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
1776年2月底,勃艮第公爵查理開始對阿爾薩斯地區大打出手,率軍1萬多人進攻位於格拉松的堡壘。格拉松是扼守阿爾薩斯與珀爾尼的要道,防衛比較森嚴,但是查理的勃墾第軍隊擁有出色的攻城武器——大口徑火炮。因為該堡壘一天之內就被攻克了,守軍全部被殺。這一舉動觸及了反勃墾第同盟原本就比較敏感的神經(有不少法王路易十一的功勞)。2萬瑞士軍隊的軍隊迅速趕來救援。
準備
勃艮第
這時,攻克了堡壘的查理把他的部隊布置在森林中的一個斜坡上,以便發揮遠程兵器威力,同時他對他的炮兵也很有自信。而瑞士人也十分勇猛,快速趕到戰場是在3月1號,第二天也就是3月2號就開始對查理軍隊的進攻。因為他們的軍隊比起查理的來說多了些。但是查理並不知道瑞士人的具體數目,他麾下的偵察兵膽小怕事,並沒有弄清楚有多少敵人就向自己的主帥給出了一系列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的報告。查理也信不過他們,就這么蒙在鼓裡的和瑞士人交上了火。而且對於這些來自東部山區的自耕農民組成的步兵部隊,查理也沒有怎么認真看待。
瑞士
瑞士人的主力是自己的長槍方陣步兵,整個軍團則分成前衛,中央和後衛三個部分。使用長槍的士兵都是擁有高度專業技巧的瑞士公民,從兒童時代就開始練習。長矛兵的標準裝備是一根12到15英尺的長矛。鐵質的矛頭很長,大約1英尺,後面還有1英尺左右的護鐵。長矛兵也裝備短劍用以近戰。長槍兵總是排成方陣作戰。方針的正面是4到5排使用長矛的士兵,以間隔1米的距離橫向排開,佇列寬度視地形而定。在長槍兵背後的是戟兵,在行軍中戟兵與長槍兵保持一致而戰鬥中則通過長矛兵之間的空隙向前,參與近戰。方陣的兩側和背後都有3到4排長矛兵,以確保方陣可以向各個方向前進或防禦。他們總喜歡把長矛兵編成好幾個獨立的方陣(至少三個)這樣一方面是為了適應複雜地形另一方面使得戰鬥中各個方陣的側翼都得到保護。與古典時代的方陣步兵最大的不同在於,瑞士人出色的機動能力和善於通過突襲來從敵人的弱側打擊對手。而當地連綿的山地、森林、丘陵地帶和查理那些拙劣的偵察兵都幫助著瑞士人施展自己的拿手戰術。
進程
最初,瑞士人的前衛小部隊與查理遭遇,其實是一個個由弩手,火槍手和一些戟兵組成的鬆散單元按散兵陣排開。每個單元的人數非常靈活,視地形和敵人數量而定。這些散兵在缺乏掩護的情況下往往在戰場上難以生存很久。他們在戰鬥中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主要是為後面的主力部隊來探虛實,試試你這個對手到底有多強。查理的部隊里有不少弩手和火槍手,占據著山坡地利的勃墾第軍迅速的遏制主力瑞士前衛部隊的騷擾,查理以為這就是敵人全軍,命令步兵出擊。於是幾個步兵百人隊開始反攻,很快就包圍了這支瑞士小部隊。看到敵人的陣線出現鬆動,瑞士主力部隊的3個方陣從樹林中急速殺出,向勃墾第部隊發起那個時代最致命的衝鋒。前突的勃墾第百人隊們發現周全一下子出現了那么多瑞士人,來不及做出什麼反應就被瑞士人的致命長槍給衝垮,迅速作鳥獸散。
山坡上的查理目睹著自己部隊的潰散十分惱火,他下令炮兵立即開火支援,而不要管那些前方自己軍隊的士兵。但是這時候他的炮兵還沒有裝備較靈活的炮架,火炮打擊有生力量的命中率是極低的,瑞士人衝鋒的速度又非常快捷,結果炮彈都落到了瑞士人的身前身後。情急之下查理命令重騎兵攻擊敵人側翼(注意:沒有像之前的法國人那樣盲目衝鋒),希望能靠側翼攻擊來擊潰瑞士步兵,這也是幾千年來騎兵對付步兵密集陣的主要方法。但是瑞士人一般有2個方陣掩護中央的1個方陣,這2個方陣迅速轉入防禦,用長槍對準四面,結成一個空心的密集陣。當地的戰場都位於山間,比較狹窄,勃墾第重騎兵悲劇性的撞上了這片密集陣,雖然很快收住,但進攻意圖已經無法實現了。
自己的重騎兵進攻失效的同時,查理在山坡上的中央陣線也與瑞士人的主力衝鋒隊伍遭遇。勃墾第的火槍手、弩手來不及在那么短的時間裡投放足夠的火力來遏制對方,站在他們前面掩護的長槍兵在精銳的瑞士人面前更是一觸即潰。查理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軍隊了,在左右的護衛下,和潰退的步兵一起亂鬨鬨的逃離了戰場。他的炮兵也來不及手勢好自己的大炮就逃之夭夭了,把這些精密的新式武器全部留給了瑞士人。由於瑞士山民們沒有自己的騎兵部隊,查理和他的新軍中的大部分人得以生還。
結局
此戰中雙方士兵損失都很小,勃艮第陣亡300餘人,大炮全部丟失;瑞士陣亡200人,其中長槍兵只有10人。但是長槍兵被弩弓射傷的人數還是可觀的,只是勃墾第人潰散的太快了。查理髮現他組織的新軍還不完善,急需改進。
教訓
格拉松戰役之後,查理開始重組了他的新式軍隊。當務之急是改進自己的炮兵,讓他們能夠很好的在瞬息萬變的會戰中支援步兵作戰。於是查理給他的炮兵採用了一種可以升降的炮架,這樣火炮不論裝彈還是瞄準的時間都大大縮短了。此外大炮的重量也被限制和減輕了很多,以便能夠在行軍中跟上部隊,迅速部署。為了對付瑞士人牢不可破的密集陣,他效仿英格蘭以前對付蘇格蘭的做法,使用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