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濮院

桐鄉濮院

桐鄉濮院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滬、杭、蘇中間節點位置,區內有320國道、申嘉湖高速公路、嘉湖公路、嘉桐公路、京杭大運河等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社區、14個行政村,總人口15萬人,其中新濮院約10萬人。濮院氣候溫和,水網密布,土地肥沃,被譽為“魚米之鄉、百花盛地”,曾以“日出萬匹綢”成為“嘉禾一巨鎮”。改革開放以來,因毛針織產業發展壯大而獲得“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市場名鎮”、“中國毛衫第一市”、“中國大型品牌市場”、“全國百佳產業集群”、“中國最具商業影響力專業市場”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經濟建設

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0.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1836元。濮院鎮在浙江省鄉(鎮)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中名列第31位,在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中,位列第90位。濮院鎮是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科普示範鎮等。

建制沿革

濮院鎮位於桐鄉市東部,濮院鎮古地名為李墟,又稱御兒。秦朝始建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宋朝建炎以前系一草市,習稱“幽湖”、“梅涇”、“濮川”。宋高宗南渡,著作郎濮鳳以附馬都尉駕臨安(今杭州),後遷居幽湖,遂為濮氏世居地。其六世孫濮斗南援宋理宗有功升任吏部侍郎,詔賜其第濮院,鎮因此得名。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濮鑒出資構屋開街,建四大牙行,收積機產,“召民貿易”,“遠方商賈旋至”,無羈泊之苦,故又名永樂市。
自宋以來,濮院絲綢業發展形成江南大鎮,鎮民讀書之風日盛,文化發達,宋元明清四朝共有進士26人,舉人86人。民國16年《濮院志》載:“宋為人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外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濮氏好客,各方學者名流,紛紛來鎮寓居。元至正十年(1350)春天濮彥仁父子組織“聚桂文會”,東南名士500人以文赴會,由楊維楨閱卷,評其優劣,錄選優秀文卷30稿,出一專集。後世有“自吳毅以下,文皆傳世”之說。後世有“自吳毅以下,文皆傳世”之說。明清寓居鎮之附近的鮑恂、貝瓊、程柳莊等結社濮川;清初舉辦太平文會;嘉慶間岳鴻振、陳世昌等組織冷楓詩社。明初寄寓濮院的名儒宋濂所作《濮川八景》詩,引發了眾多名流唱和,推動了鎮上的詩詞創作。呂坤的《鴛鴦湖棹歌》斟酌舊聞,寓以諷喻,與朱彝尊的《鴛鴦湖棹歌》媲美並傳。清代沈濤的《幽湖百詠》,頌讚了鎮境的歷史、人文、市井、物產、名勝古蹟。乾隆年間,沈堯咨、陳光裕合編《濮川詩鈔》,蒐集29位詩人作品計35卷,其中不乏膾炙人口之作。清代雍正、乾隆以後,書畫金石、考古收藏等藝術創作與鑑賞之風,亦在鎮上開始盛行。沈履端、徐唏、張弘牧等人,或書畫,或金石雕刻,或收藏鑑賞,均有很深造詣。濮院清代畫家董,行修學博,善畫花卉翎毛。其仿宋本草蟲長卷真跡,經吳昌碩題字,尤為珍品(現存桐鄉縣博物館)。名士沈梓寫下了大量的太平天國史料,其高祖沈東畲作《東畲雜記》,祖父沈韋汀以《幽湖百泳》附之,為濮院留下了寶貴的文史資料。
濮院歷來重視修志,明清以來有15種之多。據濮院志書記載,歷代各家著述有185人380種之多,為鎮民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 清末民初,各種戲曲如京戲、越劇、皮影戲、木偶戲和評話彈詞來濮演出,戲曲表演一般在翔雲觀廟台進行,同時鎮上出現多家書場。上世紀20年代,濮院開始放映無聲電影。40年代,鎮上有了專供演戲的劇場。
濮院明清時辦有義塾、義學、翔雲書院及提倡女子求學的女學社。民國時有敬業、端本(女校)兩所完全國小,13所初級國小以及機織傳習所、機業初等學校等職業學校。1947年濮院旅滬紳商發起創辦私立梅涇初級中學。建國後改建為桐鄉縣第三中學。
濮院是中國·濮綢的故里。自宋代濮氏遷居本地後,農桑和絲織業不斷發展,所產濮綢白淨、細滑、柔韌耐洗,系綢中上品,為歷代皇室官宦普遍採用,在國內享有盛譽,海外也名聞遐爾,繁榮綿延七百餘年。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間,“輕 素錦,日工月盛,濮院之名,遂達天下”(《 濮川志略》卷一)。
到了明萬曆年間,改土機為紗綢,製造絕工,濮綢之名更著遠近。濮院絲綢業規模不斷擴大,演進為“日出萬綢”的絲織業專業市鎮;及至清康煦、雍正、乾隆年間(1662——1795),絲綢產銷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以濮院為核心的蠶桑絲織區域商品經濟中心。《浙江通志》記載:“嘉錦之名頗著而實不稱,惟濮院生產之紡綢,練絲熟淨,組織 工,是以一鎮之內坐賈持衡,行商糜至,終歲貿易不下數十萬金”,史稱“工商巨鎮”。當時的濮院鎮萬家煙火,民多以織絹綢為生,所產濮綢品種繁多,綢有花綢,絹有花絹、官絹、籮筐絹、素絹、帳絹、畫絹,綾有花、素、錦,羅有三梭、五梭、花羅、素羅、,紗有花紗、腳踏紗、縐紗等。清朝後期又摹仿湖縐,盛產濮縐。
濮綢行銷全國,尤以“大富貴”、“小富貴”等花樣的濮綢,更受北方人的喜愛競購。

