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里村

根里村

根里村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從江縣斗里鄉東北面,距鄉政府駐地12公里,東接廣西良寨鄉大苟村,南接本鄉高牛村,西與馬安村相鄰,北與西山鎮大醜村相連。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莊 村莊

全村國土面積14.12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村寨,總戶數280戶,1457人,居住均為苗族。全村耕地面積1261畝。2010年全村糧食總產量696噸,人均純收入2002元。根里村黨支部發揮了主導作用,全體黨員與時俱進,密切配合,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苦幹實幹樹形象,以服務社區贏民心,帶領全村人民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康莊大道,多次被縣委縣政府當作新農村建設典型予以表彰和宣傳。鞏固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抓好“村校結合”工作,深入開展教學培訓活動,繼續加強和改進教學資源建設,抓好遠程教育骨幹隊伍建設;統籌兼顧,深入推進遠程教育各項工作健康協調發展。

班子建設

學習 學習

村黨支部意識到,必須把黨支部的健全、團結作為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並且要一抓到底。2010年,根里村黨支部選出了以賀志超同志為書記,吳道賢、吳秀福為副書記的新一屆黨支部,新一屆黨支部上任以來,始終把團結上下、增強黨群凝聚力作為支部建設和全村工作的重點。一是加強本村黨員的交流與學習。

通過黨員培訓和一月一次的組織生活,不斷加強黨員同志間的交流和溝通,不僅使全村黨員同志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也使大家學會了團結和互幫互助。二是加強對班子成員和黨員的教育管理。通過黨員先進性教育、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使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掌握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提高思想認識水平的同時,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

凡要求民眾做到的黨員必須做到,凡要求黨員做到的支部領導首先做到,不但用榜樣增強以支部的威信,而且從行動上帶動提升了村民素質。在村黨支部的巨觀指導下,不斷完善村規民約、規章制度,把好的做法和經驗以制度的形勢規範起來,堅持下去,使村裡的大小事情,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使村級管理更科學、更符合民眾切身利益,為全村的小康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認真執行和落實鄉黨委的各項決定,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過抓團結協調,不僅增強了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更為帶領廣大幹部民眾致富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經濟建設

養殖業 養殖業

根里村近幾年立足本村實際,堅持經常性地對黨員進行廣泛深入的思想教育,堅持不懈地向廣大幹部和民眾灌輸市場經濟意識、改革創新意識,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使廣大黨員真正成為本村致富的帶頭人,切實對本村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

村支部堅持從實際出發,一是在了解外部市場的前提下,勇於探索,於2008年帶領全村建起了300畝的退耕還林和坡改梯,二是採用了“公司+農戶”的農業生產模式,多渠道集資,鼓勵農戶積極參與,創辦了家私材料加工廠,同時給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產生的效益按股份分成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三是通過縣、鄉農技部門的技術支持,千方百計引導和鼓勵農戶學科學用技術,大面積推廣生態養殖。

在各方面的支持、指引下該村湧現處了吳雄輝養豬存欄20頭,賀國輝養羊35頭,石明輝養羊27頭,該項產業已初見經濟效益,對帶動全村脫貧致富具有明顯作用。

社會事業

根里村始終把團結協調作為黨建工作和全村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

慰問 慰問

一是抓班子成員內部的團結協調。黨支部自成立時起,對所有成員的具體工作進行了明確分工,做到具體工作專人抓,專項工作配合抓,中心工作協調抓,重大事項由集體研究決定。村支部副書記吳秀福同志所分管的財經和組織工作、吳道賢同志所分管的計生和教育等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鄉前列,更是得到了鄉黨委、政府和本村廣大民眾的一致好評。

二是抓黨員內部團結協調。通過對全村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和組織,形成了黨員帶頭組織,如賀志超、潘盛林等黨員同志現已成為了全村各項工作的帶頭人,他們在做出表率的同時,還專門負責向本村民眾傳達和講解上級政策,宣傳各種農情信息,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三是抓乾群團結協調。根里村黨員幹部始終把“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作為處理幹部民眾關係的重要準則,把為民眾辦實事作為村幹部日常性工作來抓。根里村現共有農戶284戶,由於種種原因,在該村土地延包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遺留問題,如延包地塊和面積一直沒有落實到農戶,或者是延包地塊、面積雖已落實到戶,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遲遲沒能發放到農戶手中等,村黨支部便及時召開村幹部會議,以劃組的方式帶領村幹部上門到各農戶做工作,講解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契約等政策性問題,為民眾答疑解惑,切實為農戶辦實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