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雖然對於本書所討論的許多軍事經濟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編者執著於自己的看法——也許是偏見,但在寫作的時候卻總是竭力把它們列在次要地位。編者更關心的是怎樣看待軍事問題,以及從哪些方面著手去解決它們,而不是具體的解決手段本身——不論怎樣說,具體辦法終究要取決於現時的具體環境和技術條件,因此都是短時效的。核武器出現後,軍事技術引起了若干新的重要問題,編者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使大家注意它們。但是,編者儘量避免對參與目前軍事戰略問題爭論中的任何一方有所偏袒,除非問題過於重要,實在無法迴避,例如是否需要保護編者的威懾力量,是否要做好打局部有限戰爭的準備等等。書中所舉的具體例子大多是空軍而不是陸軍或海軍方面的問題,但這絲毫不代表編者對三軍重要程度的看法,而只不過是由於歷史的因緣湊巧,使編者比較熟悉空軍方面的問題罷了。
本書絕不是一本告訴人們如何在戰爭中運用“運籌學”或“系統分析”的教科書。書中對問題的處理方式是非數學性的(書末的附錄除外),並且一般不涉及構造適合軍事現實的模型問題。但是編者希望,研究運籌學的專業人士能在本書中找到他們在工作中所泌需的經濟概念和經濟分析,軍事決策者也能在本書中找到若干資料,有助於提高他們理解和利用運籌學的能力。
圖書目錄
原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從經濟角度看國防問題
在各個層次上講求經濟效率
本書的內容安排
重要背景
第二章 背景:國防之所防
武器發展
對戰爭種類的影響
對經濟實力重要性的影響
第一部 可用於國防的資源
第三章 資源限制
具體約束與一般約束
國民生產總值:對國家活動的約束
幾種可能採取的關係未來資源的政策
小結
第四章 國民生產總值中應撥出多少用於國防預算?
編制預算的過程
預算第一論者與需要第一論者
按計畫預算,還是按項目預算
如何選擇計畫的規模
熱戰期間的預算規模
第五章 國防開支的問接效果
對經濟穩定性的影響
其他間接代價
其他間接利益
第六章 一些主要國家的經濟力量
國與國之間的比較問題
一些主要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
國防預算
主要結論
第二部國防資源的使用效率
第七章 軍事決策的效率
三個原則性的解決途徑
最優選擇、有效選擇和可行選擇
單投入,雙產出
雙投入,單產出
經濟分析的要素
從要求出發
按優先權別排序
幾點誤解
面上有效和點上有效
軍事決策的種類
第八章 經濟分析的一個演示性例子
問題
任務或者目的
各種方案
費用
標準
模型和程式
結果和結論
附錄:模型和計算
飛機的運載率
費用係數
集約航路
探求最優策略的程式
第九章 有關標準的問題
標準
標準的某些偏差
適當的標準
第十章 不可比因素、不確定性和敵方對策
不可比因素:其意義、示例和處理
不確定性
第十一章 與時間因素有關的問題
為什麼要貼現?
使用什麼貼現率?
未來的投入和產出的價值
幾種實用的簡化方法
低估未來產出
第十二章 提高效率的體制舉措
私人經濟中的制度安排
軍事領域中的制度安排
在政府內部模擬市場機制的建議
關於進一步依靠私人市場經濟的建議
關於提高承包商效率的建議
便於各軍種內部進行經濟計算的建議
國防部門內部的分權化和激勵
第三部 特殊問題與具體套用
第十三章 軍事研究開發
軍事研究開發的種類
研究開發中的問題
一些常見的失誤
研究開發再造
研究開發的幾個實際問題
研究開發立項與經濟計算
第十四章 後勤
基地的產出功能
基地部件供應功能
申領周期
改進採購方式
後勤系統內的相互依賴
經濟分析和後勤研究
第十五章 軍事聯盟的經濟學
與聯邦制對比
各國利益的分歧
軍用物資供應的專業化
償付問題
兵力的專業化: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
經濟戰和裁軍
第十六章 經濟戰和援助
軍備控制措施和裁軍
第十七章 動員、民防和戰後恢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型”動員
對較小侵略起威懾作用的經濟實力
應付有限戰爭的迅速動員
達成裁軍協定以後的動員計畫
民防和戰後恢復
戰後恢復的可能性
第十八章 威懾政策的選擇
“自動均勢”觀點
問題的定量性質和不確定性
微妙的恐懼均勢
近蘇基地的作用和風險
戰略威懾的不完備性及其必要性
威懾、偶然事故和裁軍
結論
附錄:最大化問題的簡單數學分析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