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瘤蛾

核桃瘤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瘤蛾科。分布於山西、河北、河南、陝西等省。已知危害核桃為單食性害蟲。以幼蟲食害核桃葉片,屬偶發暴食性害蟲,嚴重發生時幾天內能將樹葉吃光,造成枝條2次發芽,權勢極度衰弱,導致翌年枝條枯死。

基本信息

核桃瘤蛾核桃瘤蛾

基本信息

中文名:核桃瘤蛾

又名:核桃毛蟲,核桃小毛蟲

目:鱗翅目

科:瘤蛾科

分布及危害

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北、河南、陝西等省。目前,已知只危害核桃為單食性害蟲。以幼蟲食害核桃葉片,屬偶發暴食性害蟲,嚴重發生時幾天內能將樹葉吃光,造成枝條2次發芽,權勢極度衰弱,導致翌年枝條枯死。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8~11毫米,翅展19~24毫米,灰褐色。雌蟲觸角絲狀,雄蟲觸角羽毛狀。前翅前緣基部及中部有3個隆起的深色鱗簇,組成3塊明顯的黑斑;從前緣至後緣有3條由黑色鱗片組成的波狀紋。後緣踣有一褐色斑紋。

直徑0.4毫米左右,扁圓形,中央頂部略凹陷,四周有細刻紋。初產時為乳白色,後變為淺黃至褐色(圖21—2)。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2~15毫米,背面棕黑色,腹面淡黃褐色,體型短粗而扁,中、後胸背面各有4個毛瘤著生較長的毛。體兩側毛瘤上著生的毛長於體背毛瘤上的毛,腹部第四至七節背面中央為白色。胸足3對;腹足3對,著生在第四、五、六腹節上;臀足1對,著生在第十腹節上。

體長8~10毫米,黃褐色,橢圓形,腹部末端半球形。越冬繭長圓形,絲質細密,淺黃白色。[1]

生活習性發生規律

1年發生2代,以蛹在石堰縫中(占95%左右)、土縫中、樹皮裂縫中及樹幹周圍的雜草和落葉中越冬。成蟲有趨光性,黑光燈對其誘力最強,藍色燈次之,一般燈光誘不到的蛾子。成蟲在前半夜活動性強。羽化後珊瑚產卵,卵期4~5天。卵散產於葉片背面主、側葉脈交叉處,每處多數隻產1粒卵。卵表面光滑,無其他覆蓋物。越冬化成蟲的羽化期自5月下旬至7月中旬約計50餘天,盛期為6月上旬;第一化成蟲的羽化期自7月中旬至9月上旬計50餘天,盛期在7月低至8月初。越冬代雌蛾產卵量為70粒左右,第一代雌蛾產卵量為260泣左右,遠多於越冬代。卵期5~7天,一二代卵發生的時間幾乎相連,持續100天左右。

幼蟲多為7齡,幼蟲期18~27天,3齡前的幼蟲在孵化的葉片上取食,受害葉僅餘網狀葉脈,偶見核桃果皮受害,幼蟲老熟後多於凌晨1~6時沿樹幹下爬,尋找石縫、土縫及石塊下做繭化蛹。第一代老熟幼蟲下樹做期自7月初至8月中旬約一個半月,盛期在7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蟲下樹期從8月下旬至9月底、10月初,計40天左右,盛期在9月上中旬。

第一代蛹期6~14天,第二代蛹的存活率高於陰坡、潮濕石堰縫中的蛹,樹完外圍的葉片受害較重,上部的葉片受害重於下部的葉片。[1]

防治方法

第一,利用老熟幼蟲有下樹化蛹的習性,可在樹幹周圍半徑0.5米的地面上堆集石塊誘殺。

第二,於幼蟲發生不害期,噴布50%殺暝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第三,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可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