歲時風俗

濮院自古風俗淳厚,崇禮重恥。一年之中,有諸多節日,各具旨意。每屆除夕,合家團聚,喜辭舊歲;元旦降臨,爆竹喧天,歡度新春。或者選擇良辰,燒香祀祖,祭天拜地、祈求賜予福澤,俾使商賈獲利、五穀豐登;或則同宗共族,鄰里好友,相互往來,為婚嫁吉祥作慶賀等,相沿成習。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子夜零點開始放爆竹,以迎新年。早晨吃甜湯糰,以取團團圓圓、甜甜蜜蜜之意。也有吃長壽麵,意在長壽。初二開始,親友之間互相走訪拜年。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燈節,古時稱上元節。IHD,-}有迎龍燈、賽龍舟等習俗,還有吃湯圓的習俗。新年到元宵為止。
二月二 農曆二月初二民間有吃撐腰蘿蔔撐腰糕(年糕)之習。兒童競放風箏,里人集資演戲酬神(土地神)以取樂。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婦女采野菜花插頭上,有人夏不頭暈之說。清康熙庚子辛丑間(1720-1721),三月三日有佑聖會,屆時糜費千金、艤舟萬計,男女鹹集,娛樂一時。
清明 4月5日清明節前一日稱清明夜,吃螺獅,將空殼拋在瓦上,名日挑青。清明日吃清明糰子,互送親友。清明前後十天,家家祭祖上墳。
立夏 5月6日立夏日,居家老小均吃麻球。據說可避蚊蟲叮咬。還有燒野米飯,用磚頭、瓦片在露天(最好是在樹下,對準鳥窩)搭成灶。以白米加竹筍、新蠶豆、肉等做成。傳說食後可不疰夏。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吃棕子,吃雄黃豆。門前懸菖蒲、艾葉。用雄黃在兒童額上寫“王”字,穿五毒衣,以驅邪。
六月十九 農曆六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成道日。里人有進香、買魚蝦放生的習俗。
六月七乞巧 相傳農曆七月初七夜有牛朗織女鵲橋相會之說。此夜可以從“天河”觀看牛朗織女星相移近,里人以為一樂。舊時也有少女學針線乞巧。在七夕傍晚,將預先做好的一隻小繡花鞋,放在茅坑(廁所)邊,口中念念有詞:“坑缸娘娘獨腳仙,教我姑娘好針線。”也有以瓜果懸於庭前,是夜如有蜘蛛繞之謂之“得巧”。還有將風仙花淘成汁,染指甲,據說七月七染,會“染牢”。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舊時從十二至十六祭死者亡魂。
七月三十農曆七月三十日傳說是地藏王菩薩誕生。這天傍晚家家戶戶插香燭於地,謂插蠟燭;以木屑拌油放在瓦上點燃,名日走路香;用磚疊成塔狀點香其上,稱燈塔;用紙燈放入水面,隨其漂流叫放水燈。現少數人在當日仍插燭於地。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月亮圓,人稱中秋佳節。是日吃月餅、南瓜、南瓜籽。半夜看月華,舊時東嶽廟有賞月會。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民間喜吃赤豆糯米飯,文人喜賞菊飲酒吟詩。
冬至 12月12日冬至節前一日稱冬至夜,以酒菜、紙錠祭亡靈。冬至日有吃什麼補什麼之說。
臘月二十三送灶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開始掃屋塵、備年貨;燒赤豆糯米飯祀灶君,用紅紙做的紙轎送灶神;以冬青柏枝繞在麻梗上叫“節節高”;用麥牙糖塗在灶君的“嘴上”,讓灶神上天為人間說好話。
除夕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俗稱年三十。以雞、魚、肉、年糕祀神,稱請年土地。加熱團聚吃年夜飯。是夜通宵達旦謂守歲。飯後長輩給晚輩小孩壓歲錢。此夜任憑果殼丟滿地不掃。

傳統習俗

南宋以來,濮院鎮民間多以蠶桑和織綢絹為生,勤於機杼,故留有關於蠶桑的習慣風俗。
正月祀田柴 用長竹一株,將稻柴四面扎縛,豎于田間或空地,又用蘆葦蓋棚,在棚中祀田祖、蠶花諸神,由巫者唱歌,夜間爆竹、花筒齊放,過後舉火送神,以預祝來年田蠶好收成。同時也藉此為樂。
養蠶 這是和絲綢發展密切相關的。臘月十二蠶生日,舊時蠶娘娘(春蠶農婦)常用米粉作繭圓祀灶,叫蠶圓戲。有歌日:“黃金白金鴿卵圓,小鍋炊火湯沸然,今年生日粉
蠶大,來歲山頭十萬顆。”現在灶已不祀,但養蠶期間的一些話語諱忌很講究。比如筍不叫筍,叫了蠶要“損”,吃薑不叫姜,叫了蠶要“僵”。忌說“茶”字,因“茶”與“蛇”同音(濮院土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