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東證1部:7453)
成立時間 1989年5月
總部地點 日本東京都豐島區東池袋4-26-3
重要人物 松井忠三(代表取締役社長兼執行役員)
產業 零售業
年營業額 1,393億日元(2007年2月)
員工數 3,946人(另有3,027人為兼職)(2007年2月28日)
子公司 MUJI.net 花良品
網站 http://ryohin-keikaku.jp/
概要
無印良品最早為日本西友公司的自有品牌,靈感來自日本季節集團(セゾングループ,Saison Group,西友集團與西武百貨的母集團)創始人堤清二和他的朋友設計師田中一光日常對話中提出的構想,是以對抗既有的“品牌”為主要概念。在當時同屬該集團的西武百貨和日本全家便利商店協助下,1983年在日本東京的青山開設了第一家店面。開幕之後市場反應良好,因此在1990年成為了獨立的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也在海外使用“MUJI”為品牌名稱設立據點。
截至2008年5月底,無印良品在日本共有338間店鋪(直營店191間、授權店69間、西友 inner store 店鋪78間)。海外的分店部份為英國17間、法國8間、瑞典6間、義大利3間、挪威6間、德國3間、西班牙3間、愛爾蘭1間、中國香港7間、新加坡3間、韓國7間、中國台灣12間、中國大陸3間、泰國4間、美國(紐約市)2間(在紐約現代美術館中的商店也有販售無印良品的商品)。
此外在日本方面,也開設了四間暢貨中心(factory outlet),分別位於御殿場、大阪、福岡和入間。也有提供餐飲服務的“CafeMUJI”和“MealMUJI”、三座“無印良品露營場”(キャンプ場,位於群馬縣嬬戀村・新潟縣津南町・岐阜縣高山市)。
品牌理念
無印良品希望透過材料的篩選,簡化製造過程包裝來突顯他們“良品”的特質。儘管售價並沒有因此而特別低廉,但在產品樸素的外表和實用的考量下,依然廣受日本消費者喜愛,素有“雜貨中的名牌”之稱。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產品本身使用原素材,不加特別染料、印刷等,但無印良品還是有製作上印價錢、條碼與品牌名稱的標籤;而在商品售出時,也依然會給顧客帶有品牌名稱的包裝袋。不過在拆去品牌標籤後,再找不到品牌的名字,回復原來的特色。
另一方面,無印良品的廣告及宣傳上花了不少的心思,任何宣傳品一貫純樸、簡潔的特色,與其他五花八門廣告相比之下,無印良品的廣告明顯突出,因此無印良品的廣告經常獲獎。
歷史
1980年12月 - 1980年代初期的日本設計界當中,最主流的是以視覺強化品牌識別,並透過有效的裝飾來加強品牌區隔,但當時西友株式會社的總裁堤清二卻覺得市場過於色彩喧囂,而提出了“反品牌”的想法。他找來了幾位知名的設計師好友如田中一光、小池一子、天野勝和杉本貫志開會溝通想法,最後在西友百貨當中,開設了“無印良品”,一開始只有9種家用品、和31種食品。
1982年 - 無印良品開始批發商品給其他合作商店。同年,無印良品設計出自己的腳踏車,稱為“22 inch bicycle” 1983年 - 在日本青山開設了第一個直營專賣店,並開始逐漸的從百貨公司專櫃的商店形態,專為專賣直營。
1989年6月 - 西友株式會社從西友百貨體系獨立出來,正式展開“株式會社良品計畫”。
1990年3月 - 西友株式會社取得所有的營業權。
1991年7月 - 在英國倫敦開設海外第一家分店。
1995年 - 開始走入家電業,推出了冰櫃、洗衣機、電話、電鍋、微波爐等電氣商品。同年8月,在日本開始準備股票上市。
1998年12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二審查通過。
1999年 - 跨足服飾業、開始銷售孕婦裝與童裝。
2000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一審查通過。
2003年 - 形象廣告“地平線”系列獲得東京ADC賞桂冠獎。
2004年 - 與日產汽車公司合作,推出了無印良品汽車,稱為“MUJI Car 1000”
2005年 - 無印良品已成為國際性的公司,如今約銷售4000多種商品。除了在日本有132間直營商店與144間合作商店外。在英國、愛爾蘭、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以及台灣都有專門店,在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紀念商品處也有部份產品可供出售,最近在義大利米蘭的購物街“Corso Buenos Iris”以及 “Via Torino”上也開了二間專門店。
相關故事
在美籍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科幻小說《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2003年出版),書中主角對於品牌和公司商標過敏,因此他穿的是無印良品衣服。這部作品拍攝成的電影,將在2008年上映。
外部連結
[1] 無印良品的理想屋 http://www.worldchanging.com/archives/002141.html
[2] 無印良品日本總站 http://www.muj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