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花燈戲

桑植花燈戲

桑植花燈戲是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白族人愛唱歌、跳舞,尤其喜愛打花燈和演花燈戲。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的桑植縣花燈戲劇團,繼承和發揚傳統的白族花燈藝術,使之成為一個行業齊全、唱念做打皆備,具有獨特表演技法的地方小劇種,它以唱詞優美、鄉土氣息濃郁、曲調歡快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1、花扇和彩巾。在表演時,花扇的動作語彙主要是單花扇、打扇、照扇、豎扇、插扇和磨扇等;彩巾的動作語彙有抓巾、咬巾、磨巾、團巾和飛巾等等。花扇變化多端,內容豐富,可以組成“雪花蓋頂”、“蜜蜂採花”、“扁魚上灘”和“白鶴亮翅”等多種套子。

2、身段表演。分為“出場”、“三翻身”、“半邊月”、“雙推磨”、“蜻蜓點水”、“黃龍繞身”和“燕子銜泥”等套子。每個大套之中包括一些小套。如“出場”就分為“整裝”、“揀簾”、“太極圖”和“搶扇”等。這些身段在運用時,分為“旦行套”和“醜行套”兩種方法。“旦行套”即變換套子時,旦角右手持扇,左手持巾,以舞扇為引導;“醜行套”由丑角左手持扇,右手持巾,以手勢表示變換。花燈套子根據人物和劇情需要,有拆有合,有多有少,恰到好處。

3、台步運用。旦角有“雲步”、“踏步”、“碎步”、“折邊風”和“風擺柳”等。丑角有“猴步”、“梭子步”、“醉步”、“倒踢馬”和“矮馬步”等,盡顯風趣幽默之特點。

4、舞台調度。採用花燈圈子,如“踩四門”、“踩一字”、“扯四角”、“內外荷花”和“走圓場”等,演員在舞台上活潑變換。

花燈的這種藝術特色,為桑植花燈戲劇團的壯大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62年,桑植縣委為了發展桑植花燈戲劇種,充實了劇團力量,除黃科團長外,另派縣委宣傳部的明傳世幹事兼任團內黨支書,並從教師隊伍中選調黎連城、李忠文、程祖瑜、陳俊瓊等同志分別擔任編劇、指揮和舞美等事宜,還特從津市歌舞團調入藝校畢業生熊婉宜女士任專職導演。劇團曾赴湖北鶴峰、恩施、巴東、宜昌等地演出,場場滿座,名噪一時。

劇團挖掘、整理、創作和演出的傳統,現代花燈劇目有《春草闖堂》、《小紅燈》、《苦茶記》、《大戰赤溪河》、《奪印》、《白毛女》和《審椅子》等百餘個。那時在山村巡迴演出時,十里八鄉的村民前來觀看。散場後,山山嶺嶺,歸家的村民舉著燈籠火把,宛如天上撒落的群星點點,為精神生活貧乏的山裡人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桑植花燈戲劇團被人們譽為精神文明傳播的“輕騎隊”,至今人們還津津樂道,稱讚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芳名。有以扮演旦角出名的,後在桑植水泥廠擔任多年工會主席的王貞祥同志以及現仍雲遊四方的莫祖喜等同志;有以扮演丑角聞名,後以行醫為業的“劉六兒”等同志。

可惜,1966年“文革”爆發,桑植花燈戲劇團首當其衝,劇團被撤,人員四散。時至今日,花燈劇團雖不存在了,但花燈戲仍在民間表演,並有新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