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莫

2 a 5

埃萊娜·格里莫是一位天才鋼琴演奏家,國籍法國。13歲就成為法國巴黎國立專業音樂學院史上最年輕的學生。她像愛音樂一樣愛狼,為了創辦野生狼保護中心,她一度終止了自己的音樂事業。因此有“狼女”之稱。現在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古典音樂家之一。

個人簡介:
埃萊娜·格里莫(HélèneGrimaud)
生日:1969年11月7日
出生地:法國羅訥河口省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
職業:鋼琴家
音樂類型:西洋古典音樂
演奏樂器:鋼琴
埃萊娜·格里莫在法國羅訥河口省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出生,父親是柏柏爾猶太人,母親是科西嘉島的塞法迪猶太人。
她形容她小時“極度激動”,過度集中於某些事情上。她7歲接觸鋼琴。
1982年入讀巴黎音樂學校(ConservatoiredeParis),與鋼琴手雅克·魯維耶(JacquesRouvier)同校。
1985年,埃萊娜·格里莫憑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的《PianoSonataNo.2》贏得巴黎音樂學校贏得首個獎項、雅克·克羅學院(L'AcadémieCharlesCros)的格蘭披治光碟獎(GrandPrixduDisque)。
1986年:《PianoSonataNo.2》
1987年:《BalladeNo.1》
1987年,她展開事業生涯,在巴黎舉行獨奏會;又與巴黎管弦樂團(OrchestredeParis)合作演出,由丹尼爾·巴倫博伊姆指揮。21歲時,埃萊娜·格里莫移居美國佛羅里達州,後又移居紐約市。之後在德國柏林住了一陣子,現定居瑞士。
1987年:《AprèsuneLecturedeDante》
1987年:《SonataforPiano》
1995年:《PianoConcerto》、《Strauss》、《Burleske》
1996年:《PianoPiecesOp.116-119》
1997年:《PianoConcerto》、《Ravel》
1998年:《PianoConcertoNo.1》
1999年:《PianoConcertoNo.4》、《PianoSonataNo.30》、《PianoSonataNo.31》
2001年:《PianoConcertoNo.2》、《PreludeOp.32/12》、《Etudes-TableauxOp.33/1,2and9》、《VariationsonaThemeofCorelli》。
2003年:《Credo》,結合了《FantasiaonanOstinato》;《PianoSonataNo.17"Tempest》、《ChoralFantasy》《Credo》
2005年:《Chopin|Rachmaninoff》
2005年:《ThePianoConcertos》
2006年:《Reflection》
2007年:《PianoConcertoNo.5"Emperor》、《PianoSonataNo.28》
2008年:《HélèneGrimaudBach》

不羈的童年,鋼琴的救贖
格里莫生於法國的普羅旺斯,父親是非洲裔猶太人,母親則是科西嘉裔的猶太人。從小,格里莫就顯現出與眾不同。6歲,她著魔於弄傷自己,凝視髕骨上的傷疤,摩挲傷疤上凝結的褐色痂蓋。她輕輕地掀開它,欣賞下面那粉紅色的新皮;或是猛地揭掉,看它再度流血。每當左手被劃破,她立即會把右手也劃破,為了保持平衡,她需要弄傷自己身體的另一側。她必須在書的兩邊擺放同樣數量的鉛筆。她沒有真正的朋友,除了撲向書籍,《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布拉熱洛納子爵》……
格里莫的童年,無論在精神還是身體上,都出現了一種偏差。父母起初帶她去學舞蹈、柔道、網球,但自願的受傷和強迫性的平衡都沒有消失,直到她7歲時接觸到鋼琴。“練琴的時刻是我一周中最快樂的時光,我兩隻手的演奏手法並不對稱,然而奏出的音符卻產生了完美的和諧,在最後一個和音之後的全休止期間,我清楚地感覺到,一切終於以愉快幸福的方式在我周圍迴響起來。”在鋼琴上,格里莫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語言,“我飛了”。
於是格里莫投身樂譜,就像當初投身閱讀那樣狼吞虎咽。即便在沒有樂器的情況下,她也在想像該用什麼樣的力度,按鍵盤上的哪一個鍵。這種瘋狂的熱情讓她一連跳了好幾級。13歲時,格里莫隻身一人前往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卻因為無法忍受狹隘局限的教育制度,拒絕聆聽任何鋼琴老師的死板教誨,毅然退學。她在自傳中寫道,“14歲,我敢作敢為,毫無顧忌,第二天,我就回到了曾培育我4年的埃克斯音樂學院”。
格里莫可以說是自學成才,18歲那年,她在國際音響博覽會上贏得了坎城古典音樂獎,逐漸引來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阿格里奇、基頓-克萊曼等名家的注意和點撥。格里莫寫道:“阿格里奇是樂曲之女,是生命衝動的權威,有她在,事情就不是發生在詞語中,而是發生在詞語裡的沉默中。”而克萊曼則教導她說:“在演奏一首作品前,理智的準備是必需的。你需要剖析一切,然後將其重構、連線。”

埃萊娜·格里莫靠動物本能彈得更好
6歲,她著魔於弄傷自己,凝視髕骨上的傷疤,摩挲傷疤上凝結的褐色痂蓋——甲殼般的堅硬、發亮、凸凹不平。她輕輕地掀開它,欣賞下面那粉紅色的新皮;或是猛地揭掉,看它再度流血。為了保持平衡,她需要弄傷自己身體的另一側。每當左手被劃破,她立即會把右手也劃破。她必須在書的兩邊擺放同樣數量的鉛筆……
對稱,狂熱地、強迫式地追求對稱。直到一天,曲譜上那些細小的音符突然間泄露了它們的秘密。——左手和右手,兩隻手的演奏手法並不對稱,但是卻同樣能夠奏出一種“和諧”——那變化著的平衡之美。“我有了一種新的語言,我飛了!”埃萊娜·格里莫在音樂中找出路,撥動生命密碼。
[1]“音樂改變了我的信仰,母狼解放了我的野性”
埃萊娜·格里莫(HélèneGrimaud),這位法國女鋼琴家,1969年生於普羅旺斯地區的埃克斯。早年在埃克斯音樂學院和馬賽音樂學院分別師從雅克琳·庫爾坦和皮埃爾·巴比澤學琴。13歲被著名的法國音樂學院錄取,師從雅克·魯維耶。16歲獲得雅克·魯維耶古典音樂比賽首獎,同年出版了第一張個人唱片,曲目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及鋼琴獨奏曲。18歲在巴黎舉辦了她的第一次鋼琴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而從此享譽國際。2002年成為德國DG公司簽約音樂家。出版過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和貝多芬的《暴風雨奏鳴曲》,其中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奏鳴曲》還榮獲“唱片協會”大獎。這對年輕的埃萊娜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榮譽。她現居住在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