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石屋遺蹟

桂林石屋遺蹟

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以東,靈谷寺以西的山麓深處中,有一處獨特的建築遺蹟。這個建築的所有牆壁、地基,都是用青石建造。建築的周圍遍植桂花樹,每到桂花盛開時節,方圓一公里有餘的範圍都是桂花飄香。正因如此,這個建築被稱為“桂林石屋”。這處建築遺蹟,原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別墅,1931年由廣州市政府捐建。建成4年後,石屋便毀在侵華日軍的狂轟濫炸之下。

基本信息

簡介

桂林石屋遺蹟桂林石屋遺蹟
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以東,靈谷寺以西的山麓深處中,有一處獨特的建築遺蹟。這個建築的所有牆壁、地基,都是用青石建造。建築的周圍遍植桂花樹,每到桂花盛開時節,方圓一公里有餘的範圍都是桂花飄香。正因如此,這個建築被稱為“桂林石屋”。這處建築遺蹟,原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別墅,1931年由廣州市政府捐建。建成4年後,石屋便毀在侵華日軍的狂轟濫炸之下。
別墅遺蹟可見昔日輝煌
沿著紫金山靈谷寺景區無梁殿西側人跡罕至的登山道,向北行走了大約1公里後,記者終於找到了一個小平台。平台的左側是一座亭子。亭子的對面,一排台階掩映在樹林之中。台階的入口處有一個介紹牌,上面用中英日韓4國文字寫著:“桂林石屋原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別墅。1931年由廣州市政府捐款建造。因周圍遍植桂花,故名桂林石屋。石屋共有兩層,一層是正屋,一層是地下室。正屋隔為起居室、餐室、臥室等七間,地下室為廚房及仆室。抗戰時期桂林石屋毀於戰火,僅剩殘垣斷壁。”
登上170級掩映在桂花林中的台階後,桂林石屋的遺蹟終於出現在記者面前。石屋的屋頂、門窗早已不復存在,正屋也只剩下兩堵石牆,地下室內還散落著大堆石塊。一些樹木已經從地下室的地面長出來,石屋的牆壁上也爬了不少草藤。
雖然如此,石屋原貌仍可從遺蹟中略知一二。石屋的牆壁、地基均為青石,堆砌方正。石屋正門兩側的正牆上,分別鑲嵌著兩塊盤龍圖案的石雕,雕刻精美,雖然歷經八十年,依舊清晰可辨。牆角處遺留3件石螭首,除西端近山牆門窗處的螭首保存尚好外,餘二螭首頭部均殘損。樹林中還散落著很多石塊,猜測可能是石屋被炸時,散落在石屋周圍的。

林森曾出任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1867年出生在福建,1905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是同盟會的第一批成員。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林森出任臨時參議院的議長。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出任非常大總統,為其授印的,正是出任非常議會議長的林森。正因為多年跟隨孫中山的緣故,孫中山逝世後,林森也成為國民黨的元老。1931年,林森出任立法院院長。同一年,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在南京召開,對於誰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蔣派、汪派等國民黨派系爭執不下。林森“無門無派”,又是國民黨元老,反而成了各派都能接受的人選,最終出任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雖然出任“行政一把手”,但是此時的蔣介石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汪精衛是行政院院長。林森這個“主席”,反而是個毫無實權的虛銜。因為林森淡泊名利,不介入國民黨的權力和派系之爭,國民政府主席這個頭銜,他一直戴到1943年8月病逝,成為國民政府歷史上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最久的人。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還是稱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只是封自己為代主席。
1937年,國民政府遷往重慶。1943年5月,依舊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的林森,在一次車禍中受傷,從此一病不起。當年8月1日,林森在重慶逝世。

兩處故居一處消失一處被毀

據史料記載,林森在南京時,除了桂林石屋外,還有一處公館。據說這處公館在石板橋,然而民國時期的《首都志》記載,“石板橋”這個地名在1935年前後就已經廢棄不用。林森公館究竟在什麼地方,已經不可考證。
位於紫金山內的桂林石屋,則是林森避暑用的別墅。1931年,林森在南京被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選舉為國民政府主席。當年,廣州市政府出錢,為林主席在紫金山修建了這么一座別墅。據賈夢瑋《往日庭院》一書記載,桂林石屋是由修建中山陵的工程師楊光煦設計,1933年6月完工。石屋的許多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使用的不少石料都是來自紫金山上的廢棄陵墓。比如說正門兩側正牆上的盤龍紋石雕,據說就是來自兩塊明代陵墓的碑額。
然而別墅建成四年後,也就是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據傳侵華日軍的轟炸機飛行員飛越紫金山時,看到山麓中有這么一處與眾不同的青灰色建築,斷定必是國民政府要員的住宅,遂投下大量炸彈予以轟炸。頃刻間,這么一座獨特的建築便毀於一片火海。

“桂林石屋”今成市級文保單位

1945年,日本投降,此時的林森已經長眠在重慶。林森一生無兒無女,位於紫金山內的桂林石屋再也無人問津,逐漸淹沒在荒草樹蔭之中。桂林石屋遠離其它景點,加上道路不通,一直以來也鮮有遊人問津。近年來中山陵園管理局修葺了靈谷寺通往桂林石屋的道路,交通方便了許多。2012年,桂林石屋遺蹟被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