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山雀

栗腹山雀(學名:Parus castaneoventris):是一種小型而具特色的山雀。額、眼先及頰斑淺皮黃至棕色;胸兜及頭頂暗黑,頸圈棕色,上體灰色;下體栗褐色,具皮黃色臀線。與雜色山雀指名亞種相比體型較小而羽色略深,頭無頂紋且無淺色臀紋。幼鳥色較黯淡。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灰色。

主要棲息環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闊葉林、人工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多成小群。性活潑,多在樹冠中下層枝葉間活動和覓食,主要以小囊蟲、捲葉蛾、螟蛾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是中國台灣島的特有物種。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形態特徵

栗腹山雀 栗腹山雀

栗腹山雀雌雄羽色相似。頭頂、枕至後頸黑色,枕和後頸中央有一條不規整的白色縱紋,前額、眼先、耳羽乳黃色,兩頰至頸側斑白色。上背與其餘上體同為藍灰色,下背、腰和尾下覆羽以及兩翅和尾概為藍灰色,飛羽淡褐色,外翈羽緣亦為藍灰色,內翈具窄的灰白色羽緣。與雜色山雀相比,喉與上胸間亦無乳黃色橫斑;胸、腹至尾下覆羽亦無淡黃褐色縱帶,整個胸、腹概為栗色。脛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色,具皮黃色端斑。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深褐色,腳鉛色或鉛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7-18克,♀17克;體長♂127-140毫米,♀125毫米;嘴峰♂10-12毫米,♀11毫米;翅♂76-81毫米,♀75毫米;尾♂52-62毫米,♀50毫米;跗蹠♂17-22毫米,♀1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環境海拔1000米以下的闊葉林、人工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以鬱閉度較小的落葉松、油松、刺槐、闊葉雜木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較常見。

生活習性

留鳥。除繁殖期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多成小群,有時也與大山雀和其他鳥類混群。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平時飛行緩慢,飛行距離亦短,但在受驚後飛行也很快。性活潑,隱蔽而懼生。多大樹冠中下層枝葉間、也大林下灌木叢中、偶爾也下到地下活動和覓食,在林冠層取食且藏匿堅果。常邊活動邊發出單調的叫聲,其聲似“si-h,si-h”。

主要以小囊蟲、捲葉蛾、螟蛾、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刺蛾幼蟲、尺蠖蛾幼蟲、庫蚊、花蠅、螞蟻、蜂、松毛蟲、浮塵子、蝽象、瓢蟲、螽斯等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蝸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台灣。

栗腹山雀分布圖 栗腹山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樹洞中,也在人工巢箱中築巢。巢呈碗狀,主要由苔蘚構成,內墊以獸毛和鳥類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12厘米,內徑6厘米,高5.5厘米,深3.6厘米。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也有在產出最後一枚卵後隔1天才開始孵卵的。孵卵由雌鳥承擔,白天坐巢時間7-8小時,夜間在巢內過夜。白天離巢時還用毛將卵蓋住,有時也見雄鳥銜蟲進巢飼餵正在孵卵的雌鳥,每窩產卵5枚,卵白色、被有細的淡紫色和赤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7.3-19.1毫米×14.1-14.8毫米,平均18.1毫米×14.5毫米,重1.5克。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曾經是雜色山雀的亞種之一,2016年劃分為獨立物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