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花鼓調

桐城花鼓調

桐城花鼓調又稱桐城歌,是安徽桐城當地民歌、民謠、地花鼓等歌唱藝術與原始花燈、地方舞蹈技藝採茶燈等動作類藝術的統稱。尤其是桐城本土民歌,孕育了桐城調子---“桐城風情”實質上就是導源於桐城民間歌謠為代表的地方民俗藝術。

基本信息

相關資料

明人沈德符在《顧曲雜言》云:“嘉、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絞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漸與詞曲相遠,不過寫淫媒情態,略具抑揚而已。比年以來,又有《打棗乾》、《掛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

發展史

明中葉以後,桐城花鼓調,在“兩淮以至江南”一帶風靡。其之盛行,如一股洪流,衝擊著安徽本土民歌的旋渦。必然給古代桐城文化注入一種新的活力,造成一種新格局,造成一種地域文化現象,造成一種與桐城文化相通兼容的地方民間藝術。桐城花鼓調,農村作季節性演出,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例如,清代中葉以後,官府視桐城花鼓調為淫戲,被禁演。不少藝人便搭班流浪江湖,這樣桐城花鼓調就出現了職業藝人。當黃梅採茶調流入桐城,與桐城花鼓調迅速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文藝礦床--黃梅戲。因此,桐城花鼓調與外來的文化經過交合、碰撞、互補、再造,為外來音樂範疇的黃梅調,提供了一種載體。也可以這樣認為:桐城花鼓黃梅調,是黃梅戲的前身,並從桐城歌獨立出來。桐城歌等豐厚的明間文學藝術,則為桐城文派補給了營養,成為文人善於開宗立派個性的依附。

發展地

江淮民間歌謠的開放性、共融性,體現了以桐城為中心的“自江淮以至江南”的歌謠文化的一體性。因為桐城民歌,能夠藉助安慶沿江的地理條件,文化面貌呈開放態勢,並以長江為溝聯的紐帶,傳進蘇浙贛鄂等沿江地區。明清之際,桐城歌謠外傳,外域歌謠內傳,呈雙向態勢。故,產生了一個特定地區的獨有現象--桐城花鼓調,以桐城為中心,統領“兩淮以至江南”。那么,桐城花鼓調就是桐城--“明清之際開放的民間歌謠文化帶”文化縮影。正如民史學家關德棟說:“《桐城歌》是起於安徽桐城地方的一種曲調,以後流布於吳語地區,所以清乾隆九年(1744)刊《萬花小曲》收有一曲人於《吳歌》類。”黃梅戲史論家陸洪非說:“安徽的《桐城歌》也是很早就傳到黃梅(湖北——引者按)一帶。”。桐城花鼓調與外來文化的相互作用--開放共融完成於明清,縮小了桐城與其周遍的文化差異,為黃梅(採茶)調,脫離開“歌”的階段,向嚴格意義上的黃梅戲轉變提供了充足的本土文化準備。因此,在黃梅戲誕生之後,桐城花鼓調就單一地以桐城歌的樣式衰落了。因為,桐城花鼓調被另一種更高級的文明所取代是文化發展的必由。文化學者指出:“桐城土地,是飽浸黃梅戲藝術的乳液。這是橘到北而非為枳的域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