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中國文獻對“餅”的記載,最早見於《墨子·耕柱篇》。因“餅”的製作原料,大都是北方農作物小麥、玉米等,故吃“餅”的習慣在北方較為普遍。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距今近2000年的魏晉時期,齊魯之地就有爐餅、烀餅、湯餅、籠餅、環餅等。晉代來皙的《餅賦》:“齊人蔥味調和,柔若春綿,煎至黃酥,香飛散而遠偏,行人垂涎於下風,擎餅者舐唇,立侍者乾咽。”至今讀後令人唇齒留香。可見在當時齊人的做餅技術就已非常成熟。但是鍋子餅是尊貴上佳食品,直到北宋時期仍為宮廷御食,金宋戰爭爆發,宋皇帝被俘,幼帝被迫遷都,御廚們四散流落,從此鍋子餅落戶民間。
相傳在明朝末年,霑化流鐘有位姓桑的做餅人,在繼承父業做餅的基礎上,按照當地人的口味,調製餅餡兒,融餅和包子的優點為一體,做成一種新的獨具特色的麵食,深受廣大顧客喜愛,遂得名流鈡口鍋子餅。其做工精細,技藝嫻熟,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鮮可口、老少皆宜,久負盛名。餅呈圓形,麵皮是用非發酵面做成,薄而鬆軟。一般有素餡兒、葷餡兒兩種。素餡兒主要由有菠菜、韭菜、黃瓜、青辣椒、鮮蝦米、豆腐皮、粉條末、雞蛋等食材製作;葷餡兒主要由豬肚、辣腸、雞丁、肉絲等食材製作。素餡兒、葷餡兒各有其長,各有其味,各有特色。鍋子餅皮酥軟可口,餡兒多而鹹淡適口,吃起來香而不膩,既飽腹又解饞。
到清朝中後期,鍋子餅技術已臻成熟,當時流鍾村位於霑化縣與濱城區交界處,瀕臨徒駭河,在流鍾大橋未修建之前,為一渡口,因此,流鍾村原名又稱“流鐘口”,南來北往的商賈往往雲集於此,街面上店鋪鱗次櫛比,餐飲服務業日益興隆。做鍋子餅的店鋪也有好多家,其中尤以桑記鍋子餅最為出名。
流鍾桑記鍋子餅的創始人叫桑吉祥,系霑化縣原流鍾鄉桑家村人。其岳父張鳳和一生從事烙餅行業,並在流鍾街知名度很高,桑吉祥一直跟隨岳父從事烙餅行業,學其手藝。後便在流鍾街單獨開設鍋子餅店鋪,當時用小麥面攙玉米面烙大餅,擺攤出售,用於養家餬口。由於其經營有方,童叟無欺,生意非常紅火。於是開設門頭,創立門戶,取堂號“增德堂”。意寓積德行善,發揚光大。桑家育有三子一女,第三子桑壽山繼承父業,在烙大餅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單用小麥粉和面,乾柴溫火、平底鐵鍋烙制,所烙麵餅,薄如紙且柔韌香脆,大火炒菜,用餅皮兒卷餡,刷上香油微煎,香氣撲鼻,沁人心脾,美味可口的鍋子餅深受顧客青睞。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爭相到“增德堂”來吃鍋子餅。“增德堂”在方圓幾十里出了名。後來流鈡口簡稱流鈡,流鈡口鍋子餅也隨之簡稱流鈡鍋子餅。
發展
改革開放後,桑家後人重操舊業,分別在霑化區城、流鈡、泊頭、下窪、永豐、馮家、濱城區三河湖鎮等地,先後掛起“桑記流鍾鍋子餅”牌子開店經營。餡兒的原料更為廣泛,如蝦仁、魚丁、雞片、肉絲、薺菜、香菇、木耳、豆腐等。如今已開發出蝦仁、辣子豬腸、麻辣雞絲、辣子肉絲、苜蓿肉、三鮮、蛤肉、豆腐、豆芽香菇等十幾種特色餅餡兒。為適應不同食者的口味,餅皮也做出了新花樣,原先餅皮單用小麥面,現在開發出小麥面、小米麵、玉米面、蕎麥麵等幾種面混和而成的餅皮。原本的小本謀生生意已經變成品牌快餐,民間肆舍飽腹之物成了雅堂美食。現今流鍾鍋子餅馳名華夏,北京、天津、濟南、青島、東營等地,常有顧客慕名前來品嘗。桑記流鍾鍋子餅的第四代傳人桑新忠,準備重新啟用老字號“增德堂”註冊商標,規範鍋子餅的製作工藝,科學配置各種食材,嚴把食品標準關,把這一行業進一步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