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麻黃一湯[中藥]

桂枝二麻黃一湯[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桂枝二麻黃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解散營衛之邪;小發營衛之汗之功效。主治太陽病,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形似瘧,一日再發者。臨床常用於外感風寒表證輕者,或表證余邪未盡者,以及過敏性鼻炎等。

歌訣

一兩六銖芍與姜,麻銖十六杏同行。桂枝一兩銖十七,草兩二銖五棗匡。

組成

桂枝(去皮)一兩七十銖,甘草(炙)一兩二銖,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各十六銖,芍藥、生薑(切)各一兩六銖,大棗(擘)五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功用

1.《註解傷寒論》:解散營衛之邪。

2.《金鑒》:小發營衛之汗。

主治

太陽病,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形似瘧,一日再發者。

方義

桂枝二麻黃一湯由桂枝湯二份和麻黃湯一份相合而成。方以桂枝、麻黃為主,具有疏風散寒、調和營衛、宣肺利水、微發其汗等作用。只要是表邪稽留日久不解,證情較輕,寒熱如瘧者,可用此方治之。

運用

臨床常用於外感風寒表證輕者,或表證余邪未盡者,以及過敏性鼻炎等。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傷寒論》:“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脫形似瘧,一日再發,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方論選錄

《傷寒附翼》:“邪氣稽留於皮毛肌肉之間,固非桂枝湯之可解;已經汗過,又不宜麻黃湯之峻攻。故取桂枝湯三分之二,麻黃湯三分之一,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開其表,審發汗於不發之中,此又用桂枝後更用麻黃法也。後人合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較二分之輕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

《古方選注》:“桂枝銖兩多,麻黃銖數少,即啜粥助汗之變化。桂枝湯減用四分之二,麻黃湯減用四分之一,則固表護陰為主,而以發汗為復,假麻黃開發血脈精氣,助桂枝湯於衛分作微汗耳。第十六銖麻黃,不能勝一兩十七銖桂枝、一兩六銖白芍,則發汗之力太微,故又先煮麻黃為之嚮導,而以桂、芍襲其後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