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島社區

栲栳島社區位於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東2公里處。居民367戶,836人。主要景點有“十佛寺”,俗稱“潮海園”。

村莊由來

清乾隆年間,王氏從登窯遷栲栳島里村。由八家莊、前歧、南石屋、三家溝等自然社區組成。因三家溝向北延伸的沙灘海灣形似栲栳(由柳條編成的容器,形狀像斗),故名栲栳島社區。
政區人口

位於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東2公里處,東臨登瀛灣,西隔山與沙子口灣相望,地理位置獨特,占盡山海風光。2004年社區有居民367戶,836人,其中王姓約占60%,祖上來自登瀛社區、小河東社區段姓約占30%,祖上來自段家埠社區;姜姓祖上來自大河東社區;余為朱、石、袁等姓氏。
社區特色

社區東北山前距海邊百餘米處原有一佛寺,史稱“十佛寺”,俗稱“潮海園”,相傳是唐朝中期所建。寺前有一荷花池,東西長20餘米,寬12餘米,每臨盛夏,荷香滿塘,蛙聲陣陣。在通往寺廟山門的道路兩側,有六棵銀杏樹,華蓋參天。山門兩邊各一彩塑鬥神,高達兩三米。寺內正殿三間,內供十佛,大堂東壁書有“十佛寺”三個大字。庭院兩側有東西廊房,東廊房為主持居所,西廊房設“娘娘祠”。據老人們講,“十佛寺”之名稱,在當地人中知之甚少,僅知俗名“潮海院”。因此在抗日戰爭中曾有社區居民因不知“十佛寺”在何處而慘死在日本兵槍下。有一年農曆七月十五,一隊日本兵手持地圖尋找“十佛寺”,行至涼水窩子處抓一村民詢問,村民因不知“十佛寺”而慘遭毒打;後又抓4名居民,遂命帶路,進至寺內。居民見周圍無兵,欲拔腿回家,未料抬腳之時,槍聲響起,盡倒血泊中。解放後,主持還俗,寺廟百餘畝田產歸栲栳島社區所有。20世紀50年代末,曾在該寺設農技學校;至70年代,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破“四舊”及國防建設需要,寺院被拆除,但銀杏樹、荷花池尚存。
經濟狀況

解放前,居民多數種地、少數打魚,過著尚能度日的農家生活。解放後,經土地改革成立了高級農業合作社和沙子口人民公社栲栳島生產大隊。 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支援國家海防建設,社區土地、山嵐、海灘皆劃歸國家所有,1984年居民轉為城鎮戶口,成立了栲栳島社區居委會。先後成立了6個建築工程隊,籌建了油漆廠、玻璃廠等企業,吸納社區居民進廠工作。社區,2004年實現經濟總收入18000萬元,人均收入6136元。
社會事業

隨著集體經濟的壯大,社區居民的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社區為居民報銷自來水費和一半的民用電費;居民參加了大病統籌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對社區街道鋪設了水泥路面;新建房屋隨地形起伏錯落有致,尤其是路邊和庭院中綠樹搖曳,花香襲人,令人心曠神怡。生活富裕的栲栳島人,民風淳厚,互敬互愛,文明禮貌,40多年來無刑事犯罪案件,1986年以來栲栳島居委會連續被青島市評為文明單位標兵。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每年被上級評為擁軍優屬先進單位。
聯繫電話:86-0532-888131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