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柴立清(1915~1969) 日照市官草汪人。生於貧困漁家。17歲出海捕魚,22歲當船老大。對海州灣一帶潮汐、汛情、魚類活動規律了如指掌,成為當地捕魚能手。建國後,他帶頭在安嵐區辦起漁業生產合作社,入社漁民80多戶,他任船長。為搞好集體生產,帶頭苦幹,平均每年出海250天。他總結前輩捕魚經驗,實行遠場作業,多拉線,早出海,晚收網,改變了黑夜不捕魚的慣例,並改造大網具,使漁業產量不斷提高,創造了單船年產萬斤的全省最好成績。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後,他仍任船長。採用多種形式兼作輪作的生產經驗,獲得了漁業特大豐收,全船年捕魚5.1萬公斤,高出全社平均單產的1.6倍,被縣委、縣人委命名為“英雄船”。同年12月,他出席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代表會議。1959年,柴立清“英雄船”繼續獲得漁業特大增產,9個月捕魚4.8萬公斤,比全社平均單產高2.2倍。這年9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及先進工作者代表會議,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受到國務院獎勵,並應邀參加國慶10周年觀光活動。
之後,他帶領社員進一步改革網具,推行機械化作業,使產值持續穩定上升。1963年2月,他出席華東農業先進集體代表會議,繼之出席山東省農業先進集體代表會議。1966年,當選為大隊黨支部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