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學勇

2000年,金川公司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公司決策層審時度勢,果斷決定:金川要建成中國第一條完整的羰基鎳生產線。當年5月,時任精煉廠副廠長的張強林被確定為羰基鎳項目組組長。當時,金川在羰基鎳技術方面所積累的相關知識,僅僅是一個概念、一個方程。面對公司的重託,張強林和他的同事們沒有退縮,立志攻克難關,完成這一艱巨而光榮的“爭氣工程”。在羰基鎳方案設計階段,張強林奔波在國內每一個與“羰基鎳”有關的地方,千方百計尋找獲取與之相關的一切信息。2000年8月,當得知四川某地有一個從事羰基法研究的小廠的信息後,張強林立即動身前往。由於時間非常緊張,他沒有買到臥鋪車票,就拖著腰疼坐上了火車硬座。經過36個小時長途顛簸趕到那個廠時,卻被告知“企業老總到北京開會去了”。他轉身又坐上了去北京的硬座車。
到了北京沒顧得休息一刻,張強林便直奔開會地點。人家正在開會,他就守在會議室門口等待。當那個企業老總散會知道情況後,被張強林的真情所打動,答應並且來到金川討論合作事宜。那時,張強林累得整整瘦了一圈,腰疼病被確診為腰椎盤突出。但張強林忍著疼痛,堅持和大家一起對羰基鎳的特性、設備的結構以及適應性進行反覆研究,確定最佳方案。對沒有把握的設備,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論證,直到符合工藝要求。由於論證設計的理想模型與現實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張強林與製造單位之間常常發生爭論,有時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又不失靈活性。由於他的觀點鮮明、論證嚴密、技術權威,使製造廠家的專家也不得不對他產生由衷的敬佩。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張強林和同事們終於拿出了最初的工程技術方案。接著,又完成了項目建議書、立項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工藝流程、控制方案等大量的設計、評審、計算和圖紙繪製工作。
項目建成進入試驗期,張強林常常整日堅守在現場,吃在現場,困極了就靠在一邊打個盹。作為項目負責人,他對羰基鎳的特性非常了解,在試驗出現危險問題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戴上呼吸面具進入到現場查找處理故障。經過3年的奮力拚搏,張強林和他帶領的項目組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終於在2003年8月16日生產出羰基鎳工程的第一批羰基鎳粉,這標誌著中國首條羰基鎳生產線一次試車成功。同年12月17日,包括“羰基法鎳精煉工藝”課題在內的《鎳精煉生產工藝產業化技術》項目在北京順利通過了由國家科技部、中國有色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驗收。金川羰基鎳工程項目,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中國鎳冶煉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羰基鎳因為在國內獨創了鎳的全新處理方法,獲得了5項國家技術專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