部組織委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示威、遊行等革命活動。

1931年因參與組織學生運動被香山慈幼院校方開除,暫時住在金城銀行任職的本家梁維清家,不久經組織安排到豐臺做工會工作,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3年春被黨組織派往張家口總工會做黨團宣傳工作,領導了張家口電燈公司工人的罷工鬥爭。同年,又被派往抗日同盟軍任五師宣傳隊長。

1933年底至1935年,任中共綏遠特委宣傳部長;1935年春至1936年秋,在北京香山慈幼院核桃園國小以教員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抗戰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後,梁一鳴在山西晉城華北軍政幹校和河南清豐縣文化教育工作團工作。

1939年3月—1941年,任八路軍冀魯豫支隊第三大隊民運、教育股長。

1941—1943年,任新四軍八旅二十四團組織股股長;1943—1945年,任新四軍八旅直屬機關黨總支書記;1945—1946年初,任新四軍三師組織部科長、師供給部協理員等職。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梁一鳴按照黨的指示隨新四軍開赴東北,參加了開闢革命根據地的艱苦鬥爭。

1946年,由中共西滿分局派往哲里木盟科左中旗開闢工作,建立了黨組織,任黨小組長;4月,任哲蒙地委委員、政府秘書長;12月,任哲盟地委委員、蒙古工作部部長,還擔任過遼吉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為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做出了突出貢獻。

1947年,任中共哲盟地委委員、科左後旗旗委書記,領導了土改、支前等工作,被授予“模範旗委書記”稱號;1949年初,先後擔任中共哲盟地委宣傳部長,哲盟政府盟長。

同年8月,任中共哲盟地委代理書記。

建國之後

1950—1957年,梁一鳴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兼代自治區民政部長、中共內蒙古分局統戰部副部長、監察委員會副書記、中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機關委員會書記;1954年8月,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同年被選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6年2月,被選為政協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1957—1966年,任內蒙古計畫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梁一鳴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他以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與人民民眾一道同林彪、“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堅持原則、光明磊落、剛正不阿的崇高品德。

粉碎“四人幫”後,梁一鳴衷心擁護和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對黨中央確定的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戰略目標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光輝前景充滿必勝的信心。

1978年2月,他被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特邀委員,1979年12月當選為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9年12月—1983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成員。

他任勞任怨,忘我工作,為撥亂反正,鞏固和發展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促進自治區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

1983年,梁一鳴離職休養;2000年2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8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