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還珠洞

桂林還珠洞

桂林還珠洞珠洞內的文物石刻很多,是伏波山的精華所在。 還珠洞“岩石虛明”,猶如幻宮,流傳了許多故事傳說。 還珠洞是唐朝除西山的慶林寺意外,又一個佛教聖地。

桂林還珠洞桂林還珠洞
珠洞內的文物石刻很多,是伏波山的精華所在。還珠洞的名稱見諸史籍較晚。鹹通四年(公元863年),因洞臨江面東,無徑道通往洞內,只有舟楫可達。在趙格、劉虛白的題名中出現了“東岩”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宋代。
宋時,“伏波東岩並用”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亦出現了“伏波岩”的說法,叫“還珠洞”這個名稱,那是南宋時候的事了。還珠洞“岩石虛明”,猶如幻宮,流傳了許多故事傳說。一說,老龍在洞內玩珠,因酣睡,龍珠被人拿走,後又還回來,因此叫“還珠洞”,又叫“玩珠洞”;二說,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址,凱旋而歸,因志大功高,受人詆毀誣陷,說他受賄了一車珠寶歸來,導入伏波潭中,曾泛起一片珠光寶氣,因而命名“還珠洞”;三說,一老漁翁到伏波潭撒網張羅,撒到了龍宮中,獲得了龍珠而獻給郡守,賢明的郡守知是稀世珍寶,不敢受用而讓其還回龍宮,岩名自是而得。
桂林還珠洞桂林還珠洞
還珠洞是唐朝除西山的慶林寺意外,又一個佛教聖地。信封佛教的僧徒們,在洞內雕塑了許多佛像。唐朝宋伯康在大中留念(公元852年)鐫刻有造像記。臨江一尊毗盧那弱項從面部造型、神態乃至皺褶都與印度佛像有相似的地方。特別在千佛岩中有許多尚未成形的粗鑿佛像,猶如風化剝蝕的斧鑿痕。一般能辨認成形的佛像有239尊,加上尚未成形的共有400多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